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 Gordon。
「股人筆記」是希望透過學習厲害投資人的經驗與筆記,來增進自己的投資能力。我並非完全的投資新手,基本的知識都還算了解,但對於主動選股的技巧與系統性實踐,這正是我想透過這次學習重新建立的重點。
股癌EP557 36:24有云:非常感謝各位聽眾會幫我做筆記,現在要強調一下,作筆記的這個讓我非常感恩,只是有滿多筆記都會幫我自己去亂節錄重點,再來這要稍微注意一下,不是說不能寫筆記,只是覺得有些東西還是要儘量去找原形食物啦,那有人幫你總結快速的做複習我覺得很好
所以我會盡量分清楚哪些是我自己的發想,第一大段會是我個人的心得描述、不懂的知識之研究主題簡述,而第二大段則為節目的回顧、第三段為研究主題。
一、心得
學習點:
- DRAM
- NAND
- NOR flash
- 記憶體報價
關於降息,雖然聯準會尚未宣布,但市場已經預估會降息,所以在 TASL 已經先漲一波,那到時候真的宣布降息時,有可能會是利多出盡而非又上漲。這部分讓我學到要把消息出來和消息真正的宣布,市場的反應會是怎麼做的要好好去觀察和學習。
這次講到記憶體類股,將幾個名詞研究了一番
二、節目回顧
股癌 EP593|2025/09 節目回顧
節目回顧:
- 市場資金流動與類股轉換
- 記憶體類股
自我學習整理:
|市場資金流動與類股轉換
資金流出:過去強勢的族群,如 PCB 板材、軍工股,已明顯進入休息模式,資金開始撤出。 資金流入:資金從部分老 AI 股提款,明顯匯聚到 記憶體 (DRAM, NAND Flash, NOR)、矽晶圓 與 碳化矽 (SiC) Wafer 等族群。
MK 操作策略:因應聯準會將表態(市場普遍預期降息,可能利多出盡),態度偏向保守,逐步降低整體部位。但同時,也持續將資金往市場上更強勢的族群堆疊。
|記憶體類股
NAND Flash:由 HDD 漲價產生外溢效應,加上美光暫停 DRAM 報價,引發連鎖反應。
群聯的觀察,一次性釋放多重利多,包括:漂亮的 8 月自結、董座潘健成在低檔買股、暫停報價、以及 CSP 廠商預告明年 SSD 的缺貨潮。另外 MK 認為所有利多一次性爆發,群聯的股價反應非常迅速,可能比較像一波到價,短期內快速反應了市場的預期。雖然大概是在明年第一季才會真正開始缺貨,但現在就開始反應,儘管這個浪潮可能會持續兩三年,但是股價的反應狀況要注意。
DRAM:這是一個老故事,早在 2023-2024 年就有討論,因廠商投入 HBM 生產,可能導致成熟製程的 DDR3/4 缺貨。但是 MK 從技術面判斷時機未到,但現在這個故事似乎正式發酵。
NOR Flash 的機會,同樣是老故事,中國的兆易創新因其代工廠中芯 (SMIC) 想轉向更高毛利的產品 (如 PMIC, MCU),因此釋出部分毛利較差的 NOR 訂單。而這些訂單可能會轉單到台灣的力積電等廠商,從而帶動相關公司如旺宏和華邦電的表現。
MK 認為這一波記憶體的行情「蠻像是真的」,因為這是全球性的連動,美股相關類股也都在動,而不僅是台股自嗨。且認為記憶體是相對好做的族群,因為可以參考「報價」這個公開資訊來判斷週期。
|碳化矽 (SiC) 與矽晶圓類股
背景:在 2020-2021 年有在密集討論,因為電動車裡面有使用,但因為 SiC 產業前幾年因中國大量擴產+補貼,導致價格崩壞,甚至國際龍頭 Wolfspeed 都一度陷入困境。
最近全球相關個股同步上漲,包括美國的 Wolfspeed、中國的天岳,以及台灣的漢磊、嘉晶、環球晶(MK 認為的台灣領頭羊),呈現出族群性。新的應用猜想,市場傳聞 SiC Wafer 可能被用作伺服器散熱元件。MK 認為它不太可能當作 Interposer (中介層),但更有可能是當作一個散熱墊片,將其墊高至與 HBM 同等高度,以便接觸散熱器。
另外碳化矽其實是一個很貴的材料,所以當時特斯拉有在考慮是否持續用該材料,而也導致需求降低,SiC 的價格持續破底而目前可能就是在一個價格甜蜜點,也會較多人使用。
另外還有矽晶圓的連動,原本只注意到 SiC 在動,但後來發現日本矽晶圓同業 Sumco 也在漲。這可能是雙重題材的加分效果。矽晶圓本身庫存嚴重,但因為記憶體產業復甦,而像環球晶有10%-20% 以上的營收與記憶體相關,市場可能聯想到其庫存去化會加速,進而帶動整個矽晶圓族群的想像空間。
三、研究主題:
這週主要研究記憶體的種類和實際應用在哪裡
記憶體有分兩大類:
- 揮發性記憶體 (Volatile Memory):需要持續供電才能保存資料,斷電後裡面的東西就消失。就像我們腦中的短期記憶,不一直想著很快就忘了。EX: 電腦記憶體條
- 非揮發性記憶體 (Non-Volatile Memory):就算斷電,資料也還在。就像我們腦中的長期記憶,不會因為睡一覺就消失。 EX: SSD 硬碟
|DRAM
D 是動態的(Dynamic),意思需要不斷地被刷新 (Refresh) 來充電,否則資料就會消失。
這個特性:讀寫速度非常快,因為它的結構相對簡單,存取資料的路徑很直接。耗電,因為要一直刷新,而且一斷電資料就掰掰了。
實際上,電腦裡的 RAM (記憶體條) 就是 DRAM。當你打開任何軟體,例如 WORD or 遊戲,這些程式和資料都會被從硬碟 (長期記憶) 載入到 DRAM (短期記憶/工作區) 中執行。因為 DRAM 速度快,CPU 才能夠快速地跟它溝通,你的電腦用起來才會順暢。
電腦規格上寫的 8GB RAM 或 16GB RAM,指的也是 DRAM。這個數字越大,代表同時執行越多 App 而不卡頓。另外我覺得現在買電腦可能都需要 16GB 比較夠用,現在的網頁越寫越複雜還有各種程式都很吃記憶體,記憶體佔用太多就會導致電腦當機,或是 APP 被強制關閉。
|Flash Memory
Flash Memory (快閃記憶體) - 你設備裡的「長期儲藏室」 NAND Flash 和 NOR Flash 都屬於非揮發性記憶體。它們的共同點是,斷電後資料還在,就像你可以把檔案存在裡面,關機下次打開都還找得到。
它們的運作原理,可以想像成在一個個小小的格子中儲存電子。有電子存進去代表 0,沒有電子代表 1。這個過程就像把東西鎖進一個不需要電力的保險箱,所以資料可以保存很久。
|NAND Flash
NAND Flash - 容量大、適合大量儲存 NAND 的設計結構,讓它可以把非常多的儲存單元串在一起,就像圖書館裡一排接著一排的密集書櫃。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儲存密度變得非常高,也就是在同樣大小的晶片裡塞進更多的資料。
優點:容量大、成本低:這是它最大的優勢!所以你可以用相對便宜的價格買到大容量的 SSD 或記憶卡。寫入和抹除速度快:適合需要頻繁寫入大量資料的場景。 缺點:讀取速度相對慢:因為它的結構是「串聯」的,讀取特定某一個小資料時,不能像 DRAM 那樣直接定位,需要從頭一個一個點名,所以讀取的速度比較慢。
不能單獨修改小資料:它的讀寫單位是一頁,你不能只改其中一個字,必須把包含那個字的整頁讀出來,修改完後,再把整個區塊清除,最後把修改過的整頁寫回去。
實際例子:SSD (固態硬碟):你電腦裡的 C 槽或 D 槽,現在幾乎都是 NAND Flash 組成的。 USB 隨身碟、手機/相機的儲存空間。
補充:以前的電腦硬碟大都是使用傳統的 HDD 而大概在 2022 年後,大都沒人使用 HDD 了,回想以前還會說電腦要裝一個 SSD 一個裝 HDD 省成本,當時 SSD 可能還裝 256GB 的,而現在因為 SSD 成本和價格下降,也幾乎取代了傳統硬碟。 另外以前的傳統硬碟為何會比較慢呢?是因為 HDD 裝置內部,是有帶有磁性塗層的旋轉盤片,盤片都具有軌道或同心圓,稱為區段。每個軌道和磁區編號都會建立一個不重複的地址,HDD 技術使用該地址來整理和定位資料。 反正就想成他比較屬於使用機械方式運作,所以較慢,而 SSD 就是直接靠電的傳輸找到位子儲存資料,所以會較快速。
|NOR Flash
NOR Flash - 速度快、適合儲存程式碼 NOR 的設計結構是「並聯」的,就像一個有很多獨立開關的電路板。這讓它可以像 DRAM 一樣,非常快速地讀取到任何一個位置的資料 。
優點:讀取速度非常快:因為可以直接定址到每一個位元組 (Byte),不需要像 NAND 那樣整頁讀取。可靠度高:通常比 NAND Flash 擁有更低的位元錯誤率。 缺點:容量小、成本高:並聯的結構讓它在同樣的晶片面積下,能做的容量遠小於 NAND,所以單位成本貴。
寫入和抹除速度慢:這點跟 NAND 正好相反。也因為寫入、抹除速度慢,但讀取快、可靠,非常適合儲存那種「一旦寫進去,就不太會改變,但需要被系統快速讀取」的程式碼。
實際例子: BIOS / UEFI 晶片:你電腦開機時,第一個執行的那個程式(用來檢查硬體、啟動作業系統),就是儲存在主機板上的一顆 NOR Flash 晶片裡。因為開機程序需要極快的讀取速度。
嵌入式系統的韌體:路由器、智慧手錶、藍芽耳機、汽車電子控制單元裡面的核心控制程式,都是燒錄在 NOR Flash 裡。這些裝置一開機就需要立刻執行程式,NOR Flash 的特性完美符合這個需求。
|記憶體報價
MK 說記憶體的報價是容易查詢到,看到走勢的,我在網路上找了些資料。 應該會是 TrendForce 和 鉅亨網,也歡迎大家跟我說哪裡可以查詢到這些資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