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由日本傳奇基金經理人藤野英人所寫。老實說,我之前對他並不熟悉,也沒有特別聽過他的基金,但這本書延續了許多日本書籍的風格:內容好讀,不艱澀,還會穿插一些生活的感悟。它雖然從投資談起,但其實回到的是人生哲學與行為模式的思考。這本書在 2021 年由今周刊引進台灣出版。對於現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感的時代,或者我們內心感到匱乏、需要一些指引的時候,作者的觀點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作者對「投資」的定義很廣。他說投資就是投入能量,然後在未來獲得報酬。資產分成有形和無形兩種。有形的資產包括金錢、房地產等,而無形的資產則是技能、健康、人脈和經驗。他特別強調,無形資產往往比有形資產更能帶來長期價值。股票投資方面,他認為至少要持有五年以上才能看出真正的價值。這也提醒我們,人生的投資同樣需要耐心和長期思維。有些能量投入後,回報不會馬上出現,但長期來看會帶來豐厚回饋。這讓我想到羅振宇常提的「長期主義」:持續投入,累積到最後大概率會有正向的結果。
書中也談到人生的五大能量:時間、金錢、決策、運氣、自主性。- 時間是最珍貴的,不能回收,怎麼運用時間決定了人生的品質。
- 金錢是工具,但不是終極目的,重點是透過正確的金錢觀和理財習慣,讓我們過得更好。
- 決策影響人生軌跡,累積判斷力是成功關鍵。
- 運氣無法控制,但透過努力和準備能提升中好運的機率。
- 自主性則是能依照價值觀做決定,不被外界綁架。
成功的人生就是在這五個要素之間找到最佳平衡,不斷優化。
接下來是職涯。他提醒我們要問自己:「這份工作能讓我快樂做到 70 歲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要思考轉變。現代人的工作壽命拉長,找到能持續帶來成就感的工作比依附大企業更重要。因為「大企業=安全」其實是迷思,真正的安全來自於個人能力和適應力的提升。只要你能隨時學習、適應環境,就不必過度依賴單一職場。
作者提出一個觀念:從「社畜」變成「社虎」或「社貓」。
- 社畜:被組織豢養,沒有自主性。
- 社虎:主動權在自己身上,能推動組織進步,活得像主角。
- 社貓:雖然待在組織裡,但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不以升遷為唯一目標。
在自我投資方面,他提出三大原則:
- 不一定要花錢——閱讀、練習、觀察,這些免費卻很有效。
- 三分鐘熱度最好——要避免沉沒成本的陷阱,如果發現方向不對,要勇於停損,保持靈活性。
- 享受過程——過程本身能帶來滿足感,唯有樂在其中,才能持續下去。
他還分享了幾個行動習慣:
- 五分鐘法則:先做五分鐘再說,降低啟動門檻,避免因為完美主義而遲遲不開始。
- 八岳戰術:不要只在單一領域專精,而是跨五個不同領域,每個都達到八成水準,透過多元組合創造優勢。
- 筆記習慣:隨時記錄、模仿、坐前排、勇於提問,這些小動作能帶來品牌力和人脈。
在人際關係與品牌經營方面,他認為打招呼、說謝謝、稱讚他人,都是零成本卻高報酬的投資;個人品牌和第一印象很重要,要能在短時間內有效自我介紹;另外,也可以透過送小禮物創造交流機會。當然,健康才是最基本的投資,「好好吃飯、好好洗澡、好好睡覺的人最無敵」。
最後,他談到「低風險未來戰略」。投資家的思維不是消極擔憂,而是積極行動。要同時累積可見的(金錢)與不可見的資產(技能、健康、人脈),保持足夠的安全範圍,並為自己留出上升空間。
每天都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問題來檢視自己:「今天的行動是投資,還是浪費?」 這個提問能幫助我們不斷修正方向。最終的目標是建立屬於自己的人生投資地圖:知道自己在哪裡,要往哪裡去,並一步步接近想要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