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思維系列之二:尋求最佳結果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本篇透過影響模式、情境架構、賽局理論、戰略思維,四大面向來幫助你如何看穿盲點,找到適合現況的方法,達到想要的結果。


尋求最佳結果的心智模型之一

「影響模式」由心理學家羅伯特·席爾迪尼的著作「影響力:讓人乖乖聽話地說服術」中提出的六個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人們想法的影響模式。


一、「互惠」人們傾向於回報他人給予的恩惠、禮物或服務,即使這些「好處」並非自己所要求,也會在心理上產生一種「虧欠感」,促使人們履行義務來減輕內心壓力,從而提高順從度 。


舉例來說:軟體公司或顧問公司提供免費的初步諮詢服務,或允許潛在客戶免費試用其產品一段時間。這種「給予」讓客戶感受到價值,即使最終沒有立即購買,也可能未來考慮合作,或推薦給有需要的朋友。


二、「承諾與一致性」:一旦做出承諾,人們傾向堅持。

舉例來說:健身教練會鼓勵會員將自己的健身目標寫下來,甚至公開分享給朋友或在社群媒體上發布。這種公開的承諾會讓個人產生更大的動力去實現目標,因為他們不希望被看作是說話不算數的人。


「三」、社會認同:人們參考他人的行為來判斷正確性。

舉例來說:google評論的星級評分,就是典型的社會認同。當一個店家有成千上萬的好評和高分時,潛在顧客會覺得這間店是值得信賴和購買的。當我們在消費時,通常會傾向於評價較好的店家。


「四」、稀缺性:稀有或難以取得的事物被認為更有價值。

舉例來說:有些俱樂部、社群或服務會設有嚴格的會員審核機制,或標榜其「獨家」性質。由於這些資源並非人人可得,只有符合特定資格的人才能享有,這會讓符合資格的人感到榮幸並更加珍惜,而未獲資格的人則會更渴望加入。


五、「權威」:人們傾向服從和信任專家。

舉例來說:在名片上印有「博士」、「教授」、「總裁」…等頭銜的人,他們的話語會被賦予更高的可信度。例如,一項研究發現,大學教授在演講中即使分享與其專業領域不甚相關的觀點,學生們也更容易認同和相信。


六、「好感」人們更容易被自己喜歡的人說服。這種喜歡可以基於多種因素,包括外表吸引力、相似性、恭維、合作以及積極的聯想等 。


舉例來說:共同努力達成目標可以增進好感。例如,在商業談判中,如果雙方能將問題定義為「我們」如何共同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我」如何說服「你」,就能建立合作關係,減少敵意,更容易達成共識。


尋求最佳結果的心智模型之二

情境架構」:指如何呈現情境以影響他人的感知和決策。


一、社會規範與市場規範區分基於友誼(社會)或金錢(市場)的互動方式。

舉例來說:如果請朋友幫忙搬家,通常是基於社會規範,對方會樂意幫忙。但如果你一開始就提議要付錢,可能反而會讓朋友感到不舒服,因為這將社會關係轉變成了市場關係。


二、分配正義與程序正義

分配正義關注的是「結果的公平」,而程序正義則關注的是「過程的公平」。

舉例來說:如果你富有的祖母將財產平分給所有的孩子,以「分配正義」來看,他是公平的。但是如果其中一個孩子,在他臨走前20年一直照顧他,那以「程序正義」來看,似乎就不怎麼公平。


三、訴諸情感:透過喚起情緒來促進行動。


舉例來說:推銷員對顧客說:「這件產品是我們為了幫助像您這樣辛苦的父母而設計的,您難道不想給您的孩子最好的嗎?」這旨在利用父母對孩子的愛和責任感來促使購買。



尋求最佳結果的心智模型之三

「賽局理論」:預測對方的行動,並據此調整自己的策略,目標是找到一個「均衡點」,尋求最佳結果。


一、囚徒困境即使合作對雙方都有利,但如果每個人都只考慮自己的最大利益,最終可能導致一個對大家都比較差的結果。

舉例來說:

在團隊裡每個組員都面臨:努力工作貢獻力量(合作),還是少做一點讓別人多做,自己坐享其成(背叛)。如果每個人都想「搭便車」,認為「反正其他人會完成,我少做一點沒關係」,那麼最終專案的品質就會很差,甚至失敗,所有組員都會受到影響。雖然一起努力會帶來更好的整體成果,但個人追求最少努力的傾向可能導致集體失敗。


二、最後通牒賽局:是一個關於公平和接受度的賽局。在這個賽局中,一個提案者提出如何分配一筆錢,而另一個回應者可以選擇接受或拒絕這個分配。如果回應者接受,雙方就按照提案者的分配獲得資源;如果回應者拒絕,則雙方都一無所有。

人們常常會因為覺得分配不公平而拒絕提案,即使這意味著自己也將一無所有,這展現了人們對公平的重視。

舉例來說:勞資爭議中工會(作為回應者)與資方(提案者)就新的勞動合約進行談判。資方提出了一份包含薪資調整、福利和工作條件的提案。

工會會將資方的提案提交給所有會員評估。如果會員們普遍認為這份提案的加薪幅度太低,或福利條件不合理,他們可能會投票拒絕這份「最後通牒」式的合約,即使這可能導致罷工,讓勞資雙方都承受巨大的經濟損失。他們願意為了爭取更公平的待遇而承擔短期損失。

最後通牒賽局不僅是學術研究的工具,也提醒我們在任何協商與決策過程中,除了理性分析,更要考慮對方的情感與價值判斷。


尋求最佳結果的心智模型之四

「戰略思維」:以整體局勢進行根本性問題的規劃、分析及判斷。


一、避免直接衝突尋求外交、嚇阻或圍堵等替代方案,因直接衝突結果不確定。

(1)「外交策略」:

(背景)在一團隊專案中,你和某一個組員意見不同,時常有所摩擦。

(應用)召開了簡短會議,跟對方開誠布公,並運用「第三個故事」(詳見經典好書—超級思維系列CH1)幫助雙方理解對方的觀點,順利與對方講開並讓專案順利完成。


(2)「嚇阻策略」:

 (背景) 你的鄰居在半夜大聲播放音樂,影響你睡覺。你已經多次提醒,但沒有改善。

 (應用) 可以採取更具體的「嚇阻」行動,例如收集證據、錄音,並直接與鄰居講會向管委會投訴,或報警處理。


(3)「圍堵策略」:

(背景)你在社群媒體上看到某些朋友經常分享極端或具有性的言論,感到不舒服。

(應用)你可以設定將對方貼文靜音、限制動態不出現在你的FB當中,將其「圍堵」起來,保持自身好心情。


二、最佳退場策略預先思考如何安全且有利地結束衝突。

(背景) 您對某項投資(例如股票、房產或創業項目)進行了長期投入,但市場環境發生變化,該投資的未來前景看淡,繼續持有可能會導致更大的虧損。

(應用) 制定一個「止損的退場策略」。這可能包括設定明確的止損點,一旦投資價值跌破某個水平,就堅決賣出。或者,如果您是創業投資者,可能會選擇逐步減少對該公司的資金注入,並尋找潛在的買家來接手股權,而非持續投入直到血本無歸。這個策略是透過控制損失範圍,並有計劃地逐步抽身,以避免更深的財務困境。


三、警惕「將軍總在打上一場戰爭」人們常用以前成功的經驗來應對新挑戰,導致未能採取最適合當前情況的策略而失敗。

(背景)在過去的某段關係中,你可能發現「立刻指出對方錯誤」或「爭辯到底」能讓你感到自己有理,甚至讓對方妥協。當你在新的友情或戀愛關係中遇到意見不合時,你習慣性地直接採取「正面衝突」的方式,認為這樣才能解決問題。

(應用)這種直接、對抗性的溝通模式,可能導致新的關係破裂、情感傷害,甚至無法達成真正的共識,因為你正在打打「上一場戰爭」。

如果能運用「外交」方式(理解對方感受、尋求共識、溫和表達需求),或「嚇阻」策略(明確表達底線,讓對方意識到持續爭吵會傷害關係的代價),可能更能維護關係並找到解決方案 。


本篇在開始時說過:

你可以透過互惠、承諾、社會認同、稀缺性、權威、好感,這六個影響模式,去說服或影響你要改變的對象。

用適合的架構去表達你的想法,透過社會規範與市場規範、分配正義與程序正義、訴諸情感,更精準達到你的目的。

透過賽局理論,幫助你批判思考衝突。

最後,避免見樹不見林,以戰略思維看待事情,避免直接衝突;若需要,安排最佳退場策略,並警惕自己別打上一場戰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每天都想多看一點書
0會員
11內容數
喜歡閱讀,更喜歡跟作者觀點上的碰撞,期待在這裡與你也有思考上的碰撞,認同也好、反對也好,有新的想法總是好的。
2025/11/09
這是一系列探討心智模型的文章,旨在幫助讀者避開生活中常見的心理陷阱,例如漢隆的剃刀、奧坎簡化論、基本歸因謬誤、過早最佳化等。透過瞭解這些心理工具和科學法則,讀者能提升決策品質,增加成功機會,無論在人際、工作或家庭都能遊刃有餘。
Thumbnail
2025/11/09
這是一系列探討心智模型的文章,旨在幫助讀者避開生活中常見的心理陷阱,例如漢隆的剃刀、奧坎簡化論、基本歸因謬誤、過早最佳化等。透過瞭解這些心理工具和科學法則,讀者能提升決策品質,增加成功機會,無論在人際、工作或家庭都能遊刃有餘。
Thumbnail
2025/10/31
菲律賓馬尼拉,有許多人住在柏雅塔斯垃圾山,撿垃圾山的回收物品過活⋯⋯
Thumbnail
2025/10/31
菲律賓馬尼拉,有許多人住在柏雅塔斯垃圾山,撿垃圾山的回收物品過活⋯⋯
Thumbnail
2025/10/30
知名柔術作家Chris Matakas說過:「接受粗糙的產品版本比一件靜靜擺在架上的傑作更有價值。」 類似的觀念「最小可能性產品」指具有最小基本功能以便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用戶驗證反饋和市場學習的產品。 如果要開一家甜甜圈店,要測試哪些甜甜圈要正式上架,那要以「最簡單」為原則,測試要上架的甜甜圈。
Thumbnail
2025/10/30
知名柔術作家Chris Matakas說過:「接受粗糙的產品版本比一件靜靜擺在架上的傑作更有價值。」 類似的觀念「最小可能性產品」指具有最小基本功能以便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用戶驗證反饋和市場學習的產品。 如果要開一家甜甜圈店,要測試哪些甜甜圈要正式上架,那要以「最簡單」為原則,測試要上架的甜甜圈。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