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童年的時候,我睡在一樓,床邊有一扇小小的窗戶。每當夜深人靜,那扇窗戶上偶爾會出現一個圓圓的影子。那個影子並不常來,但也不是很少出現。它有時隔一陣子才會再來,彷彿有自己的規律。而每當它出現,我就知道那個夜晚一定會做噩夢。
直到現在,每當我回想起那個夜晚窗邊的影子,心裡仍會泛起一絲絲的害怕。因為那個影子並不是固定不動的——它有時會在窗戶上移動,有時甚至換一個位置出現。那種感覺就像有一個神秘的存在,在夜裡悄悄地遊走,時而靠近,時而遠離,讓我既不敢直視,又無法忽視。
我常常安慰自己,也許那只是外面放養的雞剛好窩在窗邊睡覺的影子,又或是風吹動什麼物件所造成的錯覺。每次都找盡理由說服自己,那不過是某種普通的東西。可是,我始終沒有真正鼓起勇氣去開窗確認。
有時我會想,如果哪天我真的鼓起勇氣把窗推開, 會不會看到外面,有一顆陌生的頭,正靜靜地貼在玻璃上?
最讓我害怕的是,每當那個影子出現,我總會做噩夢。那是一種無法擺脫的循環,讓我在童年的夜裡既好奇、又心裡發涼。那扇窗、那個影子,還有那些反覆出現的噩夢,成了我童年中一段既害怕又難忘的記憶。
有時候,恐懼不在窗外,而是藏在記憶裡最深的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