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澈見善寫手專欄】教練講師/王崇名
唯一能做的,就是修己安人,我好好做人,學生自然好好做人;我好好做事,學生自然好好做事;我好好生活,學生自然好好生活。
我自己就是一位老師。作為大學老師我未曾受過任何所謂的「教師專業訓練」。事實上,歷史上有名的好老師也未曾接受過「教師專業訓練」,我曾經竊想過這些歷史上的名師會認同現在的教師專業訓練嗎?
教師專業化已經淪為職業化,教師的志業與理想性已經不是教師專業的首要條件,只是被供養的神主牌。當然,還是有一些具有專業訓練的好老師。我為何會成為老師?其實,我未曾想過我會成為老師,我只是想成為大學教授,具有高度自主性的研究人員。但是,在我的碩博士專業養成過程,我遇到了好老師,逢甲大學董事長高承恕教授,讓我了解到什麼是一位好老師而不只是大學教授。跟高董事長熟識的學生或朋友,都知道高董事長最喜歡的工作就是老師,跟大思想家王陽明一樣,最喜歡人家稱他為老師。
什麼是老師?這不是一份工作,即便有薪水也應該只是用來糊口,有個安穩的生活,不是把老師當成賺錢的工具,用來享樂人生。我在這裡大言不慚,實在非常自卑,我有這樣的想法又決定這樣做,成為好老師也是五十歲以後。我雖然曾經獲得優良教師獎,但是我從來不是真正的好老師。好老師應該是願意讓自己的良知朗現並願意與學生一起相互宏通生命智慧的人。老師傳授的知識,是要引導學生將知識作為雕刻自身品格的工具,而非賺錢的工具。
我們的社會不缺老師,而是缺少有品格的老師。我曾經跟同事對話。我說,教育一點都不難!我的同事說,老師,教育很難欸。我說,一點都不難,只要老師有品格就好了。她說,這就是最難之處。
我始終認為教育很簡單,有願意成為好老師的老師就可以承辦了。台灣的師資培育該是好好檢討的時刻了。但是如何檢討?如果交給現在這一群教育專家,結果又將是一場新的災難。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修己安人,我好好做人,學生自然好好做人;我好好做事,學生自然好好做事;我好好生活,學生自然好好生活。
閱讀推薦:2025/09/30《BBC 中文評論》
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zxw957yk49o/trad
標題:台灣「教師荒」:為何年輕人不願從事教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