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while(true)」!人生 Bug 除錯指南,從厭世碼農變身優雅架構師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你的人生是否也陷入了 while(true) 的無限迴圈?

你一定有過這種感覺。

每天累得像狗,行程表塞得跟俄羅斯方塊一樣,結果年底一盤點,發現人生進度條根本沒動。

存款沒增加,技能沒點亮,體重倒是穩定成長。

這感覺就像你寫了段程式碼,滿心期待它跑出驚天動地的結果,結果它只是卡在那,CPU 100%,風扇狂轉,畫面動也不動。

你的人生,陷入了該死的無限迴圈。

別再信「你只是不夠努力」的鬼話了。我們這種每天被工作榨乾的社畜,哪天不努力?問題根本不是努力,而是你的「努力」本身就是個寫滿 Bug 的垃圾程式碼 (Junk Code),從一開始就注定是無效循環。

今天不喝雞湯,我們來除錯 (Debug)

症狀分析:盤點那些年我們寫下的「垃圾程式碼」

✔ API 依賴錯誤:買課囤積症

你的硬碟是知識的墳場

還記得我嗎?

那個買了超過 200 門線上課程,結果 90% 都在雲端積灰的盤子。花了 50 萬學英文,結果跟外國人點餐還是只會說「This one, this one, and that one」。

這就是典型的 API 依賴錯誤。

我們像個菜鳥工程師,瘋狂 import 一堆看起來很牛的函式庫,以為只要把工具全下載到本地,自己就變成了大神。

我們囤積課程、收藏文章、買書,把硬碟塞爆,卻從不花時間讀那該死的說明文件,更別說實際去調用 (Call) 任何一個函式。

我們誤以為「擁有工具」等於「掌握技能」,結果只是讓知識焦慮越來越嚴重,硬碟越來越滿,腦子越來越空。

這不是學習,這是數位松鼠症。

✔ 系統資源耗盡:三分鐘熱度

你的人生,開了幾百個沒在看的瀏覽器分頁

我曾經開過攝影工作室,紅紅火火搞了一年,沒了。

我曾經跑去教青年農民做行銷,激情澎湃講了兩年,沒一個成功的。

這就是標準的「系統資源耗盡」。

看到一個新東西、新風口,就像在瀏覽器上看到有趣的連結,想都不想就用中鍵點開,讓它在背景分頁載入。

然後呢?然後就沒然後了。

我們從沒切換過去看,就又被下一個、下下一個標題吸引,不斷點開新的背景分頁。

我們的人生專案,就像那些被遺忘在背景的瀏覽器分頁,每個都在佔用你該死的記憶體(RAM),每個都在偷偷吃掉你的 CPU 效能。

你的精力就這樣被耗盡在不斷「開新分頁」的動作上,卻從沒真正「看完」任何一個頁面。

最後電腦當機,人生也跟著卡死。

✔ 錯誤的壓力測試:高風險賭博

想當年,我在選擇權市場,三個月賠掉 50 萬。後來覺得自己行了,又進去,結果一次住院就讓我賠了 20 萬。還有那該死的虛擬貨幣,以為是財富列車,結果追高殺低,連錢包密碼都搞丟了,百萬資產直接 format

這不是壓力測試,這是賭博。

就像一個蠢蛋工程師,連個 try-catch 都沒寫,就敢把服務直接上線,然後把流量開到最大,祈禱它別崩潰。

這不叫勇氣,這叫天真。

在沒有風險控管、沒有備援方案下,把身家性命全部 All-in,期待一次爆發性成長,這種行為在工程領域叫「災難」,在人生領域也一樣。

你不是在測試系統極限,你是在親手搞垮它。

✔ 除錯指南:如何重構你的人生作業系統?

抱怨完了,來點實際的。既然我們的人生作業系統爛得像坨屎,那就來重構它。別再用那些沒屁用的心靈雞湯指令了,我們用真正的工程師 SOP 來搞定。

第一步:建立版本控制 (Git Init),管理你混亂的人生分支

你的人生是不是像個沒有版本控制的專案?東改一塊、西加一個功能,最後連哪個版本能跑都不知道。

從現在開始,把你的人生當成 Git 專案來管理。

  • 主幹 (main branch): 這就是你最核心、最穩定的生活。好好上班、按時吃飯、固定運動。這是你無論如何都要守住的底線。
  • 功能分支 (feature branch): 當你想學新東西、開新專案時,就從主幹開一個新的 feature-branch 出來。例如,feature/learn-python 或 feature/start-podcast
  • 一次只做一個分支: 這是鐵律。別同時開十個分支,你的腦容量不是伺服器叢集,你會當機。專心搞定一個分支,確定這個「新功能」真的有用、真的能跑,再把它合併 (merge) 回你的主幹人生。如果發現這個分支是個垃圾,那就砍掉 (git branch -D),主幹毫髮無傷。

這套流程能確保你再怎麼瞎折騰,都不會把穩定的主系統搞垮。

第二步:寫下「單元測試 (Unit Test)」,精準重現失敗

你每次都說「我失敗了」,但到底是哪個環節出錯?你說不出來。就像一個 Bug,如果無法重現,就永遠無法修復。

所以,別再空泛地反省了,我們來寫「人生單元測試」。

下次在你又想做一件「可能會失敗」的事情前,先定義出最小的成功條件。舉例,你的大目標是「學會用 Python 爬蟲抓一個網站的標題」。別直接衝,先寫下你的「人生單元測試」清單:

  • 測試點 #1:環境設定
    • 目標: 我能成功安裝 requests 和 BeautifulSoup 這兩個工具包嗎?
    • 結果: ( ) 通過 / ( ) 失敗
  • 測試點 #2:資料抓取
    • 目標: 我能成功抓到目標網站的原始碼,而不是被擋在門外嗎?
    • 結果: ( ) 通過 / ( ) 失敗
  • 測試點 #3:資訊解析
    • 目標: 我能從抓下來的一堆亂碼中,正確找到並印出那個標題嗎?
    • 結果: ( ) 通過 / ( ) 失敗

把大目標拆解成一個個可以明確判斷「成功/失敗」的小測試。這樣一來,當你失敗時,你不會只得到一個模糊的「我好爛」的結論,而是會得到一個精準的錯誤報告:「我在『解析標題』這一步掛了」。

只有能被精準定位的失敗,
才是可以被解決的失敗。
第三步:執行「二分搜尋 (Binary Search)」,快速定位問題核心

當你覺得「人生好難、問題好多」的時候,通常代表你面對的是一個巨大的、混雜的 Bug。這時候,別一頭栽進去,用「二分法」來縮小問題範圍。

覺得工作和生活都一團亂?我們來跑個診斷腳本:

第一次分割:

  • 實驗: 這個週末,完全別碰任何跟工作有關的事。Email 不看、訊息不回。
  • 分析: 到了週日晚上,評估你的焦慮指數。跟上週日相比,是大幅下降(比如 80%),還是沒啥變化(比如只降了 20%)?
    • 結果 A(大幅下降): 恭喜,Bug 在「工作」這個模組裡。你人生的另一半大致上是健康的。接下來,你在「工作」這個範圍內,繼續用二分法切分問題(是專案壓力?還是同事關係?)。
    • 結果 B(沒啥變化): 警報!警報!問題出在你的「生活」主系統。就算沒了工作,你的生活本身也是一坨屎。你需要檢查的是健康、人際關係或個人財務。

這就是二分法。不是只做一次,而是不斷重複這個「分割、測試、分析」的循環,每一次都把問題範圍砍掉一半。你就能像個老練的工程師一樣,在幾百萬行程式碼中,迅速找到那行該死的 Bug。

別再大海撈針了,學會聰明地排除問題。

✔ 從厭世碼農到優雅架構師

人生這坨狗屎,Bug 是除不完的。

真正的成長,不是寫出完全沒有 Bug 的完美程式碼(那是神話,連 Linus Torvalds 都做不到),而是當 Bug 出現時,你擁有一套標準流程,能快速定位、分析、並修復它。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吧。

我們都是勉強運行的草台班子,但至少,我們可以努力讓自己的系統版本,一次比一次更穩定。

從今天起,別再當一個只會複製貼上、製造 Bug 的碼農了。

學著做自己人生的架構師,雖然厭世,但至少,我們活得務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eo Shih的沙龍
1會員
34內容數
Leo Shi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08
我把帶了十三年的徒弟給炒了。 因為我天真地以為「信任」可以取代監控,結果他回傳一個 Null,害我賠掉整個案子。這不是授權,這是懶惰。這是我用一場災難換來的管理除錯指南:信任但要驗證、定義好介面、隨時準備熔斷。管理的真相不是找一群不會犯錯的神,而是建立一套能容納凡人搞砸事情的防呆系統,讓你活下來。
2025/10/08
我把帶了十三年的徒弟給炒了。 因為我天真地以為「信任」可以取代監控,結果他回傳一個 Null,害我賠掉整個案子。這不是授權,這是懶惰。這是我用一場災難換來的管理除錯指南:信任但要驗證、定義好介面、隨時準備熔斷。管理的真相不是找一群不會犯錯的神,而是建立一套能容納凡人搞砸事情的防呆系統,讓你活下來。
2025/10/06
年近 40 歲的我 👉 創業失敗,公司破產,活在悔恨中。 👉 連小孩學費都繳不出,人生全面 Lag。 年近 50 歲的我 ✅ 把人生最大的 Bug,變成了最貴的資產。 ✅ Kill 掉大腦垃圾行程,從谷底翻身,成為人生的投資人。 這是一份寫給所有被過去困住的人的,人生系統升級指南。
2025/10/06
年近 40 歲的我 👉 創業失敗,公司破產,活在悔恨中。 👉 連小孩學費都繳不出,人生全面 Lag。 年近 50 歲的我 ✅ 把人生最大的 Bug,變成了最貴的資產。 ✅ Kill 掉大腦垃圾行程,從谷底翻身,成為人生的投資人。 這是一份寫給所有被過去困住的人的,人生系統升級指南。
2025/10/06
又是一個被切得支離破碎的下午。 螢幕右下角,剛跳出第 15 個 Line 標記通知;Email 收到廠商發來的確認信件,老闆忽然傳來一個「在嗎?」的死亡問候;同事轉頭問我能不能幫他看一下資料,後面又有個同事拿了一疊資料給我... 你深吸一口氣,感覺自己的大腦像一台開了 200 個 Chrome
2025/10/06
又是一個被切得支離破碎的下午。 螢幕右下角,剛跳出第 15 個 Line 標記通知;Email 收到廠商發來的確認信件,老闆忽然傳來一個「在嗎?」的死亡問候;同事轉頭問我能不能幫他看一下資料,後面又有個同事拿了一疊資料給我... 你深吸一口氣,感覺自己的大腦像一台開了 200 個 Chrome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