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跌破十萬美元,ETF資金流出創新高,產業卻悄然進行一場深層轉型。
在全球避險情緒升溫與流動性收緊的背景下,加密貨幣市場正步入一段罕見的「雙線期」價格持續走弱,產業結構卻在悄然重塑。
截至本週,比特幣一度跌破10萬美元,市場「恐懼與貪婪指數」降至 21,反映投資者情緒轉向極度保守。多數主要加密資產也跟隨下跌,整體市值較月初縮水約 12%。

表面上,這是一場由技術面惡化與資金撤離引發的修正;但從產業深層觀察,比特幣的持有結構、礦業模式與區塊鏈應用場景,正在進行一場看不見的再平衡。
技術壓力與資金退潮:市場短期承壓
從技術層面看,比特幣的主要支撐位已連續數週遭受測試。分析師 Micah Zimmerman 指出,104,000 美元 是短線關鍵防線,若該價位被有效跌破,可能引發進一步下探至 96,000 美元。而要重拾多頭動能,則需收復 111,000 至 122,000 美元 區間。
與此同時,資金面也出現明顯轉弱。根據 SoSoValue 統計,11 月 4 日比特幣現貨 ETF 單日淨流出 5.66 億美元,創下一週新高;以太坊現貨 ETF 亦流出 2.19 億美元。過去 10 天中,有 7 天呈現資金淨流出,顯示機構投資者短期態度轉趨謹慎。
宏觀面進一步加重壓力。美元指數持續走強,美國聯準會雖小幅降息 25 個基點,卻同步結束縮表政策,引發市場對流動性前景的疑慮。加上美國政府暫時停擺與就業數據疲弱,資金重新流向黃金等避險資產,風險偏好明顯降溫。


華爾街觀點分歧:「沈默 IPO」理論浮現
市場是否仍具長期上行空間,成為華爾街當前最具爭議的話題。
摩根大通在最新報告中指出,經歷 10/11黑天鵝去槓桿清洗後,永續合約未平倉量回到健康水準,市場風險已部分釋放。該行以黃金估值模型推算,比特幣理論價位約在 17 萬美元,並預期未來 6 至 12 個月有望反彈。
相對地,加密資產管理公司 Galaxy Digital 則採取更謹慎態度,將 2025 年底目標價從 18.5 萬美元下修至 12 萬美元。其分析認為,長期持有者正在減倉、AI 題材分流資金、波動率下降,使得比特幣的成長動能放緩。
另一方面,前摩根士丹利宏觀分析師 Jordi Visser 提出所謂「Silent IPO(沈默 IPO)」理論,指出當前盤整是早期投資者向新進機構換手的結果。他形容,這並非恐慌拋售,而是一次「有序離場」,鏈上資料顯示,散戶平均持倉成本約 5.6 萬美元,而 ETF 機構持倉成本高達 11.2 萬美元,呈現明顯世代分層。Visser 預計,這段結構調整將持續 6 至 18 個月,最終讓市場持有者更分散、波動性更低。
產業亮點:礦業、AI 與 Solana 生態逆勢增長
儘管市場整體低迷,部分產業板塊仍展現韌性。
比特幣礦企股價逆勢上揚,主因是業務模式的轉向。
- 礦商 IREN 與 微軟(Microsoft) 簽訂五年、總值 97 億美元的高效能運算(HPC)協議,股價隨後上漲 11%。
- Cipher 與 亞馬遜 AWS 達成 15 年、55 億美元合作,建設 1 GW 資料中心。
- Core Scientific 與 AI 雲端公司 CoreWeave 也簽署長期合作,進一步拓展 AI 算力租賃市場。
這些礦企正逐步從「挖礦」轉型為 AI 基礎設施供應商,收入結構因此更穩定。
同時,Solana(SOL) 的生態在價格疲弱下仍展現成長動能。
Bitwise 推出的 SOL 質押 ETF(BSOL)首週吸金 4.17 億美元,成為同期加密 ETP 中流入規模最大的產品。網路層面上,Solana 在十月市場劇烈波動期間仍維持正常運行,交易費用迅速回穩,顯示技術基礎穩健。

在應用端,傳統金融也持續整合區塊鏈技術。Western Union 宣布將於 Solana 鏈上推出美元穩定幣,用於跨境匯款;而加密原生企業 ETHZilla 則首次以出售以太幣進行股票回購,展現虛實資本運作的結合。
投資情緒分化:AI 熱潮與避險押注並存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與金融市場之間的情緒正在出現分化。
《大賣空》主角原型、投資人 Michael Burry 近期再度成為焦點。根據監管申報,他的基金 Scion Asset Management 買入超過 10 億美元的 Nvidia 與 Palantir 看跌期權,押注 AI 板塊估值過高。這被視為對市場熱潮的一次高調反向操作,也與礦企擁抱 AI 形成鮮明對比。
在「情緒清洗」中尋找底部
短期來看,加密市場仍受技術與流動性壓力牽制。分析師普遍認為,96,000–98,000 美元 區間將是重要防線,而 ETF 資金流向及 美國 CPI 數據,將成為觀察情緒修復的關鍵指標。
但從長期視角看,市場的重點正逐漸從價格波動轉向結構變化。比特幣的持有者正在更新,礦業與 AI 產業出現交集,傳統機構正擴大區塊鏈應用。
換言之,這場價格寒冬可能正是新週期的開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