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十個月的這段日子裡,我常覺得自己每天都在參加一門名為
「長牙寶寶的情緒戲劇工作坊」 的必修課。
有些日子混亂、有些時候想笑又想哭,但回頭看,這些瞬間竟又那麼真實、那麼可愛。
以下,是十個月大的她,用一天的時間向我展示的——長牙寶寶的全部戲碼。
⸻
🍼【凌晨~早上】每兩小時醒一次的小劇場
昨晚十點多才睡,今天早上七點多就醒。
整夜兩小時醒一次,一臉氣噗噗、黏呼呼的小奶娃,
翻來翻去,還得靠「喝幾口」才能再睡。
早上九點好不容易奶睡成功。
她趴著、我側躺,一條手臂被她當枕頭動彈不得。
想想乾脆閉眼陪睡,一睡就睡到下午一點多。
⸻
🧗♀️【下午】親子館大放電,傍晚空腹抗議
兩點多出門去久違的親子館,一路玩到快五點。
她真的餓了。回到家我準備晚餐,她就在我腳邊打轉、嚶嚶叫。
我蹲下讓她喝幾口奶,她一臉想邊喝邊睡。
但我還要煮飯,只好施點小技巧敲敲玻璃碗,她抬頭 → 我趁勢放下 → 繼續備餐。
結果轉移注意力沒撐多久:
「欸,我剛剛是不是沒喝飽奶?」
打轉+哼哼+委屈三連發,再度啟動。
⸻
❄️【備案應變】米餅+冰塊+不滿眼神
她越來越情緒化,我只好抱上餐椅,給她一塊冰塊啃。
啃得像個小企鵝,總算爭取到幾十分鐘備餐時間。
但安撫效果有限,她又開始嚶嚶。
這次我沒讓她再蹭奶——因為一吃飽奶,她就會拒吃晚餐。
於是我試著調整策略:
先不填飽她的胃,看看是否更願意吃鮮食。
⸻
🍽【她的反擊】蒸蛋?不如丟掉吧
我端出用心準備的南瓜蒸蛋、蒸魚、燙胡蘿蔔。
她每樣都抓,但不是放嘴裡,而是:
抓起來丟。
唯一入口的是湯匙。
邊啃邊碎念,好像在說:
「到底什麼時候給我奶?我要坐在這什麼鬼椅子多久?」
⸻
🚪【書房突襲】封印自己、我衝去救援
受不了她的抗議聲,我先把她抱下來,放在客廳的地墊上,給她玩具吸引她的注意力,回到廚房繼續備餐。
正以為她還會回頭討奶時,世界突然安靜。
我回頭,發現她竟然不在客廳,再移動一下就看到爬進書房的背影,接著還把門關上。
我關火、衝過去。
伸手從門縫開燈、推門——
她站在門後,手裡抓著氣球支架,一臉「妳不是不理我嗎?」的意味。
我淡定說:「退後,媽媽要開門。」
把支架拿走,她瞬間氣炸。
我以為她會衝出來,結果她整個人又消失。
好在這時先生進門,我立刻聲控:
「快去書房找她!」
不久後,他抱出一隻氣噗噗的小奶娃。
我心裡想:這齣戲,永遠沒完沒了。
⸻
🛁【泡澡轉場】滑倒、大哭、浴缸喝奶再重生
簡單的晚餐快食之後,準備去洗澡,先生幫忙把她送進浴室,我以為「收尾時間到了」。
結果她一直想站起來 → 滑倒 → 大哭。
像是所有委屈瞬間找到出口。
我乾脆坐進浴缸,讓她坐在我腿上拍一拍。
她自己靠過來找到捏捏,在浴缸裡開始大口喝奶。
喝到滿意才願意離開腿,改去玩水、玩玩具。
一秒從暴風雨變成被寵壞的大爺。
⸻
🧖♀️【尾聲】爸爸開門,她已滿足,我鬆了口氣
先生推門進來,看著她泡澡泡得悠哉,驚訝問:
「她怎麼一臉這麼滿足?」
我一邊沖澡一邊回答:
「因為她剛剛在洗澡喝奶,不餓了。」
對,就是這麼簡單、又這麼複雜。
今天我們沒有吃完一頓飯、沒有順利喝完整次奶、也沒有順利洗澡。
但我們在每個混亂裡:
有陪、有接住、有靠近。
她的牙在長,
我的心也在變柔軟、變堅定。
我雖然無法真正理解「長牙到底有多不舒服」,
但我要提醒自己——
不能否定她的感受,只能盡力陪著她走過。
這,就是她十個月、我們的長牙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