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如果可以,誰不想成為一個不打罵小孩的好媽媽呢?

更新於 2022/11/10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某天晚上,一位好姐妹哭著打電話給我,說她剛跟老公吵架完其實心情已經很不好,加上孩子又歇斯底里哭個不停,一時情緒上來,忍不住就扁了孩子一頓。打完的當下馬上就後悔了,孩子也依然繼續哭鬧不休,呈現一種抱也哭、不抱也哭的瘋狂哭泣狀態,哭到累壞了才終於瞬間斷電睡著。
等孩子好不容易入睡後,她坐在床邊看著孩子眼角泛著淚光的臉龐,突然一陣悲從中來懊惱不已,覺得自己是一個很糟糕的母親,明明知道孩子是因為想睡覺才會歡歡鬧脾氣,怎麼會對孩子的哭聲容忍度這麼低?怎麼居然就動手打了孩子?覺得自己是不是生病了?
聽著她一面啜泣一面自責,我完全懂她的那種無助和懊惱。她是在有了孩子之後就辭掉工作,全職在家自己帶孩子。起初她老公也是支持她的,但久而久之,帶孩子似乎就變成她一個人的事情。
連偶爾老公下班後要他幫忙帶一下小孩,就會一臉心不甘情不願好像誰欠他幾百萬一樣,雖然她老公並不是那種只負責賺錢養家完全不理會照顧孩子的爸爸,但就是很愛抱怨東抱怨西,一下子抱怨家裡怎麼亂七八糟的,一下子念她到底孩子怎麼顧的?怎麼一直老是反覆感冒?全職媽媽一整天24小時都在照顧孩子,如果又遇上老公不體貼還找吵架,那真的會是壓垮媽媽理智的最後一根稻草。所以她才會在和老公吵完架後,剛好又遇到孩子無理取鬧哭個不停,自己突然也跟著情緒暴走手打了小孩。
說也很好笑,她打電話給我原以為我會罵她念她一頓,碎念她怎麼會情緒失控動手打小孩呢?(奇怪,我是有這麼愛碎碎念就對了=.=)但出乎她意料之外,我沒有安慰哭泣的她,也沒有施展碎碎念的功力狂念她一頓,甚至沒有給任何關於如何可以做到「不打小孩」的建議,只是問她接下來哪個假日有空?叫她把孩子帶來「田蜜蜜親子館」跟我們家兩個寶貝一起玩,然後要她趁著那兩三個小時讓自己去放個假休息一下,去弄個頭髮也好,去看電影也好,什麼都不做放空也好,讓自己有好好跟自己相處的一小段時光。
因為很清楚地知道,她其實只是需要好好「休息」而已。
媽咪也是人,也會累,也有情緒,也需要休息。
雖然沒見到面,從電話那頭的聲音,聽得出來她其實累壞了,但又找不到可以好好休息的空檔,不好意思麻煩婆家,娘家遠在南部,再加上老公又是不給力的豬隊友,對一個沒有後盾的全職媽媽來說,這真的是很無奈又很無助的地方。
身為上班族媽媽的我,雖然家庭工作蠟燭兩頭燒,常常也是累到深處無怨尤,但在工作時跟孩子短暫分開來的這段時間,彷彿卻成了一種另類的充電時光,有時甚至會覺得上班還比較像是休息。在身心靈都充飽電之後,下班接小孩看到孩子可愛的臉龐時,反而會更加珍惜和孩子們相處的時光。
然而,全職媽媽跟上班族媽媽不同的是,一整天二十四小時跟孩子膩在一起,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所有育兒瑣碎的大小事都只能自己一肩扛起,沒了工作上的成就感,沒了經濟來源得當「伸手牌」,沒了同事可以偶爾打屁聊天放鬆一下,那種身心靈上的壓力是旁人難以想像的,但對全職媽媽來說,可以全心全意陪伴著孩子成長,再苦再累一切甘之如飴。
不過媽咪也是人,媽咪也會累,也有情緒,也需要休息,我知道她很少甚至應該不曾讓自己可以稍稍喘氣休息一下,壓抑了太久終究會有火山爆發的一天,因此才會要她偶爾有空時找時間把孩子帶來我們家玩,讓自己能有短暫休息放鬆的時間,這是我唯一可以支持到她的地方,當媽之後,最難能可貴的就是有一個可以安心「托嬰」的地方(笑)。
如果可以,誰不想成為一個不打罵小孩的好媽媽呢?
聊著聊著,她突然問我難道都不會有失控想要打小孩的衝動嗎?我劈頭立刻回答:「怎麼可能沒有?」尤其是面臨小孩歇斯底里瘋狂大哭的時候,或是當眾就上演「這不是肯德基~!」的戲碼時,真的忍不住會有想要海扁一頓的衝動。
但打完了之後呢?打完了孩子就真的不哭了嗎?還是只是自己發洩情緒的一種方式?在心裡問完自己這些問題後,往往就能讓自己稍稍找回理智,透過暴力,並無法教會你想教孩子的事。
坦白說,我也曾為了教養孩子的問題飽受挫折。那陣子,剛去托嬰中心的蜜蜜,情緒很不穩定,三天兩頭就會出現歡必霸症頭,一哭起來就是天崩地裂完全六親不認。有時剛好這樣的「歡歡」戲碼被長輩們看到了,也會忍不住搖頭嘆氣碎念我們太寵孩子,罵我們就是因為堅持不打罵的愛的教育,把孩子寵壞了,孩子才會這麼無法無天。
我甚至也為此懷疑過是不是自己這樣的方式錯了?也曾差點就放棄改走比較「容易」的教養之路,在威權管教文化下長大的我們,如果不是「有意識」下定決心要改變,很容易就不小心沿用過去的習慣,用高壓、權威的方式管教孩子。
慶幸這樣的自我懷疑並沒有持續太久,慶幸我有一個神隊友總是會不斷支持著我,在教養這條路上,其實我們也曾有過意見分歧,但我們總是會不斷地溝通,重新凝聚共識,給予彼此鼓勵和擁抱,成為彼此最大的後盾。
在理智線斷線之前請先緩一緩
那麼,面對孩子脫序行為的時候,我又是如何能夠保持「心平氣和」呢?當朋友這麼問我時,我忍不住噗哧笑出聲地回她:「拜託,妳想太多~哪有可能心平氣和啦!」我還沒有這麼高超的好修養,能在孩子無理取鬧歡必霸時,能夠完全不受影響如如不動泰山。但我會好好接納自己的所有情緒反應,誠實的面對自己當下的感受,明明就已經生氣了,沒必要還強逼自己忍耐。
在理智線斷線之前,我通常會先讓自己「自主隔離」一陣子。讓自己暫時離開像戰爭一樣現場,立刻將雙手舉高高發出求救訊號,告訴隊友老公自己情緒快上來,請隊友神救援先上場補位代打,讓自己先稍稍有可以冷靜一下的空間和時間。
如果不幸剛好隊友不在身旁(拭淚),我會讓自己先閉上眼睛,深呼吸。在心裡不斷告訴自己:「我現在很生氣、我現在很生氣、我現在真的很生氣」,在心裡反覆默唸N次以後,說也奇怪,說完好像也沒那麼氣了,甚至有時候還會覺得莫名其妙,不懂自己剛剛到底在氣什麼。當了媽之後,並不是不能生氣,而是要學會如何「好好生氣」。把負面情緒藏起來假裝自己沒生氣,憋久了心裡也會生病,哪天受不了了火山爆發了,最後受害的一樣是被我們遷怒的小孩或老公。(我們家被掃到颱風尾的通常是老公居多XD)
如果真的不小心失控動手打了孩子,該怎麼辦?
假如真的一時情緒失控,不小心吼了孩子或打了孩子,也請先別花太多時間在自責的情緒上,更重要的是孩子們的感受,好好地跟孩子道歉和好,好好地擁抱他們,跟他們好好地說聲:「對不起」。千萬別覺得孩子還小所以不需要道歉,他們其實比誰都敏感,也比誰都還愛我們。坦承自己的錯誤,是以身作則教導孩子一種「自我反省」的能力。媽咪道歉對孩子是很好的示範,也可以讓孩子日後能夠勇於面對自己的錯誤。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我們沐浴在愛中成長,即使跌倒受傷了 ,愛是我們最棒的ok繃!
而那份純粹的愛,不只是我們給孩子的,
來自孩子們給的愛,才是真正溫暖了心房-最柔軟的那個地方。
想看更多育兒經分享嗎?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按讚喔 和你一樣都是媽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韓劇王后傘下系列劇評,道出媽媽的心聲,看劇學教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親愛的孩子們, 願你們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 也許過程中會跌跌撞撞, 也可能會像亮亮一樣遭遇冷嘲熱諷, 甚至對自己失去信心,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但就像宇宙法則說的:「相信才會看見」 相信你們一定能找到讓自己發光發熱的舞台, 而媽媽也會一直為你們加油喝采的!
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或多或少都隱約懷抱著「獲得別人的認同」的希望,天性敏感的孩子們更是如此,有時會刻意討好尋求認同,有時會故意調皮逆勢操作。 想告訴親愛的孩子:你不需要刻意討好,你不需要特別乖巧,即使是愛哭愛鬧,偶爾會上演歡歡戲碼的你,即使是調皮搗蛋,偶爾會情緒暴走失控的你,無論是怎樣的你我都愛你
我也一樣還在這條路上學習著,學習拿掉自己既有的框架與標準,學習放下那個老是追求完美的自己,然後去面對眼前這兩個做自己好自在的獨特生命個體,向他們學習如何活在當下,每一刻都能做自己好自在。若不是為了孩子,父母哪有勇氣去勇敢面對那個埋藏在心中最不願意面對的自己?
這陣子朋友為了孩子明年上小學的事情,煩惱著要讓孩子念哪間學校,內心很是焦慮。我想起了去年這時候的我,也曾為了這件事煩惱不已。 我們的大方向還是在於: 1.整體環境寬敞舒適,有足夠活動空間 2.接送方便,這實在太重要了,不想耗費太多時間在通勤上 1.安親班是否合法立案?#重視消防安全? 3.接送問題
育兒就像牽著一隻蝸牛散步, 是上天給父母們最棒的一項任務, 太過急躁,太過忙碌,反而容易忘了欣賞, 牽著孩子的手慢慢走,才能看見生命的美好, 從孩子的眼睛,看見不一樣的世界❤️
就像書名副標寫的一樣, 陪孩子練習愛,在愛中學習成長。 透過書中一則又一則的故事, 帶孩子一步一步練習看見愛, 陪伴孩子的同時,也療癒了自己。 愛,是一輩子的課題, 也是一份無比珍貴的禮物。
親愛的孩子們, 願你們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 也許過程中會跌跌撞撞, 也可能會像亮亮一樣遭遇冷嘲熱諷, 甚至對自己失去信心,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但就像宇宙法則說的:「相信才會看見」 相信你們一定能找到讓自己發光發熱的舞台, 而媽媽也會一直為你們加油喝采的!
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或多或少都隱約懷抱著「獲得別人的認同」的希望,天性敏感的孩子們更是如此,有時會刻意討好尋求認同,有時會故意調皮逆勢操作。 想告訴親愛的孩子:你不需要刻意討好,你不需要特別乖巧,即使是愛哭愛鬧,偶爾會上演歡歡戲碼的你,即使是調皮搗蛋,偶爾會情緒暴走失控的你,無論是怎樣的你我都愛你
我也一樣還在這條路上學習著,學習拿掉自己既有的框架與標準,學習放下那個老是追求完美的自己,然後去面對眼前這兩個做自己好自在的獨特生命個體,向他們學習如何活在當下,每一刻都能做自己好自在。若不是為了孩子,父母哪有勇氣去勇敢面對那個埋藏在心中最不願意面對的自己?
這陣子朋友為了孩子明年上小學的事情,煩惱著要讓孩子念哪間學校,內心很是焦慮。我想起了去年這時候的我,也曾為了這件事煩惱不已。 我們的大方向還是在於: 1.整體環境寬敞舒適,有足夠活動空間 2.接送方便,這實在太重要了,不想耗費太多時間在通勤上 1.安親班是否合法立案?#重視消防安全? 3.接送問題
育兒就像牽著一隻蝸牛散步, 是上天給父母們最棒的一項任務, 太過急躁,太過忙碌,反而容易忘了欣賞, 牽著孩子的手慢慢走,才能看見生命的美好, 從孩子的眼睛,看見不一樣的世界❤️
就像書名副標寫的一樣, 陪孩子練習愛,在愛中學習成長。 透過書中一則又一則的故事, 帶孩子一步一步練習看見愛, 陪伴孩子的同時,也療癒了自己。 愛,是一輩子的課題, 也是一份無比珍貴的禮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出身高風險家庭或一再轉安置機構的孩子,很容易有一發不可收拾的情緒行為議題,想方設法將想要的東西佔為己有、拒絕分享,特別關注其他孩子犯錯是否得到懲罰,得不到想要的就瘋狂哭鬧讓大人受不了妥協……這樣的孩子,說實話是不討喜的。分享我在育幼院裡和阿彩的一個小片段,或許我們都能夠為孩子多做點什麼。
Thumbnail
不喜歡你的,無論你怎麼做,也不容易讓對方變成喜歡你;喜歡你的,即使是你展現最真實的自己,你壓根也不用擔心對方會討厭你。我們在人生的旅程中,安全感永遠都是自己給予自己的,我們往往會輕易的相信了別人嘴裡所說的自己,卻忽略了自己所看到的你,倘若太常活在別人的嘴裡,你的「美好」將很難繼續活在你心裡。
Thumbnail
你以為憂鬱只是心情不好,真正的憂鬱卻讓你連貓都嫉妒。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身邊越來越多朋友,開始提供一個誘人又新鮮的想法:「下輩子投胎當貓,比當人還要好吧!」聽起來很合理,卻似乎哪裡怪怪的。 等等,當貓,真的更好嗎?
Thumbnail
書中第九章「來自匿名者的夢」,有提到「亡者之夢」,是亡者在生前寄出給自己家人的夢。這個章節我看了不只一次,每每看到書中描繪的情節,我哭了不只一次……
Thumbnail
當提及「壓抑」的部份,小家就會開始出現身體無法控制的情況,而這個反應,其實在他四、五年前在診所處理壓抑時的狀況相同,只是更為劇烈。於是特別提醒他:可以適當的給自己一些透透氣的機會。核對時小家說他放棄了很多休閒與事情,像是有興趣的課程和一些工作機會,也包含Elsa從意象看見的「對自己感受的壓抑」。這次
Thumbnail
昨天我們讀到女性的為難,今天要進一步地討論,縱使抽絲剝繭的是男記者,亦難側身於外--那些阻擋「真相」為人所知的怪獸在哪裡?
Thumbnail
從唱片到串流、從主流到分眾,一路走來見證了音樂型態的改變,舊的唱片工業式微,新的音樂場景誕生,不變的是音樂始終陪伴我經歷人生的每個階段。時至今日,聽著曾經滋養我、接住我的音樂,仍然能獲得莫大的溫暖和能量。
Thumbnail
我自認為不算是文藝青年,我喜歡閱讀,拿本書,找個環境簡幽的咖啡廳,徜徉在書本的世界中,是我放鬆的方式之一,而西洋音樂是我年輕時可以脫離生活的苦悶,神遊在想像世界的另一條路,邊看書、邊聽音樂,彼此不衝突,但快樂加倍,對我而言,音樂豎立了一個只屬於我的空間,讓我的思慮更清晰。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出身高風險家庭或一再轉安置機構的孩子,很容易有一發不可收拾的情緒行為議題,想方設法將想要的東西佔為己有、拒絕分享,特別關注其他孩子犯錯是否得到懲罰,得不到想要的就瘋狂哭鬧讓大人受不了妥協……這樣的孩子,說實話是不討喜的。分享我在育幼院裡和阿彩的一個小片段,或許我們都能夠為孩子多做點什麼。
Thumbnail
不喜歡你的,無論你怎麼做,也不容易讓對方變成喜歡你;喜歡你的,即使是你展現最真實的自己,你壓根也不用擔心對方會討厭你。我們在人生的旅程中,安全感永遠都是自己給予自己的,我們往往會輕易的相信了別人嘴裡所說的自己,卻忽略了自己所看到的你,倘若太常活在別人的嘴裡,你的「美好」將很難繼續活在你心裡。
Thumbnail
你以為憂鬱只是心情不好,真正的憂鬱卻讓你連貓都嫉妒。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身邊越來越多朋友,開始提供一個誘人又新鮮的想法:「下輩子投胎當貓,比當人還要好吧!」聽起來很合理,卻似乎哪裡怪怪的。 等等,當貓,真的更好嗎?
Thumbnail
書中第九章「來自匿名者的夢」,有提到「亡者之夢」,是亡者在生前寄出給自己家人的夢。這個章節我看了不只一次,每每看到書中描繪的情節,我哭了不只一次……
Thumbnail
當提及「壓抑」的部份,小家就會開始出現身體無法控制的情況,而這個反應,其實在他四、五年前在診所處理壓抑時的狀況相同,只是更為劇烈。於是特別提醒他:可以適當的給自己一些透透氣的機會。核對時小家說他放棄了很多休閒與事情,像是有興趣的課程和一些工作機會,也包含Elsa從意象看見的「對自己感受的壓抑」。這次
Thumbnail
昨天我們讀到女性的為難,今天要進一步地討論,縱使抽絲剝繭的是男記者,亦難側身於外--那些阻擋「真相」為人所知的怪獸在哪裡?
Thumbnail
從唱片到串流、從主流到分眾,一路走來見證了音樂型態的改變,舊的唱片工業式微,新的音樂場景誕生,不變的是音樂始終陪伴我經歷人生的每個階段。時至今日,聽著曾經滋養我、接住我的音樂,仍然能獲得莫大的溫暖和能量。
Thumbnail
我自認為不算是文藝青年,我喜歡閱讀,拿本書,找個環境簡幽的咖啡廳,徜徉在書本的世界中,是我放鬆的方式之一,而西洋音樂是我年輕時可以脫離生活的苦悶,神遊在想像世界的另一條路,邊看書、邊聽音樂,彼此不衝突,但快樂加倍,對我而言,音樂豎立了一個只屬於我的空間,讓我的思慮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