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洗禮的巨人畢卡索與愛因斯坦,在戰爭時期以智慧躲過了被納粹殺害的命運,以才能與熱情替被壓迫的人民發聲,成為了另類的戰爭英雄。與他們生活在同一個時期的一群熱血青年們,卻因為社會情勢的壓力與洗腦,走上完全相反的道路,他們就是希特勒青年軍。
📷
國家地理頻道播出的
《希特勒青年軍》寫實且震撼,和
《世紀天才畢卡索》與《愛因斯坦》放在一起看,有如一部龐大又細膩20世紀前期紀錄片。《希特勒青年軍》訪談了許多現在還活著的高齡青年軍們,他們都在國中高中的年紀時加入希特勒青年軍,見證了納粹德國的崛起與惡行。
這些青年軍的身影在
《世紀天才愛因斯坦》的故事中相當活躍,他們就是積極散佈對猶太人不利的政令宣導的最佳傳聲筒,愛因斯坦對他們憐憫又害怕的那幕就是當時猶太人生活的最佳寫照。
📷
透過青年軍的口述訪談,我們得以一窺希特勒強大無比的組織能力,他細緻的手段令當時的有為青年們都深信不疑地追隨:「對那時候的我們來說,元首不是只是領導人,他是神一樣的存在。」青年軍一開始的運作模式並不相當軍事化,而是以夏令營的模式經營,有紀律又能學習實用技能的內容,吸引了許多父母將孩子送去受訓,他們從未想過這股青年勢力未來會成為納粹德國最邪惡的武器之一。
團結愛國與追求強大的理念逐漸吸引更多青年加入,當這股趨勢漸漸成為潮流時,希特勒嗅到了機會,他預見這群還在啟蒙年紀的孩子未來將會是他軍隊的中流砥柱,忠誠勇敢又容易操控,於是青年團的受訓內容漸漸往軍隊預備軍靠攏,開啟了潘朵拉的盒子。
在經濟破敗的生活環境下,許多的孩子在家庭裡無法受到足夠的支持與重視,強調團結與階級地位的青年軍變成了一種向社會上層爬的途徑,利用這個誘因,希特勒相當聰明地建造了一個強化洗腦的循環系統。模擬戰爭遊戲是其中最好的例子,受訪者清晰的回憶讓人完全理解那個當下的時代氛圍:「模擬戰爭遊戲讓男孩們有機會爭取榮譽,這種比一般鬼抓人更刺激更有規模的遊戲令人興奮,血氣方剛的年紀有誰不享受擊敗對手的快感呢?」
漸漸地,這種玩樂性質的遊戲加上了真實戰爭裡的情報系統,手勢指令與動作開始軍事化,原本抽掉對手皮帶就算贏的規則,也演化成肉搏實戰的真實對打。一切的一切都強化青年軍的競爭心理,為了讓他們上戰場而更加極化,到了1936年時,更變成強制性的組織,將98%的德國年輕人都納入預備軍版圖。
📷
當希特勒以青年軍掌握國內局勢時,他將逐漸強大的軍隊派往外國,測試新德國的軍事實力,正值西班牙爆發內戰,為納粹提供了最佳的練兵場。希特勒的禿鷹空軍軍團援助了獨裁將軍佛朗哥,將西班牙城鎮格爾尼卡夷為平地,執行了史上最慘烈的平民屠殺,超過31噸炸藥的轟炸,也炸醒了人在巴黎的畢卡索,決定以實際行動支持祖國,畫出了曠世巨作
格爾尼卡。
《世紀天才畢卡索》以幽默巧妙的方式重現畢卡索創作這幅作品的時刻,他雖然沒有親赴戰場,但透過對人們情緒的觀察,他還是成功地捕捉了戰場上平民悲傷憤怒的表現,以抽象卻真實的方式告訴世人納粹軍閥的罪行。
📷
當希特勒將優越人種分類制度引入青年軍的必備教材後,對猶太人與共產黨的打壓更加強烈,根據骨骼膚色與眼睛顏色的分類,將猶太人列為劣等人種,教材裡的共產份子則紛紛變成魔鬼的形象。對於當時只接受希特勒教育為唯一資訊來源的青年軍來說,他們從不會懷疑這些洗腦教育的內容,紛紛當作終極真理奉行,將這些納粹的敵人「物件化」,如此一來他們在戰場上便不會手下留情。
《世紀天才》在捕捉愛因斯坦與畢卡索的重大發明與成就時,也都深入地描寫他們對抗納粹打壓的態度,愛因斯坦因為猶太人身份而身陷險境,畢卡索則因為與左派人士親近而受嚴密監控。愛因斯坦除了逃往美國接受庇護以外,也登報譴責納粹的罪行,試圖以自己在科學界的名聲與份量,呼籲世界輿論重視納粹的打壓。
畢卡索在畫完格爾尼卡之後,依舊居住在受到德軍佔領管控的法國,德國秘密警察曾多次造訪他的住宅搜刮調查,卻都不能找到定罪畢卡索的內容,無法證明他暗地裡資助法國反抗份子活動。《世紀天才》影集裡也將那次針鋒相對的對話精彩還原:當秘密警察指著格爾尼卡的照片質問畢卡索,畢卡索犀利地反唇相譏:「這幅畫是你們畫出來的!」
📷
國家地理頻道的
《世紀天才
》與《希特勒青年軍》,分別用戲劇的方式與紀實的方式還原20世紀初期最重要的歷史時刻,讓我們跟隨偉人的腳步在洪流中漫遊。那些時光的細節或有苦痛或有喜悅,反映著人類的繁榮與毀滅,我們在以娛樂的形式回顧時,也將在新的世代裡延續繁榮的故事,免於毀滅的重演。
《世紀天才》每週一晚間10點播出,《希特勒青年軍》將於6月21日起每週四晚間9點播出,一起回到那個最動盪也最充滿希望的時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