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週報,可以看到完整文章(含技術面觀察分享)。
如果你對可轉債非常有興趣,想深入研究,可以訂購講義。
訂閱聲明:
vocus 付費內容多有免費公開內容供試閱,因此付費成功後無法辦理退費,再請付費之前審慎思量。
訂閱週報或講義的方式如下:(週報價格:168/M)
訂閱講義後,請參考閱讀方法:
基本面:
分享個股只做研究使用,不做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自行決定買賣,盈虧自負。
今天要來看的是晶心科,晶心科這家公司,熟悉的人可能不多,交易量也是太大,多在2千張上下。他是屬於矽智財的類股,要白話一點講,就是專利授權是其主要的業務。細節等一下講,晶心科最近發行了一檔可轉債,不過發行時以現在來看,是比較高的價格,目前股價已經低於轉換價了,所以可轉債的價格也不會太漂亮,而可轉債發行的目的是” 為因應長期發展高階技術之研發支出資金需求”,可以假設為為了要做更高階的CPU及取得更高階的矽智財技術,其需要花錢,所以從市場籌資,也就是未來公司若能有更好的的技術開發出來,則有機會創造更好的利潤。不過,這個目前從財報來看,可能差了一點。

取材自少數派
如前面所言,晶心科技(6533)是一家專注於「CPU核心矽智財(IP)」設計的台灣公司,成立於2005年,是全球少數以開放架構 RISC-V 為核心技術的IP公司。簡單來說,它不製造實體晶片,而是設計晶片中最重要的「處理器大腦」,再授權給其他晶片公司使用。像是聯發科、Google、AWS、三星等全球知名企業都可能透過授權或合作,使用晶心的處理器技術。晶心在RISC-V這條高速成長的開放指令架構賽道中,是亞洲區的先驅,更是全球RISC-V國際協會的創始成員之一。截至2024年底,使用晶心處理器的晶片累計出貨已超過160億顆,應用涵蓋手機、穿戴裝置、汽車電子、AI設備、SSD控制器、物聯網、網通晶片等,可說是無所不在的隱形推手。
晶心科的營收來源主要來自三塊:處理器IP的授權金(佔約55%)、客戶量產後支付的權利金(佔約25%)、以及技術支援與維護收入(約20%)。這種模式讓公司具備高毛利特性,毛利率幾乎可達100%,因為公司不生產晶片、不持有庫存,而是靠智慧財產權授權收費,而從這三年的趨勢,你會看到這個結論:晶心科從2024進入2025年,授權金比重雖下降,但權利金與維護收入顯著上升,顯示產品進入量產期與服務需求增強,商業模式逐漸趨向穩定收益。

取材自晶心科
產品方面,晶心科專攻RISC-V架構的32位與64位處理器核心,這些可用於AI邊緣運算、車用晶片、資安、IoT設備等領域。例如其AX系列處理器專門用於AI與高效能運算(HPC),而N系列則適用於控制器與低功耗設備。2025年晶心更開始布局車用安全認證等長線市場。
晶心科的長期發展關鍵在於 RISC-V 架構的全球普及。相較於傳統的ARM或Intel,RISC-V屬於「開放式架構」,客戶可以更自由客製化設計,同時不需支付高額授權費,這對AI晶片、車用晶片、自研伺服器晶片等需求高度客製的企業非常有吸引力。尤其近年國際地緣政治推動晶片自主化,加速RISC-V被全球半導體公司採用。晶心科也把握此趨勢,不僅持續強化處理器性能,還擴展到邊緣AI、資料中心與自駕車等高價值市場。公司已與歐洲大廠簽訂車用授權,也與AI新創BrainChip合作開發智慧運算模組,顯示其產品力是獲得肯定的。
不過,挑戰也存在。一方面,公司為擴張研發與國際市場,費用壓力大;另一方面,RISC-V雖有潛力,但整體生態系仍在成形階段,若市場轉換不如預期,成長速度恐低於預期。因此,投資人可以把晶心科視為具有長線潛力的技術成長股,但須搭配財報觀察與波段操作策略,較適合中長期偏積極型投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