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股終於回檔,恰逢下週,美股財報週開始,在10/29、30七巨頭大部分會公布財報,可能是反攻日,所以準備在10/13~28,估計有兩週的佈局下次財報看好,卻大跌的公司,在財報公布日,備好子彈,利用不理性的大跌、或大漲進行調整。先行盤點持股,看如何加碼、減碼,好公司就是準備大跌分批進場。個人成本計算,是個股買進總成本減去賣出回收的金額,就是該持股目前買進總成本,再除以剩下的持股總數,就是目前成本,高賣低買,有些成本早已是負值,皆以零成本計算。個人投資標的僅供參考,如要投資,請深入瞭解投資標的,自行負責投資決策的風險,不宜盲目投資自己不懂的投資。
盤點美股及設定回補,綠色為獲利滿足,大漲可能隨時減碼,大跌才加碼(不容易跌如此深),紅色為虧損,到目標價就分批向下接,橘色為優先觀察標的。
美股終於回檔,回檔的原因如下,1. 美國對中國開徵更高關稅/貿易緊張升溫
前美國總統川普在社群媒體上威脅要對中國商品徵收 100% 的關稅,並對中國限制稀土出口政策做出反制。此舉引發市場對中美貿易戰再度升溫的擔憂。 科技股、半導體股因與中國供應鏈關聯密切,受到壓力特別大。
判斷:中美談判前,拉高手上的談判籌碼,彼此都不會玩真的,只是互相叫囂而已,但股市在高價位,獲利落袋為安者多。
2. 估值過高與修正壓力
過去幾月美股(尤其科技股)漲勢強勁,有投資人擔心市場上存在泡沫風險。 當外部不確定性上升時,這類高估值股票容易被拋售以降風險。
判斷:漲多就是最大的利空,沒有解方,只有財報遠優於預期,但美股7巨頭財報在10月底,TSMC在下週打頭陣,財報前大跌,伺機承接谷底的Apple,漲幅最小,iPhone 17銷售亮麗,如果大跌破底,就進場接。
3. 美國政府關門/政治風險與經濟數據滯後
美國政府部分停擺(shutdown)使得很多重要經濟數據無法及時發布,造成投資人判斷困難。 此外,聯準會官員談話透露對通膨與貨幣政策仍有警惕,市場對未來利率政策的不確定性也加重壓力。
判斷:遲早要開門,鬧劇演了很多次,因此造成的大跌,不是壞事。
4. 避險情緒升溫
在貿易與政策不確定性升高的情況下,資金傾向流向債券、黃金等避險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