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判斷「收益平準金」時的注意清單:
1. 配息來源要看清楚
- 配息可能來自:投資收益、已實現資本利得、收益平準金(本金)。
- 基金公開說明書或季報會揭露。
- 高配息 ≠ 高獲利。
- 若大部分來自平準金,實際是「左手進右手出」。
3. 注意基金淨值變化
- 若配息多來自本金,淨值會逐步下降。
- 長期持有可能「領息但吃掉本金」。
4. 配息頻率愈高,平準金使用機率愈大
- 月配息基金特別常見。
- 收益不夠時會動用平準金來維持「穩定配息」的假象。
5. 核對基金公告
- 基金公司需公告配息來源比例。
- 若平準金占比高,需提高警覺。
6. 投資目的要分清楚
- 若追求「現金流」:領到配息即可,但要知道本金可能縮水。
- 若追求「長期增值」:應避免過度依賴有平準金支撐的高配息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