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旅遊]台北城東區域百年老宅院改建的展覽場所,一處小而有歷史的京倫會所,台北唯一受保護的杜英樹木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台北市中正區是台北市十二個行政區中、擁有日治時期百年老屋最多老房子的行政區。這處京倫會是復舊而在更新的地方,是一棟百年日式傳統老屋與院子對封塵的美再度甦醒。除了提供藝術家展示作品空間外也提供社會大眾預約之藝文會所,希望大家來體會它的美。

京倫會所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臨沂街44巷1號

開放時間:

AM11:00-PM18:00

電話:

02   2356    9188

備註:

藝術中心

京倫會所的歷史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京倫會所位於台北市中正區臨沂街四十四巷一號地址。這裡有一棟建立於宣統三年(SINCE    1911)、的日治時期的日式房舍,這裡長達一百 一十四年至今的老房子經歷過原本是國立台灣大學教授的舊宿舍、日治時期的日軍醫生的宿舍。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在歷經過多年的荒廢, 直到一百零五年京倫基金會接手把這棟連屋頂屋瓦都沒翻修,因為都沒壞的老房子改建。歷經過兩年的時間在民國一百零七年,重新恢復開開放使用放。重新輝煌昔日時光模樣的靈魂人物。硬體結構由京倫建設出身的李俊琳操刀和胡白玫設計、及團隊資源重新讓這棟老房舍有了不同面貌。

老房舍的大改變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對照著日治時期以前還是舊宿舍時的內部建築的照片,彷彿百年的時光被瞬間往前移回,恢復、甚至更美好的初建年代,所投注的心力已無法用實質所衡量。結構都沒有動到,只是更改了內部的裝潢,而格局的改變,更讓這棟老屋充滿著穿透性。

raw-image
raw-image

這個穿透性,代表著整間屋子光線的透射與遊走,同時也是時代演變的穿透。要讓一棟百年老屋復活,不是簡單的事情,尤其最重要的是希望能復舊,使老屋被封塵的美再度甦醒。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然而如何能夠維持舊有美好型態,但又加上現代化的生活巧思???這就足讓李俊琳和胡白玫花了好多心思設想。但也因為如此,在這處處充滿巧思的老屋中,真的會讓人舒服地跟著窗外的陽光、雨水一起生活下去。

展覽空間如何更新

raw-image
raw-image

一入門玄關交會之點,典雅大器的展覽空間,就是往後的翻新成為展覽藝術品的場所。屋子內中庭擺放的插花作品,是自李俊琳花時間與專業態度所創作,為求與藝術品精神合而為一。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而懸掛藝術品所需要的鉤繩等,在設計時便已經暗藏在樑柱的空間,此後不用再為了懸掛而釘釘子等破壞屋況了。窗花更是建中不能缺少靈魂,保存兼具美觀與通風的窗花其實是整棟房舍最重要的隱形建築元件。

展覽空間更是活動空間

raw-image
raw-image

京倫會所一處做為展出藝術作品、免費開放給社會大眾的藝文會所, 把更多的人事物相串連。來到會所沈澱心靈並同步欣賞各種跨領域藝術大師的藝術創作。其作品超逸的藝術作品,精湛的筆法, 揮灑成一幅幅氣韻生動,栩栩生輝的傳世大作, 誠為台灣藝術屆的一處展覽之處。

raw-image

京倫會所不只是一個展覽空間。京倫會所更是灰展覽延伸價值活動的地點。使用到現在七年以來;無論是展覽的開幕式、展覽的講座、工作坊都是京倫基金會落實企業公民化、支持藝術家創作展覽的具體回饋。

荷花池與台北市唯一一棵受保護的杜英樹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京倫會所屋外院子是荷花池,裡頭還養了小魚,而面對著荷花池的區塊,開放給大眾使用的空間。而在院子鄰近轉角處則有一顆京倫會所一起成長的百年老樹杜英。樹大好乘涼的杜英樹、大樹的餘蔭正是這棟老房舍的見證、這棵受台北市保護的老樹是台北市唯一一 棵樹的杜英。

raw-image
raw-image

總結:一般會所給人:感覺是神祕的感覺。京倫會所卻是個開放的場域,現在開放且免費的空間反倒像是個博物館。回應本文章開頭序言提道:台北市中正區是台北市十二個行政區中、擁有日治時期百年老屋最多老房子的行政區。其實光在臨沂街周遭、就有許多日治時期遺留老房舍,京倫會所這棟老房舍就是典型日治時期日式傳統建築再利用。

檢視較大的地圖

京倫會所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臨沂街44巷1號

開放時間:

AM11:00-PM18:00

電話:

02   2356    9188

備註:

藝術中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ravejim的沙龍
68會員
2.1K內容數
這裡是bravejim的生活日常紀錄,與大家分享各地旅遊與美食的分享,如果你跟我一 樣愛吃又愛四處旅遊、那麼就跟隨我的紀錄,讓你認識原來台灣也能如此美麗與美感
bravejim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19
尊彩藝術中心一個位於台北市內湖科技園區內的人文中心。這裡是一棟獨棟的玻璃建材建築物,融合跨時代畫家展覽的畫廊,在台北市內湖區的畫廊產業區域中佔有一席之地。 尊彩藝術中心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366號 營業時間: AM11:00-PM18:00 (館休日:周一) 電話:
Thumbnail
2025/10/19
尊彩藝術中心一個位於台北市內湖科技園區內的人文中心。這裡是一棟獨棟的玻璃建材建築物,融合跨時代畫家展覽的畫廊,在台北市內湖區的畫廊產業區域中佔有一席之地。 尊彩藝術中心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366號 營業時間: AM11:00-PM18:00 (館休日:周一) 電話:
Thumbnail
2025/10/18
海浪花客棧房間乾淨明亮,滿滿的地中海風格環境,當你駐足在白牆、藍窗、陽光地這一棟建築物灑進來的那一刻,就覺得心也被海風吹開了。海浪花客棧附近就是海浪聲,早晨醒來聽浪、傍晚坐著看夕陽,時間彷彿都慢了下來。住過海浪花客棧的顧客都能感受民宿蘇老闆對待顧客的用心與真心。 海浪花客棧相關資訊:: 地址:
Thumbnail
2025/10/18
海浪花客棧房間乾淨明亮,滿滿的地中海風格環境,當你駐足在白牆、藍窗、陽光地這一棟建築物灑進來的那一刻,就覺得心也被海風吹開了。海浪花客棧附近就是海浪聲,早晨醒來聽浪、傍晚坐著看夕陽,時間彷彿都慢了下來。住過海浪花客棧的顧客都能感受民宿蘇老闆對待顧客的用心與真心。 海浪花客棧相關資訊:: 地址:
Thumbnail
2025/10/17
在台灣當過兵的人一定都知道青年日報、但是在馬祖當兵一定知道馬祖日報。馬祖日報走過即時傳播國軍戰備訓練及全民國防等活動訊息報導,時至今日;轉型為馬祖當地的馬祖故事館。
Thumbnail
2025/10/17
在台灣當過兵的人一定都知道青年日報、但是在馬祖當兵一定知道馬祖日報。馬祖日報走過即時傳播國軍戰備訓練及全民國防等活動訊息報導,時至今日;轉型為馬祖當地的馬祖故事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生活在雙北這個區域好幾年,從讀書的多數時間都在這裡,但是很少人知道在這個區域裡有一座百年老城的存在, 就是---臺北府城 這座古城當初建立的位子在大稻埕和艋舺(萬華)之間的平地。這座城1884年完工,但1904年就已經被拆除大部分城牆,五座城門裡留下四座保留到今天。   打開捷運地圖就可以很
Thumbnail
生活在雙北這個區域好幾年,從讀書的多數時間都在這裡,但是很少人知道在這個區域裡有一座百年老城的存在, 就是---臺北府城 這座古城當初建立的位子在大稻埕和艋舺(萬華)之間的平地。這座城1884年完工,但1904年就已經被拆除大部分城牆,五座城門裡留下四座保留到今天。   打開捷運地圖就可以很
Thumbnail
南海園區 嗯是台北建中對面的南海園區裡面的一個建築,台灣藝術教育館,也是宮殿式的建築,史博,工藝館都是這樣子,感覺上就像是想要重現北京的那個感覺,其實不喜歡這一帶,因為在威權的象徵與代表。其實根本不需要有這樣的建築。這只是政治人物告訴妳我在這裡的一棟建築。並不是帶給人民使用的。雖然不喜歡它,但我還
Thumbnail
南海園區 嗯是台北建中對面的南海園區裡面的一個建築,台灣藝術教育館,也是宮殿式的建築,史博,工藝館都是這樣子,感覺上就像是想要重現北京的那個感覺,其實不喜歡這一帶,因為在威權的象徵與代表。其實根本不需要有這樣的建築。這只是政治人物告訴妳我在這裡的一棟建築。並不是帶給人民使用的。雖然不喜歡它,但我還
Thumbnail
新竹生活美學館正式重啟!位於新竹新舊城區交接處的生活美學館,前身為新竹公會堂,從日治時期至今,在新竹佇立了百年,不只是新竹人一直以來相當重要的藝文空間,更是都市紋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2019年起,三年來歷經來自各方的合作與努力,不只是建築本身的修復,內部的空間也重新規劃調整,只為重現這棟百年建
Thumbnail
新竹生活美學館正式重啟!位於新竹新舊城區交接處的生活美學館,前身為新竹公會堂,從日治時期至今,在新竹佇立了百年,不只是新竹人一直以來相當重要的藝文空間,更是都市紋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2019年起,三年來歷經來自各方的合作與努力,不只是建築本身的修復,內部的空間也重新規劃調整,只為重現這棟百年建
Thumbnail
對稱的美感 台北中正紀念堂的迴廊是一個令人流連忘返的地方。這裡的景色融合了歷史、文化和自然之美,讓人感到寧靜而莊嚴。首先,中正紀念堂本身是一座宏偉的建築,迴廊環繞著主體建築,呈現出對稱的美感。 純淨的光芒 漫步在迴廊上,能夠感受到這座紀念建築的壯麗和莊嚴。迴廊的柱子高聳入雲,每一根柱子都雕刻精
Thumbnail
對稱的美感 台北中正紀念堂的迴廊是一個令人流連忘返的地方。這裡的景色融合了歷史、文化和自然之美,讓人感到寧靜而莊嚴。首先,中正紀念堂本身是一座宏偉的建築,迴廊環繞著主體建築,呈現出對稱的美感。 純淨的光芒 漫步在迴廊上,能夠感受到這座紀念建築的壯麗和莊嚴。迴廊的柱子高聳入雲,每一根柱子都雕刻精
Thumbnail
台北同安街尾附近的老舊社區,多數仍保持著4層到5層的公寓建築,雖然陸續有一些改建,但整體風貌依舊保留著濃厚的舊時代氣息。這些公寓樓分佈密集,但小區內的綠化環境卻意外地好。特別是在小公園周邊,綠樹成蔭,為居民提供了一個舒適的休憩場所。 像這戶人家前面就有一個小庭院,創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小花園世界,這
Thumbnail
台北同安街尾附近的老舊社區,多數仍保持著4層到5層的公寓建築,雖然陸續有一些改建,但整體風貌依舊保留著濃厚的舊時代氣息。這些公寓樓分佈密集,但小區內的綠化環境卻意外地好。特別是在小公園周邊,綠樹成蔭,為居民提供了一個舒適的休憩場所。 像這戶人家前面就有一個小庭院,創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小花園世界,這
Thumbnail
中正紀州庵文學森林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為一處融合文學、歷史與自然景觀的文化地標。這裡的玄關入口具有獨特的設計風格,讓人一踏入便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玄關處保留了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木質的門框與瓦片屋頂,散發出一種古色古香的氣息。入口處設有精心佈置的花園,植栽與石燈籠相映成趣,營造出寧靜而優雅的氛
Thumbnail
中正紀州庵文學森林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為一處融合文學、歷史與自然景觀的文化地標。這裡的玄關入口具有獨特的設計風格,讓人一踏入便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玄關處保留了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木質的門框與瓦片屋頂,散發出一種古色古香的氣息。入口處設有精心佈置的花園,植栽與石燈籠相映成趣,營造出寧靜而優雅的氛
Thumbnail
台北中正區的紀州庵文學森林,原為日式料亭,現為市定古蹟,並於2011年委託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經營,以「紀州庵文學森林」為名,進行文學的展演與推廣活動。 建於1917年,原為平松家族經營的日式料亭,2004年被評定為市定古蹟,2011年在古蹟旁建立新館,以「紀州庵文學森林」為名,舉辦千場以上的藝文活
Thumbnail
台北中正區的紀州庵文學森林,原為日式料亭,現為市定古蹟,並於2011年委託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經營,以「紀州庵文學森林」為名,進行文學的展演與推廣活動。 建於1917年,原為平松家族經營的日式料亭,2004年被評定為市定古蹟,2011年在古蹟旁建立新館,以「紀州庵文學森林」為名,舉辦千場以上的藝文活
Thumbnail
重要古蹟 保安宮是台北的一個重要古蹟,也是許多人喜愛的遊覽景點之一。在這座古老的宮殿中,保存著許多珍貴的文物和歷史遺跡,讓人們可以一窺台北的歷史與文化。走在保安宮附近的街頭,你可以感受到一種獨特的氛圍,仿佛時光倒流回到過去。街道兩旁的建築物歷史悠久,散發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吸引著許多人前來觀光遊覽。
Thumbnail
重要古蹟 保安宮是台北的一個重要古蹟,也是許多人喜愛的遊覽景點之一。在這座古老的宮殿中,保存著許多珍貴的文物和歷史遺跡,讓人們可以一窺台北的歷史與文化。走在保安宮附近的街頭,你可以感受到一種獨特的氛圍,仿佛時光倒流回到過去。街道兩旁的建築物歷史悠久,散發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吸引著許多人前來觀光遊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