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你會後悔;不結婚,你也會後悔 — 齊克果
婚姻是愛情的延伸,還是責任的開始?
現代人注重自我意識,婚姻卻變成一道無形的枷鎖,讓人望之卻步。
它將相愛的兩人,經由法律條文認證,讓兩個原本毫無瓜葛的家庭,被推進一場由「制度」主導的聯盟。
婚姻的本質就是延續生命,這聽來很現實,卻是不爭的事實。
兩個來自不同背景、家庭的人結為夫妻,就像風格大相逕庭的企業進行「併購」。
磨合的過程中,若無法理解和適應,爭執便會如影隨形。
嚴重時不只是夫妻之間的裂痕,連雙方家庭也會加入戰局,形成永無止境的大混戰。
為何現在離婚率居高不下?是人們不相信愛情?還是對家庭失去了憧憬?
原因沒有那麼複雜,可能只是對婚姻裡太多不可測的變數感到惶恐。
我們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卻無法掌控另一半的想法,更無法預料雙方父母之間的牽扯與干涉。
戀愛是兩個人的事,婚姻卻是兩個家庭的博弈,無論購屋、生育、財產分配、教育方針、家務分工,到照顧孩子的時間安排。每項都可能成為爭吵的導火線。
原本單純的兩人世界瞬間變成「上市公司」。兩位創辦人還得面對眾多「股東」,也就是雙方父母與親戚的意見。
華人社會這種現象更是常見,成年後還是脫離不了父母的控管。
就業、交往對象、孝親費、生涯規劃、生孩子等所有的事情都必須跟父母探討。
有人說:「在父母眼裡,孩子永遠是孩子。」
如果不讓他們跌倒、犯錯、甚至受傷,又怎能學會成長?
我並非認為「外國月亮比較圓」。而是想指出,當社會與傳統不再給年輕人喘息的空間,年輕人自然會對婚姻卻步,甚至對「成家」感到恐懼。
歐美國家的高生育率也許是因為政策對年輕人相對友善,從經濟、教育、福利、制度等等。
但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是家人給予年輕人選擇的自由,也讓他們學會為後果負責。

“Marry, and you will regret it; do not marry, and you will also regret it.” — Søren Kierkegaard
結婚或不結婚都會有各自的幸福與遺憾。
重點從來不是「選哪一條路」,而在於是否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並在後悔之中仍懂得珍惜與成長。
我是夜鶯☘️,用文字唱出人性的柔軟與溫度。
若這篇文字讓你(妳)產生共鳴,歡迎追蹤、留言、分享想法。
每週都會分享【格言反思】,邀請你(妳)和我一起靜下心,思考人生的課題。
願我的文字能帶給你(妳)一絲勇氣與鼓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