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牛充棟」是牛會流汗嗎?
沒錯!
牛本來就會流汗,但是為什麼牛會流汗,還會變成成語?鴨子不行嗎?汗鴨?旱鴨?旱鴨子?其實這是在形容「書很多」。書很多關牛什麼事啊?
那是因為以前沒有貨車、卡車、計程車,只能用牛來載很多書,連這麼耐操的牛,都會忙碌到流汗,就可以知道書有多少了?所以「汗牛充棟」,指的就是藏書非常非常的多,能夠塞滿整個屋子,甚至連「棟」、「樑」旁滿的空間都可以塞好塞滿。
那為什麼書會這麼多、又這麼重?因為春秋時代,哪來的紙?在沒有紙的年代,龜甲啦!獸骨啦!還有竹子所做成的竹簡,是我們現在講的「書」,搬這麼多的竹簡,牛不累才怪。(如果搬很多龜甲,就可以稱之為「龜甲萬」了吧?)
說到牛搬書這回事,以前莊子的好朋友惠施,每次出去的時候,都帶了五輛車的「書」(竹簡),怎麼樣?夠驚人吧?所以「學富五車」就是這麼來的。
不過,這位惠施不知是不是水瓶座的?因為莊子說他什麼都懂,但不怎麼專精,所以什麼都可以講,但卻沒有辦以掌握其道理。簡單來說,就是半瓶水響叮噹。
其實莊子一開始的意思,是惠施什麼都懂,但不專精,到了後來,變成讚美一個人知識淵博,什麼都懂。莊子要是知道後來的人把他的意思改掉後,不知道會不會抗議?
想看更多我的作品,歡迎到這裡看看:
👉 我的電子書商店
更多書可上:PUBU
#AI製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