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市中正區是台北市十二個行政區中、擁有日治時期百年老屋最多老房子的行政區。這處京倫會是復舊而在更新的地方,是一棟百年日式傳統老屋與院子對封塵的美再度甦醒。除了提供藝術家展示作品空間外、也提供社會大眾預約之藝文會所,希望大家來體會它的美。
京倫會所相關資訊::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臨沂街44巷1號
開放時間:
AM11:00-PM18:00
電話:
02 2356 9188
備註:
藝術中心
京倫會所的歷史



京倫會所位於台北市中正區臨沂街四十四巷一號地址。這裡有一棟建立於宣統三年(SINCE 1911)、的日治時期的日式房舍,這裡長達一百 一十四年至今的老房子經歷過原本是國立台灣大學教授的舊宿舍、日治時期的日軍醫生的宿舍。



在歷經過多年的荒廢, 直到一百零五年京倫基金會接手把這棟連屋頂屋瓦都沒翻修,因為都沒壞的老房子改建。歷經過兩年的時間在民國一百零七年,重新恢復開開放使用放。重新輝煌昔日時光模樣的靈魂人物。硬體結構由京倫建設出身的李俊琳操刀和胡白玫設計、及團隊資源重新讓這棟老房舍有了不同面貌。
老房舍的大改變



對照著日治時期以前還是舊宿舍時的內部建築的照片,彷彿百年的時光被瞬間往前移回,恢復、甚至更美好的初建年代,所投注的心力已無法用實質所衡量。結構都沒有動到,只是更改了內部的裝潢,而格局的改變,更讓這棟老屋充滿著穿透性。


這個穿透性,代表著整間屋子光線的透射與遊走,同時也是時代演變的穿透。要讓一棟百年老屋復活,不是簡單的事情,尤其最重要的是希望能復舊,使老屋被封塵的美再度甦醒。



然而如何能夠維持舊有美好型態,但又加上現代化的生活巧思???這就足讓李俊琳和胡白玫花了好多心思設想。但也因為如此,在這處處充滿巧思的老屋中,真的會讓人舒服地跟著窗外的陽光、雨水一起生活下去。
展覽空間如何更新


一入門玄關交會之點,典雅大器的展覽空間,就是往後的翻新成為展覽藝術品的場所。屋子內中庭擺放的插花作品,是自李俊琳花時間與專業態度所創作,為求與藝術品精神合而為一。





而懸掛藝術品所需要的鉤繩等,在設計時便已經暗藏在樑柱的空間,此後不用再為了懸掛而釘釘子等破壞屋況了。窗花更是建中不能缺少靈魂,保存兼具美觀與通風的窗花其實是整棟房舍最重要的隱形建築元件。
展覽空間更是活動空間


京倫會所一處做為展出藝術作品、免費開放給社會大眾的藝文會所, 把更多的人事物相串連。來到會所沈澱心靈並同步欣賞各種跨領域藝術大師的藝術創作。其作品超逸的藝術作品,精湛的筆法, 揮灑成一幅幅氣韻生動,栩栩生輝的傳世大作, 誠為台灣藝術屆的一處展覽之處。

京倫會所不只是一個展覽空間。京倫會所更是灰展覽延伸價值活動的地點。使用到現在七年以來;無論是展覽的開幕式、展覽的講座、工作坊都是京倫基金會落實企業公民化、支持藝術家創作展覽的具體回饋。
荷花池與台北市唯一一棵受保護的杜英樹






京倫會所屋外院子是荷花池,裡頭還養了小魚,而面對著荷花池的區塊,開放給大眾使用的空間。而在院子鄰近轉角處則有一顆京倫會所一起成長的百年老樹杜英。樹大好乘涼的杜英樹、大樹的餘蔭正是這棟老房舍的見證、這棵受台北市保護的老樹是台北市唯一一 棵樹的杜英。


總結:一般會所給人:感覺是神祕的感覺。京倫會所卻是個開放的場域,現在開放且免費的空間反倒像是個博物館。回應本文章開頭序言提道:台北市中正區是台北市十二個行政區中、擁有日治時期百年老屋最多老房子的行政區。其實光在臨沂街周遭、就有許多日治時期遺留老房舍,京倫會所這棟老房舍就是典型日治時期日式傳統建築再利用。
京倫會所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臨沂街44巷1號
開放時間:
AM11:00-PM18:00
電話:
02 2356 9188
備註:
藝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