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出生的他保持著創作,希望透過現代音樂 讓族語變得流行,促進族人學習達悟族文化與語言。
2020 專輯《akokey 親愛的你好嗎—謝永泉Iraraley之歌》
2025 專輯《netneten a mazovo 快快長大》
😏保持創作。如此,語言就得以活化和延續。
《akokey 親愛的你好嗎—謝永泉Iraraley之歌》
發行:2020
😏這張專輯的產出過程,我覺得蠻感人的,是部落長輩純樸的創作風格,遇見台灣年輕音樂創作人後,曲子變得更豐富的合作故事:
3年前,謝永泉中風初癒,就一個人跑到台北景美的吳政儒家中,去聽自己的歌被編曲成什麼樣子。
在小小的分租雅房裡,他第一次聽到編曲版十分驚喜:「原來我的歌也可以變成這樣!」
1.akokey 親愛的你好嗎
在傳統古調之外,用達悟族母語 創作的抒情歌曲,表達對在外地讀書的女兒的思念。
akokey no kango kai mo a ya ko teykapow 親愛的 你什麼時候回來的 我好想你akokey si keypong 親愛的我的寶貝
akokey si ovey 親愛的我的寶貴
akokey sitao no mata 親愛的我眼中只有妳
😏這首歌的編曲讓人心情沉澱。
2.不要害怕
😏慢慢地得到安慰。
3.生日快樂
寫給兒子的歌。
😏熱帶島嶼 度假風。
4.母親的芋頭田
他的母親已逝,後來妹妹從族人那裡得知:從小聽大家唱的這首歌,原來是媽媽20多歲時創作的歌詞,搭配部落流傳的曲調。
😏想到「曲牌名」的概念。不知為何,總覺得這首歌很耳熟;聽起來沉重,歌詞是對芋頭豐收的冀望,透漏當時只專注於生存的思維。
相關閱讀
達悟族的芋頭文化:〈芋頭也是一條魚〉
和臺灣吃飯喜歡三菜一湯,配著一起吃的方式不一樣,雅美族傳統的飲食文化很單純,一盤芋頭就是一餐,有飛魚時煮成一鍋魚湯也是一餐。
大節日時,我們也會做芋頭糕(nimey),這個就不是常常可以看到的了,很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