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常在吃完飯後覺得肚子鼓鼓的、想打嗝、甚至還伴隨放屁的尷尬情況?
其實,胃脹氣是現代人很常見的困擾,有些人偶爾出現,有些人卻幾乎天天被折磨。
到底胃脹氣是怎麼來的?哪些食物最容易引爆脹氣?又有哪些飲食習慣能幫助改善?這篇一次告訴你。胃脹氣常見 5 大原因
- 吞入過多空氣
吃飯太快、邊吃邊聊天,甚至長期嚼口香糖,都會讓空氣跟著吞下肚。 - 吃到容易產氣的食物
豆類、洋蔥、大蒜、高纖食材,以及碳酸飲料,都是最容易在腸道發酵產氣的元兇。 - 腸道菌叢失衡
長期使用抗生素,會讓腸道好菌變少,影響消化功能。 - 情緒壓力
緊張、焦慮、情緒起伏大,都可能讓腸胃蠕動變慢,造成消化不良與脹氣。 - 潛在疾病
若脹氣持續數天以上,甚至伴隨腹痛、便血,務必就醫檢查,排除腸胃疾病。
少碰!4 大容易脹氣的食物
雖然很多食物很健康,但對容易脹氣的人來說,還是要適量:
- 高纖維食物
豆類、糙米、燕麥、堅果,雖然對腸道好,但吃太多會讓氣體累積。 - 部分蔬果
蘋果、高麗菜、花椰菜、韭菜、洋蔥、大蒜 → 都屬「脹氣蔬果」。 - 乳製品
乳糖不耐症的人,喝牛奶或乳製品後,容易腹脹、放屁。 - 高油脂與高糖食物
油炸物、甜點、含糖飲料會延緩消化,加上果糖、糖醇容易發酵產氣。
👉 當然,碳酸飲料、啤酒、口香糖更是脹氣加倍的食物,建議少碰。
胃脹氣怎麼辦?5 大改善方法
- 慢慢吃,避免吞空氣
細嚼慢嚥,避免邊吃邊說話。 - 挑對食物
少吃容易產氣的食材,多選擇容易消化的熟蔬菜、低脂乳製品。 - 適量運動
散步、瑜伽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氣體排出。 - 多喝水
小口慢喝,幫助消化,也能避免腸胃「卡住」。 - 避開口香糖與吸菸
這些習慣會讓空氣不知不覺進入腸胃,加重脹氣。
避免脹氣的飲食小技巧
- 吃慢一點:避免狼吞虎嚥
- 少吃多餐:避免一餐吃太撐
- 選擇消氣食物:像白蘿蔔、蘆筍、黃瓜、奇異果、木瓜、香蕉
- 暖胃飲品:薄荷茶、薑茶,有助消化、緩解不適
- 定時進餐:不要餓太久才一次吃很飽
什麼時候要看醫生?
如果你:
- 脹氣持續超過一週
- 伴隨劇烈腹痛、嘔吐或便血
- 改變飲食習慣後仍未改善
👉 建議盡快就醫,做進一步檢查,避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