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8/10/25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比宇宙更遠的地方》的細節之美

我很推薦沒看過動畫的朋友們去看 《比宇宙更遠的地方》。對初入動漫坑的朋友來說,這部動畫沒有太多的資訊是我們預先必須知道的、沒有動漫梗、沒有宅用語、沒有賣肉畫面;重要的是,裡面的小細節及意象烘托了整體的表現,讓 《比宇宙更遠的地方》在情節互相呼應的同時,觀眾也更容易親近。與其說是在看動畫,我覺得更像在看一部具備精緻分鏡、細節、音樂的單元劇。在這篇文章中,我將自己看到的小細節跟各位分享,期待大家可以藉此更了解南極之美(誤
說實在的,《比宇宙更遠的地方》光就劇情來說並不算新奇。少女們結識成為朋友、懷著各自的熱情及願望,去做一件常理來說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結果還大成功,這個套路毫不希奇,甚至可說是濫無可濫。但在氣氛營造、細節安排上,《比宇宙更遠的地方》實屬一流。有許多很棒的文章已對《比宇宙更遠的地方》做了深度分析,這篇文就不再贅述那些論點,而是從動畫中的吉光片羽去尋找烘托這些情感的小段落。

關於惠:有點差勁卻最像一般人的角色
高橋惠雖然不是去南極的角色之一,出現的次數也不多,但編劇花田十輝仍賦予了她一定的深度。一開始她看似一個好心提醒玉木各式訊息的好朋友,卻也藉此托出惠的生活其實都建立在幫助玉木之上,使她們的友情不自覺中變質。從許多畫面都可找她打從一開始就出賣了玉木跟報瀨,阻止她們前往南極的各式蛛絲馬跡。
  • 知道玉木跟報瀨見面的事只有惠,也只有她知道玉木撿到了一百萬。
這一幕特別用惠的視角去看,別有意義。
這一幕特別用惠的視角去看,別有意義。
  • 除了玉木之外,惠沒有其他朋友。
惠自己一個人在咖啡店看著手機偷笑,與旁邊的路人朋友形成反差。
  • 惠故意切斷了玉木的「企鵝遊戲」。
到了這一幕,惠的態度其實已經呼之欲出了。
  • 一見到日向跟報瀨,惠就急著離開。
平心而論惠這套兩面手法玩得並不高明,只要轉念一想,她或許一開始就期待著玉木發現,並且跟她絕交吧。除了要去南極的成員之外,有誰知道玉木去過歌舞伎町、去便利商店打工、玉木媽媽又從何得知?就只有常常套話,與玉木保持一定程度聯絡的惠了。而且她還不斷提醒玉木「回來後情況會更糟」、「如果去不成,你會很懊悔的」。起初還可以當成朋友間的關心,但隨著次數變多觀眾們想必也對惠產生疑心了吧。
相較於天然呆的玉木,惠或許更貼近我們的負面思考。我們喜歡跟身邊那些神經大條、需要自己的朋友在一起,並不是因為我們真的欣賞這個人,而是我們從他們身上找到自己的用處。「因為不這麼做,我就一無所有了。」惠這樣說著,彷彿也是對變質的友誼提出責備一般。惠的改變也是本作的亮點之一。

關於玉木:那些引人會心一笑的畫面
玉木真理是這部動畫重要的主角之一,相較於報瀨本身對南極的執著、輟學自學的日向、童星出身的結月、玉木也是十分貼近觀眾的存在。從很多地方可以看到作畫很認真刻劃玉木的一些小心境:
  • 當玉木跟惠討論翹課出遊時,老師雖然用課本K了玉木要她上課專心,但正在念課本的學生剛好說到 "Enjoy your trip."
這裡試圖營造一個要去旅行的氛圍,跟玉木第一次失敗的出遊呈現反差。
  • 玉木在車站撿到報瀨掉的一百萬之後,後面的看板正好是百萬大挑戰XD
背後看板的一百萬大挑戰,與剛撿到一百萬四處觀望的玉木互相烘托。
  • 玉木用課本來遮住錢袋,用的是倫理課本。
玉木愛幻想之餘,還是很在乎倫理的XD
  • 動畫裡面有許多對企鵝的描繪,玉木房間也好、商店海報、南極也好,大多是可愛的呈現,但玉木媽媽買的入浴劑封面除外(正好反映了她對女兒隱瞞要去南極一事的怒氣XD)
可以,這很玉木。
玉木的小名是有暗藏玄機的:全名是たまきマリ的她被大家稱做キマリ,剛好也是「決定」的意思,部分譯者將她的小名譯為「小決」。與她原先的猶豫不決的個性正好相反,(這讓我們聯想到,片頭一開始也是玉木躺在床上,一切顛倒過來的畫面,從猶豫到決定、從靜止到行動,玉木可說是本作最佳代言人。)

關於報瀨:看似謹慎其實魯莽,看似怯懦其實強硬
小淵澤報瀨,一開始看來是目標最為明確的角色,但最難融入社會。報瀨的成長證明了人不必特意去迎合別人的喜好,展現自己難搞而真實的一面反而能在關鍵時刻保護自己。對付G8人就用G8的方式回她,面對朋友就坦誠相待,果然天蠍座的人就是讚。
  • 報瀨在某種程度上比玉木神經大條
因為色誘計劃實在太爛,所以被全部人唾棄。
  • 沒有母親,對報瀨很重要。
報瀨是開啟整個劇情(前往南極)的重要角色,她的執念也因此被刻畫的最深。但也可發現她對母親的執著其實妨礙了自己的成長:沒有朋友、被人排擠、不善交際。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打工上,浪費了自己的青春。
對報瀨來說,她來到南極最重要的發現其實是:母親不在了。這對報瀨的成長十分重要:她不只一次提及自己活在夢中,想像母親還存在著,想像母親生存的可能。但對母親貴子來說,自己不是最重要的,也因此,筆電的解鎖密碼是女兒的生日、女兒應該像隊長吟學習、成全女兒的一切是母親的願望。報瀨以為這一趟來是為了母親,但其實到了這裡才是真正面對自己的開始。報瀨的感情隨著一封封未讀的電子郵件,在此得到了昇華,而不再是對母親的執著。
順帶一提,報瀨的日文是しらせ ,正好與她們第一集到廣島看的觀測船同名。而這艘船的名字又是來自南極的白瀨冰河。果然是南極的女兒呢。

關於日向:面對霸凌不需故作寬容
三宅日向雖然外表幼小,卻有著超齡的成熟感:她輟學自學、打工賺錢、學霸、不喜歡朋友小圈圈的喧鬧,尋求誠實的友誼。這些強韌的心理素質都是她吸引人的地方;但也因為她過於敏銳善於察覺別人感受,反而很會隱藏自己的脆弱。關於她的一些刻劃也很有趣:
  • 日向打一開始就對南極有興趣了
日向打工時就有偷聽玉木跟惠的對話了。換句話說,其實日向向報瀨說明來意時就說謊了XD
  • 日向一開始隱瞞了自己體能很好的事
在新宿時眾人就發現日向跑步很快、動作協調性高。加上後面她提到「學習不像體育,只要下功夫就有收穫」。一開始看這句話覺得很奇怪,這世上也是有怎麼練都練不好的體育白癡。但也可見日向對自己體能應有一定自信。到第8集全員體能訓練時,報瀨無法完成仰臥起坐、玉木舉不起啞鈴,結月甚至無法舉手搔癢,日向完全沒有露出疲態還能跟大家玩鬧,證實她體能很好。這點我們直到後半段才知道為何她想要隱藏自己體力好的原因-不想提起自己待過學校田徑社的事情。
報瀨跟日向都是屬於較獨立的個性,但在處理人際關係上報瀨的強硬跟日向卻有互補效果。當日向還在猶豫著是否要原諒過去欺負她的田徑社社員時,報瀨在直播連線上幫她出了一口鳥氣。原諒,並不是我們面對霸凌者的唯一選擇。
我特別喜歡這個橋段,宛如林奕含生前說過的「我討厭覺得什麼事情都可以和解,我很討厭原諒,非常。很多事情都不能得到新生,死掉的人就是死掉了。」霸凌既然是不可逆的既成事實,為何我們老是想著原諒加害者?報瀨就是要她們「懷著這份不安的心情活下去」。並說出了日向、乃至我們心裡最想對霸凌者說的話:別開玩笑了(ふざけるなよ!)

關於結月:網路與現實人際關係的差距
故事中,這趟南極之旅之所以能夠成行除了廠商贊助外,一部分就是靠主打白石結月的網路直播來吸引群眾注意。結月長期在演藝圈,主持對她來說輕而易舉,但她顯然在分辨現實人際關係中不如其餘三人。
《比宇宙更遠的地方》每一集的標題都是仿推特的gif圖。有趣的是,當四人踏上旅途後,四人的推特讚數、評論都有明顯上升。是這齣戲裡小而精細的設定。另一個有趣的是,動畫最後一集是沒有發推文的。這些小安排讓《比宇宙更遠的地方》更具共鳴,就如同我們不會把自己最私密的情感、在旅途中最珍貴的心得拿到網路上說一樣。
  • 結月的「回粉不停歇」
結月不喜歡自己的新歌《フォローバックが止まらない》(回粉不停歇)反映她對網路社群與真實交友的差距有所嫌惡。她有3.8萬的追蹤人數卻沒有朋友,加上過去靠近她的同學只是想享受跟名人拍照、出遊的感覺,導致她雖然渴望交友,卻沒有相關的概念(與一個人相處到什麼時候成為朋友?朋友是否應該互相告知對方訊息?朋友的每一句話是否都要回覆?朋友是否需要契約規章?是朋友是否就該花時間多陪對方?)。換句話說,她花了許多心力思考朋友的關係,卻脫不出自己在社群網路上跟粉絲互動的感覺。也難怪她會覺得自己的歌很丟臉,對真實交友毫無意義,讓她 「有點想死」,找不出人際關係對她的意義。
(註:フォローバック是英文的followback,可說是推特用戶常做的事情,我跟蹤你的動態,你也回頭追蹤我的,為彼此增加人氣互動)以此觀之,結月是很特殊的案例。
  • 但演藝與交友之間,編劇還是為結月找了一個平衡點:
到了南極,隊員裡還是有結月粉絲的。
即便結月覺得自己做的事情很丟臉,但還是有人期待著結月。這件事就算到了南極也不曾改變。結月的成長就從這邊開始,從抗拒演藝到逐步接受,可以看出結月在人際關係上不再有過度的焦慮、慢慢找出自己、演藝、朋友三者得以並立的可能。

比宇宙更遠的地方,對四個角色來說各不相同。
這部動畫裡指的「宇宙」有許多意思。比宇宙更遠的地方,對玉木來說,是過去因為臨陣退縮猶豫不決而去不了的地方、做不了的事;對報瀨來說,比宇宙更遠的地方是南極也是母親。去了南極才真正認知到母親已不再世上。分離,是報瀨學會的課題。對日向來說,比宇宙更遠的地方是自己心裡的芥蒂,曾遭到霸凌的她不知該如何面對加害者,直到她遇上了硬脾氣的報瀨。對結月來說,比宇宙更遠的地方是人際互動,但她從這趟南極行學習如何縮短這個距離。
至於要如何踏出第一步走向自己陌生、害怕的領域,《比宇宙更遠的地方》早在一開始就透過意象告訴你了:
等水在沙槽裡積起來,我喜歡看著水傾瀉而出的樣子,看著水決堤,得以解放,奔流而下,沙槽裡蓄滿的能量爆發開,一切都會動起來。
整部動畫中,這個意象是一直被重複使用的。不光是主角們的南極行程,更是整齣動畫的表現手法。儘管四位主角受到的限制不同,但她們的情感同樣受到壓抑、或是受到外界的影響無法達成,但仍不斷積累,最後終於化作一個個行動。不論是玉木、報瀨、日向還是結月,甚至是整個南極考察團的隊員們,他們就像沙槽裡的船一般,由靜到動,等待著改變、跨出疆域的時刻。
真正推動故事轉動的,正是這些情感的累積。這些情感的累積有許多形式:是報瀨一直以來寄給母親的信、是玉木從幻想到行動的原動力、是結月對朋友的渴望、是日向被霸凌後如何重新學習表達自己的過渡心態、是南極考察團的眾人們為了再到南極的努力、是破冰船一次次蓄力衝開冰層的力量。也因此,南極看似荒蕪一片,卻是眾人所思所想之地。南極,就是自己願望的鏡像。也因此,同樣的畫面有了不同的意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罵克伍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