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stenal(FAST)第三季每股盈餘0.29美元不及預期,營收年增11.7%至21.3億美元、毛利率改善,但營業利益略低於市場共識且費用同步攀升。股價開盤前跌約4.4%,終場收在42.33美元、重挫7.54%。 Fastenal(FAST)是美國工業與建築耗材通路龍頭,客戶多為製造商與大型企業。此次財報在工業生產仍偏疲弱的環境中發布,市場關注需求是否仍穩、利潤是否能守住,以及數位化與自動補貨等長期投資能否帶動未來成長。 **Fastenal獲利失準,市場怎麼看** 第三季Fastenal(FAST)每股盈餘0.29美元,低於分析師預期的0.30美元,是此次股價承壓主因。營業利益為4.415億美元,未達市場共識的4.494億美元,營業利益率為20.7%,也低於預估的21.1%。雖然毛利率年增至45.3%(去年同期44.9%),但人事、運輸與績效獎金等費用拉高,加上稅率略升,壓縮了最終獲利。消息公布後,股價盤前下跌約4.4%,盤中走弱,終場收跌7.54%至42.33美元,反映市場對短期獲利的保守態度。 **營收與毛利走勢,美股數據訊號** 營收達21.3億美元、年增11.7%,符合市場預期,顯示需求仍在。毛利率提升至45.3%,受惠供應商合作方案改善與商品供應更穩定,顯示定價與採購效率具韌性。動能上,製造成長最突出:製造端相關銷售年增12.7%,大型託管帳戶帶來穩定訂單;扣件(如螺絲、螺帽等)類別年增14.4%,明顯優於非扣件品項(如安全與清潔用品)。數位化也持續深化,包含自動補貨與系統整合在內的「數位足跡」銷售占比超過61%,不過販賣機與料箱新設備的安裝量年減小幅放緩,代表硬體擴張節奏較去年溫和。 **費用與稅率變化,美股獲利承壓** 銷管費用(SG&A)為5.243億美元,年增11.5%,與營收同步上升,主因是工資、運輸成本與與業績連動的獎金支出走高。這些剛性費用抵銷了毛利率改善的部分利多,導致營業利益率未達預期。另方面,公司提到稅率略升,也讓淨利受到一些壓力。即便如此,淨利仍年增12.6%至3.355億美元,但相較投資人對「更高營業槓桿」的期待,結果偏溫和,成為股價回檔的催化。 **製造與扣件強勁,美股成長可延續** 從結構面看,Fastenal(FAST)仍靠製造業客戶與大型帳戶帶動成長,扣件類別成績亮眼,反映OEM與維修保養(MRO)需求穩定。不過管理層也坦言,美國工業生產仍顯疲弱,產業循環尚未全面回暖。公司維持2025年新增2.5萬至2.6萬台販賣機與料箱設備的目標,並持續投資配送中心與技術基礎建設。整體而言,結合大型客戶合約與高滲透的數位化工具,營收能見度不差,但若宏觀景氣放慢或成本再上行,成長斜率可能受限。 **現金流與股利狀況,美股財務體質** 營運現金流強勁,年增30%至3.869億美元,受惠於較低的稅款支出與營運資金改善。公司於季內發放2.525億美元股利,展現穩定的股東回饋;資產負債表也相對保守,總債務約1.95億美元,低於總資本的5%。財務體質穩健讓Fastenal(FAST)得以在景氣不確定時維持投資節奏(物流樞紐與科技),同時兼顧配息。但在費用環境偏高下,投資人仍需追蹤現金流能否持續覆蓋股利與資本支出。 Josh 評論: 這份財報對工業通路族群的訊號偏中性偏弱:需求不差、但獲利率未如預期擴張。短期股價走勢將受三大因素牽動:一是製造業需求延續度(大型託管帳戶與扣件需求);二是費用曲線(工資、運輸與獎金支出);三是公司數位化與自動補貨帶來的效率紅利。若FED維持利率在高檔且工業生產復甦緩慢,評價上行空間會受限,但現金流與配息提供一定下檔保護。 類股表現可能分化。同業如W.W. Grainger(GWW)、MSC Industrial(MSM)、Applied Industrial Technologies(AIT)可能受「讀替效應」影響短線承壓;若成本控管較優或產品組合更佳者,股價抗跌性會較強。上游工業零組件商如Parker-Hannifin(PH)、Eaton(ETN)可從製造需求韌性受惠;運輸成本走高則利多物流商如United Parcel Service(UPS)。對以數位化和自動補貨為賣點的供應鏈技術夥伴如Zebra Technologies(ZBRA)亦是正向訊號。 Fastenal(FAST)營收與現金流展現韌性,但費用與稅率使獲利略失色。短期關鍵在成本曲線與製造需求延續度,長期仍看數位化帶來的效率與大客戶黏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