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小新讀book,我會不定期分享會計知識、閱讀心得和投資理財相關的文章。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一個「起點」,引領你進一步思考和閱讀,豐富你的思維和知識。歡迎大家按下「追蹤」按鈕,這樣就不會錯過我最新的文章啦!此外,如果你也喜歡看影片,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小新讀book」,讓我們可以一起在學習的路上成長。
小新現在正式開放「線上會計家教服務」囉!如果你有相關學習需求,可以填寫以下表單,我會主動聯絡你安排試教(試教提供半價優惠😊):
👉https://forms.gle/x7BzefGoMBwbdChF9

哈囉,大家好,我是小新。今天我們來看一個題目,是有關於基本每股盈餘如何計算的問題。
甲公司X3年的稅後淨利為$1,054,000,該年有200,000股累積非參加的特別股流通在外,每股面額為$10元,股利率為5%。已經積欠2年的股利。X3年1月1日普通股流通在外股數為120,000股,4月1日買回庫藏股11,000股,10月1日現金增資30,000股。請問公司X3年度的基本每股盈餘是多少?
這個題目有幾個知識點:
- 第一個是基本每股盈餘的公式?
- 第二個是特別股該如何處理?
- 第三個則是流通在外的加權平均股數如何計算?
計算加權平均股數
首先,我們先來看加權平均股數的計算方式。流通在外的股數可能會因為買回或增資而產生變動,這裡我們要看在這個年度中,特定數量的股數持有了多少的時間比例,然後再予以加總,便是當年度的加權平均股數了。
- 甲公司在X3/1/1的股數是120,000股,過了3個月後,4/1公司買回庫藏股11,000股,這時的股數變成了109,000股。
- 又過了6個月後,10/1現金增資30,000股,所以此時的股數變成139,000股,之後到年底的3個月期間內都沒有變動。
- 所以甲公司X3年的流通在外加權平均股數=120,000×3/12+109,000×6/12+139,000×3/12=119,250股。
OK,接下來我們來看基本每股盈餘的公式,它會是
(本期淨利-本期特別股股利)/普通股流通在外加權平均股數。
其中,本期淨利是1,054,000,加權平均股數是119,250股。接下來的問題是:
題目中甲公司有200,000股的累積非參加特別股股利要不要扣掉的問題。
這裡直接說答案,如果發行累積特別股,不管當年度股利有沒有發放,都要從本期損益中扣除。如果有積欠股利,也只要減除當年度的特別股股利就好,以前年度的積欠股利則和本年度每股盈餘的計算無關。
我們可以這麼想,因為是「累積」,所以即使公司沒有宣告發放,特別股股東可分配股利的權利仍然存在,未來還是會視盈餘狀況來補發。而基本每股盈餘本質上是要計算「普通股」「當期」實際可分配的利潤。由於對象是普通股可以分配的利潤,所以屬於特別股當年度應得的部分自然就要扣掉。因此,在計算基本每股盈餘時,累積特別股股利不管有沒有真的發放,都要扣除當年度特別股股利。
那為什麼不扣掉以前年度「積欠的特別股股利」呢?這是因為每股盈餘計算的重點是「本期」普通股股東可分配的淨利。以前年度積欠的股利,早就影響過當時的基本每股盈餘了。當時的每股盈餘已經扣除過了,所以就不能再重複扣除。

好,理解了上述觀念後,我們就可以來計算基本每股盈餘了。它會是:本期淨利 1,054,000扣除特別股股利,也就是200,000股×10元面額×5%後,再除以加權股數119,250股,就等於8元。以上便是本題的答案。
最後,我們再來補充一個觀念:如果今天發行的是「非累積」特別股,那麼,只有當年度有宣告發放股利,才需要從本期損益中扣除。這是因為如果公司沒宣告發放,非累積特別股股東就沒有追索權,未來就不會補發股利。換言之,如果沒宣告,就代表普通股股東可以分配當年的全部利潤,沒有義務保留給特別股股東了。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也歡迎你成為我的付費訂閱者。這不只是對我創作的支持,更讓我有資源持續深入研究與整理這些知識,讓內容更完整、更有價值。
💼 方格子付費訂閱專區👉小新的會計教學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