套利交易(Arbitrage Trading)。
你可以把套利交易想像成一個「搬運工」。這個搬運工利用不同地方的價格差異來賺錢,而不是從價格漲跌中獲利。 套利交易的核心原理:賺取「時間差」和「空間差」
套利交易的原理非常簡單:在 A 交易所用較低的價格買入某個加密貨幣,然後在 B 交易所用較高的價格賣出,賺取中間的差價。 這個價差通常非常小,可能只有 0.1% 到 1%,而且只會存在很短的時間。套利者必須像閃電俠一樣,在價差消失前,迅速完成交易。套利交易的運作方式 套利交易主要有兩種常見的運作模式:
1. 跨交易所套利 這是最經典的套利方式。 情境: 你發現,比特幣在交易所 A 的價格是 $10,000。 同時,比特幣在交易所 B 的價格是 $10,100。
操作: 你立即在交易所 A 買入 1 個比特幣,花費 $60,000。 同時,你將這個比特幣轉移到交易所 B,並以 $60,100 的價格賣出。
獲利: 你賺取了 $100 的差價 ($60,100 - $60,000),扣除手續費後,這就是你的淨利潤。
然而,這種模式存在一個巨大的挑戰:轉帳時間。將資產從一個交易所轉到另一個交易所通常需要數分鐘,甚至更長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價差可能早就消失了。
還有一種做法是在兩家會出現價差的交易所內存有 USDT 及 BTC,當價差出現時可以用同時買賣的方式達到套利,這個方法的缺點是你的資金利用率會降低。
2. 三角套利 這是一種在同一個交易所內進行的套利方式,消除了轉帳時間的限制。
情境: 在某個交易所內,存在三種貨幣的價格不平衡,例如:比特幣(BTC)、以太幣(ETH)和穩定幣(USDT)。
操作: 你用 USDT 買入 ETH。 接著,你用 ETH 買入 BTC。 最後,你用 BTC 換回 USDT。
獲利: 如果這個三步驟的交易循環後,你手上的 USDT 數量增加了,就代表你成功完成了套利。 這種套利方式的速度極快,通常需要程式(機器人)來自動執行,因為價差可能在幾秒鐘內就消失。
套利交易的風險與挑戰 雖然套利交易聽起來像是一個穩賺不賠的生意,但它也存在著許多風險與挑戰:
手續費與滑點: 交易所會收取交易手續費和提幣手續費。如果價差太小,扣除這些費用後,你可能根本賺不到錢,甚至還會虧損。
速度競爭: 全世界的套利者都在尋找相同的機會,這是一場速度的競賽。
技術要求: 高頻套利需要強大的程式和快速的網路連接,這對於一般人來說門檻很高。
市場波動: 在你轉帳的過程中,如果市場突然出現劇烈波動,價差可能瞬間變成負數,讓你蒙受虧損。 總結來說,套利交易的核心是「捕捉稍縱即逝的價格不平衡」。 它不像一般投資那樣需要預測漲跌,而是專注於利用市場的短暫效率缺失來獲利,但這也意味著它對速度、技術和資金效率有著極高的要求。
會出現套利空間主要是因為每個交易所的撮合市場都是獨立市場,所以會有一些價格差異(像每家銀行兌換美元的價格都會有些許不同)進而有套利的空間,但是由於目前很多交易都可以透過自動化實現,所以在大型交易所之間的價格靠手動搬磚是搬不了的,會需要交易機器人的介入,但由於是跨交易所,沒有交易所提供跨交易所的機器人,所以這個機器人可能需要尋求第三方或是自己寫才有辦法實現。 請記得,如果你想要開始交易,請選用 Coinmarketcap 前10名交易所 如 Coinbase/ Kraken/ Gate 等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