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伺服器

含有「AI伺服器」共 114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市場為鴻海的AI伺服器營收飆升而狂歡,股價衝破200元大關,BUT 沒人敢回答,為何它的本益比仍停留在傳統代工的水平?多數人將其歸因於低毛利,卻忽略了其獲利結構正發生一場寧靜的革命。這份財報是AI狂熱下的短期煙火,還是價值重估的起點?
Dalimin Sampeu-avatar-img
8 小時前
😉 😉 😉 😉 😉 😉 😉 😉 😉 😉
付費限定
鴻海憑藉其在全球AI伺服器市場超過40%的絕對領導地位,正迎來由CSP資本支出驅動的黃金成長期。本報告深度剖析,公司已成功打破市場對其低毛利的刻板印象,獲利能力迎來結構性提升。我們認為,市場仍以傳統EMS框架低估其價值,其轉型為高附加價值科技解決方案平台的潛力,提供了一個顯著的價值重估機會。
Thumbnail
警語:文章內容並非買賣邀約,這是分享觀察心得以及教學概念,並非任何投資建議,勿做下單參考。引用資料:Goodinfo、jihsun.com.tw、優分析等其他理財網站or新聞擷取,歷史走勢可以參考,但不一定一樣 美國聯準會宣布降息一碼,市場預期寬鬆貨幣政策將助力經濟成長,美股四大指數全面上漲,台股
Thumbnail
微軟宣布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拉辛郡(Racine County),Mount Pleasant 地區新增一座第二個大型 AI 資料中心,讓其在當地的投資總額超過 70 億美元。 第一座資料中心先前已投入約 33 億美元,預計於 2026 年初啟用。 第二座資料中心的投入約 40 億美元,計畫於 20
Thumbnail
半導體,是驅動我們現代數位文明不斷前進的心臟。從您手中的智慧手機到雲端的AI伺服器,再到自動駕駛汽車的運算核心,這一切都源於一片片在極度潔淨、極度精密的環境中,歷經數百道複雜工序製造出來的晶片。然而,創造這些晶片的尖端設備,其本身就是由無數個超高精密度的零組件所構成的技術結晶。 在半導體產業的
Thumbnail
鴻海集團旗下鴻騰精密(FIT / Hon Teng)與沙烏地夥伴成立的合資案(Smart Mobility 等名義)預計 2025 年 12 月動土,首座中東工廠將生產 電動車充電設備與 EV 相關組裝,目標 2026 年投產。 初期以組裝為主,之後逐步導入零組件生產,並配合沙國「在地化 / Sa
Thumbnail
市場為鈺邦 (6449) 搭上 AI 伺服器題材而歡呼,但很少人注意到,其股價隱含的成長預期 (約XX%),與法人模型中那被驗證的長期潛力 (5年營收CAGR >30%) 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究竟是提前反應了利多,還是價值起飛的序章?關鍵線索,藏在管理層一個「提前兩年」的瘋狂決策裡。
付費限定
本報告深度剖析固態電容龍頭鈺邦(6449)。AI伺服器對高性能固態電容的需求呈倍數級增長,為鈺邦帶來結構性、非線性的成長動能。預期2026年EPS將迎來61%的爆發性增長。然而,反向折現模型顯示,當前股價僅隱含約19.5%的年均增長預期。當前價格是否提供了安全邊際與不對稱的報酬風險機會????
人間訪客-avatar-img
1 天前
作者日安:想請問評估鈺邦價值以本益比 (P/E Ratio) 分析的樂觀/一般/悲觀分別是,32/28/22,;雖然其產品屬伺服器關鍵零組件,但未來本益比是估未來,可以提高到這麼高?這個要如何與本益比河流圖歷史倍數作取捨?或是加權?謝謝
slowbrew allin-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人間訪客 如何權衡歷史河流圖與未來展望? 這是一個關於「取」與「捨」的藝術,而非單純的數學加權。 何時該「取」歷史數據? 當一家公司業務穩定、產業格局不變時(例如:食品、電信、公用事業),本益比河流圖是您最好的朋友,因為「均值回歸」的規律大概率會發生。 何時該「捨」歷史數據? 當公司遇到結構性轉變時(無論是向上或向下),歷史數據的參考價值會急遽下降。鈺邦搭上AI浪潮是「結構性向上」,此時就必須大膽地將分析重心放在未來。 我們的取捨策略是: 將「未來展望」作為價值錨點:我們的估值(22x-32x)主要錨定在未來61%的超高增長率以及其強化的產業地位上。 將「歷史河流圖」作為風險參考:歷史倍數區間(例如15x-20x)並非毫無用處。我們可以將其視為一個「熊市情境」或「成長故事證偽」時的價值參考。也就是說,如果AI的需求被證明是個泡沫,鈺邦的增長故事被打回原形,那麼它的本益比才有可能會回落到歷史區間。這幫助我們理解潛在的下行風險,而不是用來決定我們的目標價值。 結論 投資者的工作,正是在於判斷當下的變化是「週期性」還是「結構性」。我們投入大量篇幅分析產業與公司基本面,得出的結論是鈺邦正經歷一場深刻的結構性變革。 因此,我們選擇給予一個反映其未來巨大潛力的本益比倍數,而非一個被過去的平庸所束縛的倍數。這並非盲目樂觀,而是基於對其增長率、獲利品質、產業地位已發生根本性質變的判斷。 希望以上的說明,能完整解答您的疑惑。再次感謝您提出的深刻問題
台灣先生對我來說是後知後覺,在他現在提到Bloom Energy的時候,我早就從去年投資到現在賺一波了。大家可以去翻翻我過去的PO文看看,是不是我之前就提到因為AI伺服器用電需求我看好Bloom Energy的文。 因為first trade的月報表是一大份很難呈現,不然我可以從今年四月曬單,呈現
所以,當我分享上篇發的AI風起雲湧,其實我真的在注意的是那一篇貼文訪問的第五、六點。因為這讓我要開始注意新的選股方向。 之前發文提過我今年靠著Bloom Energy這一支股票就達到了我每個月的獲利目標,現在還是ING,也提到我現在買著Google (Alphabet)在等 (大家可以檢視先前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