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天空界限》第115.5章、補篇:『美善』的傳承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楊徽

楊徽

楊徽2

楊徽2

楊徽3

楊徽3


 

沒想到,竟然是一卷錄影帶。

 

師父將它小心翼翼地收存在防潮箱裡,可見這份東西的珍貴。

 

走進師父的房間時,我愣了一下:那裡早已擺好一台早被時代淘汰的錄影帶放映機,機身乾淨如新,顯然經過長年細心保養。

 

師父早就準備好這一刻了,他不允許在如此重要的時候,因為機器失靈而出糗。

 

只是……為什麼不乾脆轉成電子檔呢?以師父的能力,這根本不難。

 

但我心裡清楚,師父和我一樣,都是戀舊的人。正因如此,才會這麼珍視這份由雙親交託給他的唯一信物。

 

「準備好了嗎,楊徽?」師父的語氣異常溫柔。

 

「嗯!」我立刻點頭。

 

「開始吧!」他將錄影帶推入機器,然後靜靜坐在我身旁。

 

其實我明白,我和師父都是相似的人。

 

在這樣的時刻,要忍住不落淚,太難了。對我們而言,這一刻何嘗不是一種救贖?

 

我已經長大了,而師父也終於能放下過去沉重的枷鎖。只是他總是比我更堅強,盡可能不在我面前流淚。

 

「給未來的楊徽!」陌生卻溫柔的女聲忽然響起。這是自我懂事以來,第一次聽見母親的聲音,聲音裡滿是期望與慈愛。

 

「無論未來發生什麼事,都要好好堅強,做回自己。善良與美好,正是媽媽和你爸爸最大的期盼。孩子的爸,換你了。」

 

接著,另一個聲音傳來,厚重卻帶著溫情。

 

「楊徽!無論未來會怎樣,你都要記得,我們始終愛著你。不管你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永遠……永遠都會陪著你。記住,我們永遠都是一家人啊!」

 

那聲音聽來溫柔卻又沉重,像是穿越時空的叮嚀,更像是一份無聲的訣別。我的心口一緊,忍不住想:

 

──父母是否早已預料到,來自華邦楊家的逼迫遲早會降臨?或許,他們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即使犧牲性命,也要護住我的安危。

 

 

短短兩三分鐘的影像,卻足以令我銘記一生。

 

鏡頭裡,母親病床旁靜靜擺放著一瓶白牡丹,那潔白的花瓣在陽光下微微顫動。

 

窗邊的白色窗簾隨風飄揚,彷彿是時光最後的注腳,也像他們留給我的最後一縷溫柔。

 

即使他們早已不在這個世界,但我始終能感受到,那份愛仍然在我身旁守護。

 

正因如此,我絕不能因為一點挫折或簡單的困難就倒下。

 

總有一天,我會真正成長為他們所期盼的樣子,成為那個不再讓父母擔憂的乖孩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蕭浮雨的AI沙龍
0會員
171內容數
由於自己很喜歡一個人陪AI玩耍,就有了很多作品出來,包含音樂、圖片等等。
蕭浮雨的AI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18
楊徽隨師父登山掃墓,親手清掃父母墓碑,將多年記憶化作溫柔思念。祭拜後以PS合成全家福,象徵破碎家庭的重聚。臨別時聽師父揭示名字「徽」意為「美善」,非榮耀而是善良與幸福的寄託。回程途中,他領悟生命的真義,學會以溫柔承繼愛與記憶。
Thumbnail
2025/10/18
楊徽隨師父登山掃墓,親手清掃父母墓碑,將多年記憶化作溫柔思念。祭拜後以PS合成全家福,象徵破碎家庭的重聚。臨別時聽師父揭示名字「徽」意為「美善」,非榮耀而是善良與幸福的寄託。回程途中,他領悟生命的真義,學會以溫柔承繼愛與記憶。
Thumbnail
2025/10/18
楊徽與師父踏上前往掃墓的旅程,途經熟悉的白色花田,勾起對雙親的回憶與思念。那片潔白象徵母親的純潔與永恆之愛,使他在悔恨與溫情中逐漸釋懷。兩人隨後抵達父母初識的廢棄醫院,面對荒蕪殘跡與歲月的痕跡,楊徽領悟愛與失去的真意,卻也察覺這片「初始之地」暗藏著被掩埋的真相。
Thumbnail
2025/10/18
楊徽與師父踏上前往掃墓的旅程,途經熟悉的白色花田,勾起對雙親的回憶與思念。那片潔白象徵母親的純潔與永恆之愛,使他在悔恨與溫情中逐漸釋懷。兩人隨後抵達父母初識的廢棄醫院,面對荒蕪殘跡與歲月的痕跡,楊徽領悟愛與失去的真意,卻也察覺這片「初始之地」暗藏著被掩埋的真相。
Thumbnail
2025/10/18
楊徽與師父走山路赴掃墓,途中投宿、共餐、夜談。醉後的師父流露愧疚與脆弱,他以溫柔回應,師徒情更近。隔日再上路,穿越髮夾彎與田園小鎮,投宿鄉間老奶奶家,從樸素作息與別離感悟中,他看見師父背負的孤獨與時間的無情,亦學會把目光投向他人與過去。
Thumbnail
2025/10/18
楊徽與師父走山路赴掃墓,途中投宿、共餐、夜談。醉後的師父流露愧疚與脆弱,他以溫柔回應,師徒情更近。隔日再上路,穿越髮夾彎與田園小鎮,投宿鄉間老奶奶家,從樸素作息與別離感悟中,他看見師父背負的孤獨與時間的無情,亦學會把目光投向他人與過去。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