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雙鞋子交替著穿可以穿個 5 - 6 年,現在一雙鞋子就算不怎麼去穿,過了 2 年左右它就會漸漸老化、脫膠、變色了。
鞋子越來越不耐穿
好像不只有鞋子有這種困擾,生活周遭常見的產品都漸漸出現了這種無形的趨勢。
車子越來越快壞掉、大同電鍋沒壞過、冷氣機以前可以讓鳥築巢、三花內褲可以穿超久等。
這些顯而易見的 "生活感受" 就像是全世界的業者在某個時期默契地感受到,產品做太好就沒了下次的生意,所以共同降低了產品品質的要求。我相信某一點確實是這樣沒錯,但如果只用陰謀論的角度去解釋,似乎又太簡化了這個現象。另一個被忽略的關鍵,其實是環保材料的普及。回到鞋子這個主題為例,現在很多的材料都是採用相對環保的方式,像是人造皮、回收聚脂纖維 (polyester)、回收尼龍等,這些環保材料的一致缺點大概就是比較無法經過時間的摧殘。置放在空氣一段時間後,氧化造成了脆化、變色等不可逆的缺陷,而這就是我們感受的 "鞋子越來越不耐穿" 的根本原因了。
非常愛鞋的那段時期
差不多在高中和大學的時候,我是一個非常喜歡鞋子的人,不單單是喜歡買來穿,就算不能買,也總喜歡到鞋店或線上去看鞋子。鞋的流行文化就是這樣,有股魔力會讓人真心佩服鞋子的設計,以及看到明星穿在腳上時所感受到的興奮感。某部分來說,以前這麼愛鞋子,而現在反而相對無感,除了設計、外觀和市場流行的趨勢外,也有一點點和當時的 "預算有限" 相關。畢竟學生時期,零用錢或者打工的收入有限,就算喜歡鞋子,也沒有太高的預算,可能預算超過 3,200 就算很好的了,所以通常都得等特價,或者是到 Outlet 去刷寶。對於當時的情境,可以想像得出來買了一雙鞋子可以有多麼得意和多麼開心,甚至成為和朋友們間的熱門話題。而現在,預算不在有限,也就相對麻痹了。雖然這麼說,我的鞋櫃還是會定期更新幾雙我心中的經典款系列,時不時拿出來穿一下,純屬穿個心態,像是 Vans 365、Reebok Pump、Nike Air Max,以及今天的主角之一 -- Nike Cortez。
那些不斷復刻的經典鞋
經典鞋之所以經典,在於他們的外觀、設計與採用的元素不會隨著時間過著過著就消逝了,有時候反而因為這些經典而產生 "時尚倒退" 的流行。消費者這麼愛這些經典鞋,那廠商一定得滿足這個明顯又巨大的缺口了,而這就出現了和今天主題相關的 "復刻" 版本。
鞋子的復刻 (Retro) 基本上就是為了迎合市場而出現的產品。第一代賣的好,那就會有第二代、第三代,直到這款鞋的聲浪消逝。有創新生機的品牌會嘗試在每代加入不同的元素,像是 Air Jordan 從一代到了現在的是四十代 (就像感覺完全從 NIKE 體制脫離了一樣)。而較保守的品牌則是選擇新增配色、更換材質等較 "輕易" 的改款方式,這種方式就是妥妥的復刻了。復刻不代表不好,每個廠商都或多或少有這些鞋款,畢竟這種鞋款成本低、最好賣,市場風險也最低,包括剛剛提到的 Air Jordan,Air Jordan 系列就是復刻文化的最佳代表,雖然這不是本文主題,但足以說明這股潮流的規模。
二十世紀到二十一世紀的 Cortez 阿甘鞋
不管是哪個世代的人,大家對這款鞋一定不陌生。從最一開始 NIKE 在 1972 年推出時便佔據了市場流行文化之地,而且機能性也讓美國奧運田徑隊穿上了它。
回到今天的主題,為什麼鞋子會越來越不耐穿呢?其實以 Cortez 來說,這雙鞋也不是一開始就這麼耐穿,甚至在一段爆紅的時期 (電影 "阿甘正傳" 推出的時候),耐穿的品質差到讓 NIKE 的名聲一度重跌,消費者不斷的退貨和差評幾乎讓 NIKE 無法成為現在的龍頭。這個故事有興趣的大家可以去查一查。
總之,這個歷史告訴了我們,像是 NIKE 這種龍頭品牌,做出的鞋子有時候也讓人不盡滿意,儘管在設計、流行元素方便達到了滿分,實用性、耐穿性和品質管理卻偶爾會跟不上腳步。時間回到二十一世紀的現代,影響到鞋子耐不耐穿的因素更為複雜了。如同文章開頭提到的,總感覺世界各地的廠商不約而同的讓產品越來越不耐用了。這股莫名的潮流對於經歷了無數起伏的品牌來說,不可能是故意為之的結果,畢竟如 NIKE 也經歷過了因品質問題而重挫的風雨,所以他們不可能輕忽品質上的問題。
環保材料的創新與普及
"環保意識" 的抬頭其實和如今我們越來越常感受到的 "耐用性下降" 有著相當高的關聯性。
以 Cortez 為例,Cortez 大部分的鞋面以往都是由真的皮革纖維製成,直到 NIKE 在 2017 年推出了由皮屑和布料結合出的環保皮革 -- Flyleather (重量輕、碳排下降),Cortez 就漸漸地將鞋面的皮革改成 Flyleather 了。而 Flyleather 在一開始推出時所造成的名怨也算是有名氣的了,甚至有消費者反映鞋子一碰到水就化了這種誇張的抱怨。儘管 Flyleather 已經經過了很多年的改善和進化,但相比原本真正的皮料還是有差。儘管如此,為了呼應市場高漲的環保意識,這類環保材料還是會不斷相應而生,以滿足需求。
上述的 Cortez 僅是其中一個例子,如果再深入去探究每種材料,就會發現很多材料其實都是回收材,如回收聚脂纖維 Recycled Polyester 的應用技術已經廣泛到取代了一半以上的聚脂纖維,尼龍、棉等常見的紡織布料也都是一樣,甚至鞋底的橡膠、黏合時的膠水等等都有著更環保的替代方式。
一雙鞋到底可以穿多久呢?
在這麼多的因素下,其實很難判定一雙鞋到底穿多久才會壞,但讀者們也知道我們的興趣是喜歡把這種不確定的事情透過計算的方式得出答案,所以儘管不可能 100% 符合現實情況,我們還是來嘗試看看計算 "鞋子能穿多久" 吧!如果有興趣,就和我們一起來看看!
首先,我們需要先設定一些前提 :
鞋子的資訊
- 鞋子種類 :
在一雙鞋的設計與開發階段,不同的鞋種會有相應的功能性,例如羽球鞋的底就要有好的摩擦力、籃球鞋的材料需要有可以支撐龐大身軀的抗爆力、滑板鞋的面身就要耐磨擦。所以不同的鞋型,就會直接影響到一雙鞋的耐用程度是高是低。 - 用途 :
我們直接區分為高、中、低強度運動,以及一般穿著使用。 - 主要面材 :
雖然面材不能直接知道材料的耐用程度,如同為聚脂纖維,有些很耐操,有些就很容易破。不過為了具體化這個計算,我們還是先區分為三大類 -- 紡織、皮革與化材類。 - 鞋底品質 :
絕大多數的鞋底都是橡膠製成,真正造成品質的高低在於每家廠商的工藝與技術。所以這邊可以直接以自己的直覺判斷是好、普通,還是不好。當然,如果像是很知名的 Vibram,應該就不需要思索了。
個人穿著習慣
除了鞋子先天上的功能性外,每位消費者的使用方式也影響一雙鞋可以穿多久。所以我們參考下列這些數據。
- 每週穿著次數
- 每次穿著步數 :
不確定的話,可以參考 6,000 - 12,000 這個範圍。 - 體重 :
對,你沒看錯!體重也很重要。畢竟這代表鞋子需要支撐多大的力量啊! - 保養狀況 :
有些愛鞋的人會特別注重鞋子的維護,而這或多或少也影響了鞋子可以穿多久。這欄可以依照你的直覺而定,分成好、普通、差。
大功告成 -- 結果出爐

得知以上這些資訊後,就可以知道每雙鞋,依照我們每個人的習慣,可以穿多久了!當然,其實這個計算式還可以複雜化非常非常多,像是納入跑姿、時間老化等影響因素,不過那可能也會讓填入資訊的我們感到苦惱了。
如果你也想自己動手算算看,可以點取下方的 Google 試算表連結,打開連結就可以開始使用了!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OBcUr_QxKhU-dWtY4b9KBBS1Rz6fOxk_Ghcu36fXJi8/copy
希望大家喜歡這個有趣的計算!如果大家對於這類主題感興趣,也歡迎大家投稿想知道的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