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捷克旅遊的第2天,希希帶我去布拉格老城區走走,先去逛了哈維爾市集(Havel's market),那裡大部份是賣些給觀光客的紀念品,而我著迷於老城區的古典建築,它們在百年的華麗轉身之後,如今成為餐廳、飯店、銀行……這些都讓人目不暇給。
而令人目不暇給的,可不光只有建築,不論是街上五顏六色的莓果,還是櫥窗裡琳瑯滿目的甜點,都狠狠吸引了我!

▲「哈維爾市集」建於西元1232年,距今將近有800年的歷史,是布拉格老城區唯一保存完好的市集廣場,主要販售各式蔬菜水果和紀念品。

▲哈維爾市集上有一攤水果攤,攤前擺滿了覆盆莓、黑莓、藍莓和小紅莓,很是繽紛漂亮!

▲路上看見店家的櫥窗裡,有著各式各樣我沒看過的甜點!牌子上分別標示著 Baklava(中東甜點,果仁蜜餅)和 Nougat(牛軋糖)。

▲五花八門的糖果像一盤爭奇鬥豔的調色盤。
接著,我們到了我心心念念的天文鐘,雖然我始終不知道我們在哪、該往何走,但希希就像腦中自建地圖,總知道帶我去哪,並帶給我驚喜。
天文鐘就在布拉格廣場,希希說,「布拉格廣場沒有蔡依林唱的該死的噴水池。」
我笑著,難道很多人來這裡都嚷著要找噴水池許願?
「這裡好漂亮!」我定睛欣賞著天文鐘好久,那鐘面好精美!上頭還有星座!
希希說,這是由一個被皇帝刺瞎眼的人蓋的。(我訝異著)

▲前一秒還穿梭在老城區的小巷,下一秒就走進偌大的布拉格廣場了!

▲天文鐘下,絡繹不絕的遊客,這裡是布拉格最負富名的景點。

▲布拉格天文鐘,初建於西元1410年,由鐘錶匠Mikula和查理大學的數學與天文學教授Jan Ondrejuvl合力建造,是座超過600歲的老爺鐘,也是目前全世界仍運作中的最古老的天文鐘。
鐘錶匠 Mikula 在完成這座舉世罕見的天文鐘後,布拉格當地官員深怕 Mikula 再去接別的地方的案子,為別人打造更精美的鐘,奪走布拉格的榮耀與地位,決定買凶弄瞎 Mikula 的雙眼,讓他這輩子休想再設計任何東西。
陷入痛苦與絕望,感到被恩將仇報的 Mikula 能怎麼辦呢?
當時,Mikula 來到他一手打造的天文鐘面前,手撫著天文鐘的他,像在懷念什麼,下一秒突然出手把鐘給破壞了,從此布拉格天文鐘停止運作,無人能修理,Mikula 的報復竟讓天文鐘壞了140年,直到1552年,鐘錶大師 Jan Taborský 的出現,布拉格天文鐘才重見天日,恢復運轉。

▲現在我們所見的布拉格天文鐘,已不是1410年當時 Mikula 建造的原始模樣,而是數百年來,後人不斷裝飾整修而來。

▲布拉格天文鐘係以中世紀歐洲人們奉行的「地心說」打造,以地球為中心,根據太陽和月亮在天空上不同的方位,推導出許多天文訊息。照片中,上面的鐘盤為天文儀,下面的鐘面為日曆鐘,顯示一年12個月份。
我從沒能看懂這座鐘,也無能去解讀,但關於鐘面兩側站著的人物雕像和他們所代表的寓意,倒是令人神迷。
在布拉格天文鐘上面那個鐘盤,左右兩側各站2個人,由左至右分別代表的是:自負、貪婪、死亡和享樂,這四種人。
攬鏡自照,沉醉鏡中影的是自負,也可解釋作「虛榮」;拿著一袋子裝有金幣的是貪婪;骷髏,自然是意味著死亡;最後撫著樂器的,是異教徒的形象,代表著享樂,抑或被認為是「慾望」的象徵。
我認為,這四種人,也代表著人內在的心靈活動,雖然頗有教會警世的味道,但在我看來,也別有一番「惡之華」的風情。
底下的鐘面,人物雕像從左而右則分別是:哲學家、米迦勒天使、天文學家和歷史學者。我能想像的是,這些職業與工作可能都是當時教會所推崇的,可與守護天使米迦勒比肩。

▲布拉格泰恩教堂建於14世紀,是布拉格廣場裡最古老的建築,如今被一派新屋子包圍著,唯獨它那黑色的哥德式尖塔和高達80米的鐘樓拔地而起,不願落在世人的目光之後。黑色孤高的外觀,也被形容為「魔鬼教堂」。

▲在布拉格廣場可以以「胡斯雕像」為中心,去認識和欣賞它周邊的建築,例如照片右上方的紅屋頂氣派建築是「葛茲金斯基宮」(Palac Kinskych),照片左邊懸掛兩支旗幟的黃色建物是「捷克商務部」,它旁邊的粉紅色建築是「金榔頭飯店」(Hotel Goldhammer),飯店前身是作家卡夫卡的父親在1882年所經營的第一家商店。
希希帶我走進布拉格廣場,指著說,「那是胡思雕像」(Jan Hus Memorial)、「那是泰恩教堂」(Church of Our Lady before Týn),上次她也帶朋友來這拍過照,這次我們也以它——泰恩教堂為背景,同樣的拍上一張。

▲老城區的「聖尼古拉教堂」與小城區同名的聖尼古拉教堂不同,前者規模較小,後者更富盛名。老城區的聖尼古拉教堂建於西元1732~1737年,但其實早在13世紀晚期就有記載其存在。然而,該教堂命運多舛,幾經易主,如今為胡斯派教會管理。

▲聖尼古拉教堂免費開放遊客入內參觀,教堂內部富麗堂皇,散發巴洛克華麗建築風格。

▲教堂穹頂壁畫是巴伐利亞藝術家科斯瑪.達米安.阿薩姆(Kosma Damián Asam)兩兄弟所畫,主要是向聖人聖尼古拉致敬,以及描繪修會創始人聖本篤的生活場景。

▲教堂主殿的吊燈,造型狀似沙皇皇冠,重達1400公斤,上頭鑲嵌著水晶,係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於1880年捐贈給當時作為東正教教堂的聖尼古拉教堂。
我們走進聖尼古拉教堂(St. Nicholas Church)裡坐著,拍著照,也為它的美陶醉。
我們走在路上,希希總說:「你拍!你拍!」讓我盡情的拍照,像從前一樣,待我很好。
當我們往精品街走去,途經她工作的地方,這一趟旅行聽了她許多在這生活吃的虧,想一個異鄉人在這落地生根很是不易。
我們在一間越南人開的飲料店坐下來聊天,她勸我從醫療靈媒飲食裡跳出來,為此她耐心的跟我說,而我心裡自有想法~
後來,我們在去查理大橋的路上,先去逛了魯道夫音樂廳(Rudolfinum)旁的當地市集,希希在這看上了以世界各地沙子製作的首飾,此外,她買了她一直想喝的熱紅酒,暖暖身子。
她讓我先嚐了一口,「不好喝!」我苦笑著。

▲魯道夫音樂廳旁的市集,賣有一些熟食與酒精飲料,還有服飾、圍巾、飾品…等,是比較貼近當地人生活的小市集。

▲旅遊的時候正值11月入冬,喝杯由蘋果、柑橘、蜂蜜或肉桂…等熬煮的熱紅酒,很受歡迎。
當我著急著找廁所的時候,雖然查理大橋(Charles Bridge)就近在眼前,但我更急於尋找廁所WC的標示。
我用了希希給我的60塊克朗上廁所,感到新奇!在這裡上廁所是要錢的,每次約10塊或20塊克朗,也有些是收歐元,費用約1歐元,也有的僅接受行動支付。
我這一趟來捷克,只換了少量的歐元,並沒再兌換克朗,因此一旦遇上只接受現金的公廁,真的很天人交戰,為此我珍惜的握著希希給我的60塊克朗硬幣,心想我只有3次救急的扣打XD
此外,我發現這是座無處不塗鴉的城市!廁所裡還貼滿了大小貼紙!

▲查理大橋就近在眼前,但我滿腦子想的是廁所在哪!?

▲查理大橋橫跨在伏爾塔瓦河(Vltava)上,兩端連接老城區與小城區,從查理大橋往北望,映入眼簾的那座橋樑叫做「馬內斯橋」(Mánesův most),上頭供電車、汽車和行人通行,是往來城堡區的重要連絡道。

▲查理大橋上人潮不斷,橋上有30座雕像,而其實欣賞橋上來來去去的人,也是挺有趣的!

▲很放鬆的一對情侶,如果是我,也想在這條擁擠的橋覓一處清靜。

▲站在查理大橋上,往回望老城橋塔方向的人潮。

▲橋上演奏樂器的街頭藝人,照片中他吹奏的是來自澳洲原住民的傳統樂器「迪吉里杜管」(Didgeridoo),樂音渾厚低沉;而在他左右兩側像飛碟的是「手碟」(Handpan),用手指敲擊能表現出清脆、空靈的聲音。
我們在查理大橋聊起她曾寄明信片給我的事,她形容這座橋如何能使人願望實現。
我們倆各自在橋上那跌落的小人身上許了願。
希希說,願望要具體才行!
好笑的是,對於那許願的雕像,希希表示,那是全歐洲細菌病毒最爆量的其中一個,因為大家的手都在摸它!(都摸到發亮了😆)
希希說話和思維有時候很有趣~
手都要放上去認真許願了,才在說這些543~

▲在查理大橋上找著浮雕上聖約翰的身影,據說能讓人願望實現?!
能實現人願望的雕像人物是14世紀殉道的聖人「聖約翰」(St.John of Nepomuk,1345~1393.03.20),關於聖約翰的死因有不同版本,其中之一是,當時聖約翰是波希米亞皇后的告解神父,波希米亞國王瓦茨拉夫四世很想知道皇后都告解了些什麼,懷疑她在外面是不是有情人,因此逼著聖約翰說出皇后告解的秘密。聖約翰拒絕之後,國王就派人割了聖約翰的舌頭,並把他丟進伏爾塔瓦河裡淹死。
當眾人遍尋不著聖約翰的屍首時,突然天空出現五顆明亮的星星指引,眾人尋著星光所在的方位而去,最後順利找到了聖約翰。後來,聖約翰不只成為抵抗誹謗、抵禦洪水、預防(拯救)溺水的主保聖人,也成為了布拉格的幸運之神~
照片中,希希手指所按的浮雕上被人從橋上丟下來的人,便是聖約翰的身影。在這座查理大橋上,其實不只一處紀念聖約翰的浮雕,找尋聖約翰就像玩「威利在哪裡」的遊戲,不同的是,他能為你帶來好運,達成你心底的願望。
只是沒想到開心許完願沒多久,竟發生一件令我自責和懊悔不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