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現在不是個上車的好時機,畢竟比特幣才剛在幣圈人歡喜慶祝第一位比特幣美國總統川普當選中於昨日 (2024/11/6) 創下新的 ATH (All Time High) - $76,179。不過,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如果真的想在參與比特幣未來的行情,也還是可以先提早準備,等之後價格回踩,便可從容上車......
溫馨提醒:以上非投資建議,投資前請自行做行情分析,並針對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做最後的投資決定.......
如果你像我一樣是偏保守 & 偏好長期投資的傳統投資人、風險承受度不高、可又想買一點點比特幣來參與接下來的牛市行情,那這篇應該是一篇可以讓你快速地從 0 變成幣圈小白的超簡單必讀行前指南吧,雖說超簡單,但內容保証扎實、有料但不生硬 😎
不管要投資任何標的,第一件事情一定是了解它的風險。以下是我認為投資比特幣或加密貨幣最大的兩大風險......
大起大落
雖說從長期的角度來看,比特幣因為其稀缺性,理論上長期而言它的價值應該是會持續向上,然而實際情況卻很骨感。在短期各種不確定因素影響投資人信心,或是在供需不平衡的情況下,比特幣價格很容易出現暴漲暴跌的情況,也因此從傳統金融投資人的角度來看,比特幣是個高風險資產,即便如此,它同時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個優質的 "抗通膨" 避險資......
《解法
》對於想透過持有比特幣來讓總資產的長期回報可以戰勝通膨但心臟又不夠大顆的投資人,唯一的解法應該就是控制倉位,也就是說投入比特幣的金額可先從總資產的 1% 開始,而這也是很多投資機構建議他們的高淨值資產的客戶投資比特幣的配置方式......
一夜歸零
雖說投資個股也有可能變壁紙,但因為發行加密貨幣並不需要某個單位的許可,所以可想而知,拐瓜劣棗不少,所以一般來說,如果想投資加密貨幣,但又希望把風險降到最低,那就只要投資比特幣這個加密貨幣之王就好了,至少它歸零的風險是非常非常小的,畢竟它是幣圈的神主牌,一旦它歸零,這代表現在市場上大約 14,850 種的加密貨幣所累積出來將近 2.4 兆美金市值、以及各種投入在幣圈的公司行號、網紅等等都將集體灰飛煙滅,如果說我的資金有一天能夠參與到這樣盛大的史詩級泡沫,我想也我死而無憾了 😅.......
《解法
》雖說比特幣價格歸零的機率幾乎為零,但畢竟這個機率不等於零,所以如果你真的沒有辦法承擔這樣小概率的風險,那就再進一步降低比特幣的倉位,或甚至就直接選擇遠離比特幣 & 加密貨幣了......
相較持有股票,持有加密貨幣的風險是相對比較高的,因為股票畢竟是由公家機關管控的集保中心在保管,所以持有人較少擔心股票遭竊或遺失等問題。然而加密貨幣因為監管機制還在發展階段,再加上自己持幣也算是有一些些難度,這讓持有加密貨幣都變成一件需要花心思的事情......
簡單來說,持有加密貨幣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放在中心化交易所,另一種是放在自己持有的錢包中......
中心化交易所 / 託管式錢包
當你在中心化交易所開戶時,交易所會幫你在不同區塊鏈網路中取得相對應的錢包,同時幫你保管錢包私鑰,所以透過交易所取得的錢包又稱 "託管式錢包"。因為交易所會幫你持有錢包的私鑰,所以嚴格來說,你並不直接持幣,這有點像是把錢放在銀行的概念。然而透過這種方式持幣的風險在於........
(一) 在交易所無法善盡保管之責時,便會造成你的損失,比如說交易所遭駭以致於客戶資產被竊走,像是 2014 年當時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Mt. Gox" 就因 85 萬枚比特幣 (當時價值約 4.5 億美元) 遭竊後無力償還便應聲倒閉.......
(二) 另一種狀況是交易所私自挪用你的資產,比如像是在 2022 年當時為第二大交易所 "FTX" 就是因為被人發現挪用客戶資產後引發擠兌,最後在短短幾天內就宣告破產的血淋淋的案例.......
雖然當年這些事件對幣圈造成相當大的衝擊,但在此之後,也促成各國監管機構對數位資產交易所實施更嚴格的監管和安全措施,以及催生交易所提出資產儲備証明這樣的機制,即便如此,以現在各國監管機制尚未成熟的情況下,把資產長期停泊在中心化交易所是有一定的風險,但和去中心化交易相比,中心化交易所對幣圈新手來說更為簡單,也因此把錢暫時停泊在中心化交易所似乎成為必要之惡......
《解法
》在了解這個部份的風險後,你唯一能做的就是,選擇一個較有公信力的交易所,千萬別為了一些甜頭 (超高的存款利息),就挺而走險把大把資金停泊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交易所當中。另外,如果可以的話,可以至少在一個以上的交易所開戶,一是為了把資金分散在不同交易所 (如果不嫌麻煩的話),另一個考量是,當其中一個交易所有風吹草動時,便可迅速地透過區塊鏈把資金出逃到其他交易所避難.....
非託管式錢包
幣圈走跳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應該是「 Not your key, not your coins 」,這句話所要傳達的是,只要你不是把資產存放在自己持有私鑰的錢包地址中,那某種程度,你不完全擁有那些該屬於你的資產。只不過雖然自己透過冷錢包或是熱錢包持幣可以避免因交易所保管不善而造成你的損失,但其實自己持幣也還會有可能要面臨資產遭竊或是遺失的風險,只是由於冷錢包中儲存的私鑰是透過物理的方式與網路隔絕,所以理論上是比熱錢包還要安全的......
如果你還不懂什麼錢包、以及冷/熱錢包的差異,這裡有幾個簡單的說明可以幫助你快速地拾起相關知識.......
什麼是錢包?所謂 "錢包" 並不是儲存加密貨幣的地方,加密貨幣是儲存在區塊鏈網路中的礦工電腦裡,而錢包只用來儲存私鑰的地方,有了這把私鑰,你才有權利動用某個地址中所記載的加密貨幣資產......
冷/熱錢包的差異? 差別在於你的私鑰是否儲存在連網的裝置上,一旦私鑰曝露在連網的裝置上,就存在被盜的風險。而冷錢包通常是一個不連網的硬體 (如 USB、卡片),通常是在需要交易授權時才會需要使其短暫與連網裝置接觸......
其實購買比特幣比你想像的還要簡單,就我所知,若要購買比特幣 "現貨" 目前有兩條路:一種是購買比特幣現貨 ETF (股票),另一種是直接買比特幣現貨.......
比特幣現貨 ETF
如果你已經有美國券商的帳戶,而且也已經熟悉入金及股票下單的方式,那基本上你只要選擇一支你喜歡的比特幣 ETF (已在美國上市的 11 支比特幣現貨 ETF / 依照市值排名),然後下單後即可宣稱你已經一隻腳踏進幣圈了 😏。基本上透過這種方式應該是學習門檻最低的方式,因為這一路上不會出現你看不懂的名詞或專業用語,不過這同時也代表,其實你尚未具備投資其他加密貨幣的知識。但若你只是想參與比特幣行情,那透過這個方式對傳統投資人應該是最無痛的了 ~
比特幣現貨
如果你已經有美股的投資經驗,那在加密貨幣交易所購入比特幣的流程你會覺得有 87 分像。基本上從 0 到購入第一顆比特幣你所需要做的事只有:開戶 (包括身份驗証) -> 入金 -> 下單交易,只不過相較於透過美股券商購買比特幣現貨 ETF,你會發現,這一路上會多了許多你沒看過的用語,而當你開始接觸這些用語,基本上你算是開始真正踏入幣圈投資了.......
如果你在加密貨幣交易所中購買比特幣,那不可避免地你必須接觸以下這五點必懂知識......
如果你只是想單純用台幣買比特幣,沒有想要利用交易所提供的機制來套利或產生固定收益,那你可以考慮只在台灣的交易所開戶。但該選擇哪一間呢?哪一間交易所最安全呢?其實這是一個大哉問,因為台灣目前還沒有開始發行數位貨幣金融監管牌照 (尚未有此監管制度),這也就代表沒有一家交易所是領有交易所相關牌照的,在監管制度尚未成熟、青黃不接的階段,我們能做的是,在客觀的條件下,選擇一間 "相對" 安全的交易所.......
以下是幾間我曾經接觸過的台灣交易所且被大部份幣圈同好推薦的,提供給大家做為參考.......
以下是這幾間交易所享有交易手續費優惠的註冊連結......
大白話
/ 在使用我的優惠碼註冊後,隨後在你享有交易手續費 10-20% 減免的同時,我也同時會收到推薦獎勵。若你有朋友已有開戶、或是你有想要支持的 KOL,你也可以使用他們所提供的優惠碼/連結註冊,一樣可以享有相同的優惠。又或者你不會頻繁交易、不是太在乎有沒有手續費優惠,那你也可以在不使用任何優惠碼的情況下完成註冊.......
無業配宣言
/ 以下只是個人喜好,僅供參考 ~
就我這幾個月的使用經驗下來,我個人私心的偏好是:XREX
> BitoPro
> MAX
.....
KYC 是 "Know Your Customer" 的縮寫,意指 "了解您的客戶"。KYC 是金融機構和其他公司在與客戶建立業務關係前,進行身份驗證和審查的程序,而這個流程的目的是在防止洗錢、恐怖主義資金籌集及其他非法活動......
就我的經驗,不管是在國內或是國外加密貨幣交易所開戶,只要會在這個交易所觸及法幣的出入金,那你就會被要求做身分驗證。而這個過程基本上如同開一個網路銀行帳號或是證券帳戶一樣,大多會要求你提供雙證件資料,甚至還會要求你拿著身分證拍張照 (MAX),或是要求打開手機相機拍一張自拍照 (BitoPro & XREX),以確保是本人主動申辦開戶.......
一般 KYC 的具體步驟通常包括......
這裡有個智商題:所以在交易所開戶時都需要做 KYC,那透過加密貨幣非法轉移資產給其他人會被查到嗎?當然會,只要出 (提款)、入 (存款) 金是透過交易所的話。即使為了產生金流斷點而透過實體方式交易 (就是 "面交";注意!這件事在台灣是違法的喔!),由於區塊鏈保有所有的交易記錄,再加上區塊鏈網路是公開的,所以要追查到原始金流也不是不可能.......
當你進到交易所的 App 頁面,一般來說都會看到一堆 "交易對",而要開始下單進行交易前,你必須先選擇一個對的交易對。比如你想買比特幣,而你匯入交易所的帳戶的法幣是台幣,那你要選擇的交易對便是 "BTC/TWD",而這個交易對就代表以台幣計價下一顆比特幣的價格是多少.......
如果你使用的交易所不支援美金,但你又想知道以美元計價的比特幣現貨價格,那你可以參考 "BTC/USDT" 這個交易對......
再補充一個用語 - "幣本位",這是指以比特幣計價的交易對,如 "ETH/BTC",會有此計價方式的產生是因為在加密貨幣發展初期,法幣與加密貨幣匯兌還不是很方便,所以許多人便以比特幣做為計價單位來表示各種加密貨幣的價格,而這個觀念也延續至今......
在幣圈走跳,似乎無可避免一定要認識的幣就是 "USDT" 了吧,而它的小名又叫 "U",所以 1 U = 1 USDT =~ 1 USD.......
USDT 是由 Tether 公司所發行的穩定幣 (又稱泰達幣),是目前市值最大的穩定幣 (CoinGecko 穩定幣市值排名),由於鑄造一枚 USDT 該公司便會多增持 1 美元或等值資產 (如美國國債),所以代表 USDT 是和美元 1:1 掛勾,也因為如此,USDT 便被當做是 "虛擬美元" 了......
是說為什麼需要穩定幣?其實這是我一開始接觸幣圈時很難理解的事,但在我想要把台幣透過區塊鏈把資金轉到其他交易所做其他的操作時,我發現我需要把台幣換成一個不會在下一秒價格瞬間蒸發的幣,因為比特幣一秒幾十萬上下也是常有的事,所以這個暫時停泊資金的幣似乎不能用比特幣、甚至其他的山寨幣,而在此之後我便開始理解為什麼幣圈需要有個穩定幣這種東西.....
另外穩定幣被視為推動加密貨幣的重要發明之一是因為,有了穩定幣的存在,那代表在交易所開戶時 KYC 不再是一個必要的程序,因為只要用 USDT 取代 USD,那在交易過程中便不會觸碰到法幣,如此在多個交易所開戶、使用不同交易所的特殊功能、或挪移資金變得更暢行無阻了,這就像是只要進到世界上不同的遊樂園只需要使用同一種代幣的概念......
有了 USDT 或其他的穩定幣之後,除了可以讓你暢遊在中心化或去中心化交易所,甚至它還可以讓你自己持有自己的資產 (把 USDT 放在冷/熱錢包中),或是在真實世界中交易。也因為其價格穩定、流通方便,在很多高通膨的地區,人們會選擇持有 USDT 而非當地貨幣來避免通膨侵蝕資產價值......
雖然 USDT 已是市值第一的穩定幣,但也不代表它完全無風險。在我看來它最大的風險就是 "樹大招風",畢竟一間私人公司卻代表美國政府發行虛擬美元,怎麼看都像是踩到黑道大哥的地盤,也因此今年時不時就會傳出 Tether 公司遭到美國當局就是否涉及違反制裁和反洗錢法的調查這樣的 FUD (Fear/Uncertainty/Doubt,指讓投資人產生疑惑與懼怕的消息)。不過就如 Tether CEO 所說:「 如果美國想殺死我們,他們可以按一個按鈕,在任何地方殺死我們 」,我想最糟的結果也只是 USDT 被美國政府所接管,而不會一夕歸零才是.......
在前面介紹交易所時,我有列出各個交易所的交易手續費,如果你對數字敏感的話,你會發現 "吃單" (Taker) 的手續費會比 "掛單" (Maker) 還高,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我在 MAX 交易所官網上提供的完美解釋.......
掛單 (Maker) -> 未立即成交的限價單會被加至掛單簿,增加了市場深度 (Market Depth),當撮合成功時,平台會針對該筆單酌收掛單手續費 (Maker fee).....
吃單 (Taker) -> 立即成交的限價單與市價單不會被加至掛單簿,並會減少市場深度 (Market Depth),當撮合成功時,平台會針對該筆單酌收吃單手續費 (Taker fee).....
就這個解釋,不難看出是因為下單後造成 "市場深度" 的改變因而影響了交易手續費的多寡。所以為什麼交易所很在乎交易深度呢?交易深度的深淺有什麼影響?
簡單來說是因為 "交易深度" 會直接影響到該交易所中市場的流動性和交易體驗。交易深度表示一個市場中買賣掛單的數量和價格範圍,深度越高,市場的流動性越好,這對於交易所和交易者都帶來了多方面的好處.......
總之,交易深度直接影響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市場競爭力和交易體驗,是交易所吸引和留住用戶的關鍵因素之一.......
當你使用法幣在交易所購入比特幣之後,如果想要把資產轉入冷/熱錢包,或者是放到其他交易所做其他的操作,那你便會開始接觸到 "出金" (又稱 "提領"、"發送") 的轉帳動作,而這個動作代表你將把資產從交易所託管的錢包地址轉移到另一個錢包地址,在做這個動作時有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那就是 "要選對錢包地址和區塊鏈網路",而對的區塊鏈是指,轉出和轉入的地址必須是在同樣的區塊鏈網路.......
假設你要從交易所的託管錢包地址 (B-1) 將比特幣轉入至自己持有的冷/熱錢包中,那你必須輸入的錢包地址是建立在同一個區塊鏈中的錢包地址 (B-2),並且選擇提領的區塊鏈網路是 "Bitcoin" (通常選擇比特幣的話,這個動作會省略,因為只有一條鏈可以轉比特幣),如果選擇了錯的網路、或是錯的錢包地址 (比如 E-2),那你轉出的錢將會消失在空氣中,再也找不回來......
以下是常見的加密貨幣的幣名以及對應的區塊鏈網路,可以留著當小筆記參考用......
小提醒:在轉某個幣時沒有問你要選擇哪個網路,代表這個平台只支援那個加密貨幣的原生鏈.......
曾經我也覺得投資比特幣是件遙不可及、風險極高的事,雖然風險依舊 (但可控),但隨著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演進、比特幣現貨 ETF 的推出,這年頭若想參與投資比特幣其實比想像中簡單非常非常多。雖然實際踏進幣圈後發現要了解的新知識還不少,但我還是那句話:「 你不會賺到你認知以外的錢 」,如果在心裡已經理解到比特幣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新資產類別,那就不要走過路過,只要多花一點點心思理解它,你便不會在十幾二十年後暮然回首時感到後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