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U概念股大行其道,漲勢兇猛,BBU變成AI伺服器"備援電力"的標配從無到有,市場投資人給予較高的本益比,反觀同樣具備援電力性質的UPS系統,市場卻給予較低的本益比,同樣是備援電力,兩者用途目的不一樣,伺服器需要BBU,伺服器的Data Center機房需要UPS,目的都是在斷電或電力不穩時能保護系統及資料完成儲存不流失,但市場投資人卻給予差別待遇,自己是覺得有點怪怪的,所以澄清一下兩者的功能,BBU是從無到有,成長當然大,但UPS不會因BBU的出現,以後Data Center就可以不用UPS系統了,兩者的存在,沒有什麼取代性。
🤝 BBU 與 UPS 的搭配方式 (資料中心和 AI 伺服器)
BBU 和 UPS 通常不是互相取代的關係,而是分層協作,提供最全面的電力保護:1. 第一道防線:BBU (資料保護)
• 時機: 當市電突然中斷或電力品質不穩時。
• 作用: BBU 立刻啟動,為伺服器內的關鍵組件(如快取記憶體、RAID 控制器)提供約 4 分鐘以內的電力。
• 核心目標: 利用這極短的時間窗口,確保所有在記憶體中的運算結果或資料交易能完整地寫入硬碟或 SSD,避免資料損毀,這是 AI 伺服器 特別重視的功能。
2. 第二道防線:UPS (運行持續)
• 時機: 在 BBU 啟動的同時,或在 BBU 的電力即將耗盡前。
• 作用: UPS 開始對整個伺服器機櫃(或機房)供電,維持系統繼續運行。
• 核心目標:
• 短暫中斷: 如果斷電是短暫的(幾秒到幾分鐘),UPS 負責撐到市電恢復。
• 長時間中斷: 如果斷電超過 10-15 分鐘,UPS 負責撐到 備用柴油發電機 啟動並穩定接手供電。如果沒有發電機,UPS 則提供足夠時間讓伺服器執行有序的自動關機,防止硬體在電力突然耗盡時受損。
💡 搭配優勢:
• 效率與空間: BBU 採用 DC-to-DC 轉換,效率比傳統 UPS 的 AC-to-DC-to-AC 轉換更高,體積小,可直接整合進伺服器機架,節省寶貴的機房空間。
• 精準保護: BBU 靠近伺服器,響應速度快,能更有效地保護單一節點的資料完整性。
• 成本效益: 透過 BBU 實現快速資料備份,可以將 UPS 的設計重點從長時間供電轉為過渡供電,從而選用更小、更有效率的 UPS 系統,節省總體擁有成本。
簡而言之:
• BBU 負責在最緊急的幾分鐘內 「保住資料」。
• UPS 負責在發電機啟動前的過渡期內 「維持運行」或「安全關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