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那種買了可以持續上漲?我不是要問那種飆股,只是最近會領到一筆錢,想要投資那種穩定成長的股票,簡單說就是可以安心睡覺啦!」
一位長輩熱情地問著,雖然覺得是個似曾相識的問題,而且有種情緒誘導的感覺。
「要不要定期定額投入指數型ETF?像是0050或是VT、SPY?」我認真地回應。「你嘛幫幫忙,買這種是要等到哪一任總統才能發財?而且這我本來就知道,就是懶人投資、笨蛋投資法呀,有沒有再快一點的?」
長輩不小心露出略帶蔑視的眼神。
「不然這樣好了,你跟我說什麼時候買?股票就是要低買高賣,什麼定期定額,那都會不小心買到高點。」
長輩的追問讓我頓時語塞,卻讓我想起書櫃上那本Nick Maggiulli撰寫的理財書籍- 《持續買進》。
書中反覆強調系統性和紀律性投資的重要性,而非試圖完美地把握市場時機。

Heibon製作
洞察投資的有效策略與原則,重新檢視投資與生活交織的座標。
請參考筆記圖卡與心得:

Heibon製作
➊時機與一致性
許多投資者等待「完美時機」進行投資,導致錯失機會。
例如「等修正,我就要勇敢歐印」、「(看著它漲上去)不能追高,反正之後一定會回檔,我要買在低點」,相較之下,無論市場狀況漲跌、是牛是熊,長期持續投資能帶來更好的回報。

Heibon製作
➋儲蓄的重要性
在投資之前,建立儲蓄習慣極為重要。
很多人追求高報酬,實際上高儲蓄率對財富累積的影響比追求高投資回報更大,本金的累積是關鍵。

Heibon製作
➌自動化儲蓄
實施自動化儲蓄策略可以簡化流程並減少決策疲勞,確保持續為投資留出資金。
例如常見的FOMO心態,或是市場大幅修正帶來恐懼而不敢做決定等情緒影響。

Heibon製作
➍實際的財務目標
了解財務目標的時間線有助於選擇合適的投資策略。
短期需求應該優先考慮波動性,長期目標則是要承擔更多風險。

Heibon製作
➎投資策略
使用低成本指數基金可簡化投資流程,無須花時間挑選個別股票,所以市值型ETF是個好選擇。
採取跨資產類別的多元化投資有效分散風險。

Heibon製作
➏心理韌性
投資不僅關乎數字,還需管理市場波動帶來的心理影響。
將市場下跌視為買入機會有助於保持穩定的投資態度,在多數人因為下跌衝擊面臨焦慮與恐懼時,還是可以從容投資。

Heibon製作
➐持續行動
財富累積需要長期持續的投入,因為害怕市場未來漲跌(尤其是下跌)而延後投資往往會導致巨大的機會成本。
和第一點有異曲同工之妙,許多人企圖買在最低點,或是大聲說著「後面應該還會下跌」等猜測,選擇觀望,反而常錯過漲勢。

Heibon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