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買賣邏輯錯位,是投資人最常犯的隱形致命傷】
我們提到「買進與賣出不必使用同一套邏輯」。
上週用基本面示範,今天換成更常見的籌碼面。
很多投資人會這樣做:
👉 籌碼面很強 → 買
👉 籌碼轉弱 → 賣
看似合理,實際卻暗藏三大致命問題。
❶ 只有籌碼好就買進,時間風險太高
籌碼面強,代表有人看好、有人提前卡位,但 不代表股價一定會漲。
常見狀況包括:
主力先買,但短期沒有要拉
佈局者看法改變、中途退出
市場不買單、股價反而不動甚至下跌
換句話說,單憑籌碼好就買,其實本身就有風險,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動,甚至不一定會發動。
❷ 籌碼轉弱就賣,可能錯過最後一段大漲
如果籌碼集中、股價同步轉強,這種買進相對合理。
但問題在於:
主力常常會 邊拉邊出。
也就是說:籌碼看起來轉弱,但股價還在漲。
結果你發現籌碼轉弱就賣出:
→ 反而剛好錯過那最後一段最甜的漲幅。
這是籌碼交易裡最常見的「看得到,但吃不到」現象。
❸ 籌碼是落後指標:股價先跌,籌碼才轉弱
第三種情況更麻煩——
有時候 股價先跌一段,籌碼才跟著轉弱。
原因包括:
大戶空手佈局多、不追價
市場提前反應利空
籌碼變化速度本來就慢半拍
結果是:
👉 你看到籌碼轉弱時,股價早已跌了不少。
👉 你用籌碼當賣出點,等於變成落後指標。
🔍 結論:買點與賣點不該用同一套籌碼邏輯
以上三種情境都會導致:
籌碼好 → 買進
籌碼變差 → 賣出
反而賠錢或少賺,導致績效不佳
原因很簡單:
👉 籌碼「本質上」不是對稱指標,不能拿來當作對稱的買賣邏輯。
同樣呼應買賣的邏輯,不該只靠同一工具、同一個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