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樣讓寫作有點甚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自學以來,小孩一直卡住的一點就是「寫」。不只是重複抄寫的寫,還包括閱讀、觀影心得一類的寫,甚至是生活有感或毫無主題的寫。卡住的意思,並不完全是寫不出來,比較多的成分是來自「為什麼」要寫? 雖然是這樣的問號,可是並不是要一個答案,說明"為"什麼寫,反而更該被看見的是為"甚麼"要寫。感覺起來很繞口也有些混亂,這就是我在看到這一篇以前,一直在想且一直處在這樣混亂的情況。
看完以後,開始有一點點梳理自己一直在思考的,比較接近:「要怎樣讓寫作對小孩來說是有點甚麼的事」這個狀態。
靜下心來的時候,真的不是很在意是不是要用寫這個方式,來呈現學習成果,雖然到時候一定會有這樣的需求,但是在這個自學生涯之初,更需要被堅持下來的:是要讓孩子去做真正他要做的、想做的、可以做的事,然後也是跟學習有關係,才能夠真正回到他自己的學習樣貌。如果起頭就偏了,那麼寫出漂亮的成果,真的就是好的事嗎?
有時候卡住的心情是這樣:眼前的這個孩子,是個會思考的、也有大(?)量的閱讀習慣,實在不太需要擔心他對於文字的認識與使用,那麼寫下來這一件事情,就變得完全沒有立基點。不是要藉由寫讓他認識字;不一定要靠寫讓他練習小肌肉的發展;不一定非得在這個階段寫好讓字跡練得工整;也不需要寫來做為考試或者競賽。
那麼寫,究竟是要做甚麼? 對一個小孩來說,寫,如果要有一個"目的"或者是"需求",那會是甚麼,才能夠說是「真正他要寫的、想寫的、可以寫的」事情?!
目前看到的寫,幾乎都是為了有個功課、成果,或者是引導者帶出來的學習心得記錄,如果文字的學習,用說、用拿取(字卡)、用比手畫腳來做,真的就做不到""練習使用""這件事情嗎?
到這裡還是亂亂想,但腦海裏面開始出現一些字和畫面,很零散,但好像有一點點可以幫忙思考正在混亂的這件事情。那時候因為正在忙(明明在忙還是滑手機去讀文章),就隨手拿紙寫下來等著有時間的時候想。
字真的需要練到工整漂亮嗎? 其實只要看得懂就好了
今天又看了廖瞇的文章一次,看到小孩一直說,廖瞇來不及寫的那個片刻,忍不住去想有小孩拿筆寫下來的時刻,會是甚麼? 也就是她後來也寫的一個段落標題:「很會想很會講但就是不覺得需要寫下來」!那個時刻會是甚麼樣的需要在那裏? 如果知道了,就可以多預備那樣的需要,不是嗎?(憨人總是想得很簡單~)
因為"說來不及所以寫",這不合理阿,因為腦海裡有東西要說,寫得很慢,說得比較快,那當然用說的,免得就不見了阿。而且大家一起的時候,都是你說了一句,我說了一句,然後就會各自又多了一句原本根本不會想到的話,如果用寫的就不會有這一些。可是想說的很多,而且還沒完,根本還沒能停下來寫;說完了有時候也忘了剛剛說過的某幾句,那也寫不出來了。(人生真的好難啊~)
然後想起以前念書補習的時候,有的時候會寫筆記,因為很怕自己聽不懂。好一陣子以後,發現上課的時候抄筆記,對於學習這一件事情真的不一定有幫助。因為一邊寫的時候,腦海好像無法同時間處理聽到的事情、眼睛看到的文字,和要回答的答案。(當然這也可能只是很個人的經驗)
可是不抄筆記,就沒辦法複習或者是應付考試,因為考試的重點都不會印在課本裡或講義裡,就是得有上課的人才會知道的內容。最後只好演變成上課的時候完全不思考,就把老師說的話一字不漏地寫下來,那種抄寫就完全是在比寫字的速度和字跡,有的時候還會寫錯同音的字詞,回頭看的時候還要想很久才知道自己抄錯了。每堂上課就只是抄,下課再去讀、想、思考、整理,最後再把筆記寫成自己看得懂的邏輯歸納,然後再去背。但這些都是為了考試,如果不考試,會怎麼做? 還會寫嗎? 還會統整歸納嗎? 老實說,這個答案真的沒有太大的把握是「會」。
如果不是為了課程、考試的記憶背誦需要,「寫」這一件事情會要怎麼存在學習的情況下?
然後問了自己一個問題:「不為了考試,曾經寫過甚麼?」
有耶,專科因為住校,對於人群的適應需要很費神的自己,開始不定期地寫日記。好像有在日記本裡抄歌詞、寫自己的心情、寫喜歡的人的名字、寫咒罵吵架對象的字句、寫說不出口的心意、歉意和悔意、寫卡片祝福...
雖然自己沒有跟朋友互相寫過交換日記,但是專科同學那時好流行,看著他們互相傳來傳去,雖然每天都見面,還住在同一個宿舍,還能每天寫,也覺得很吃驚,怎麼這麼多話可以寫。(但也很可能只是忌妒心作祟)
回過頭來看自己長大的年輕歲月,好像真正自己想要做的"寫",只發生在寫卡片給朋友的祝福。即便是在現在這樣網路資訊的時代,仍然偶爾還是會想寫點甚麼給想說話的對象。
看到自己以前寫的東西感覺好好笑,真的是好自己自己耶
最近的一次是申請自學後給小孩班上的同學一人一卡、給家長一家一信的祝福。這種寫,不是要拿出來當作業成品或者是當作學習結果的評分,好像只是寫了自己的一些感受與看見給對方,像是重新整理了一次彼此之間的關係。當然也不是在寫的時候想要收到回信或回饋,就只是很直向地寫下然後交給對方。
想一想這樣寫卡和信的最初想法裡,真有甚麼是需要而寫,大概就只是紀錄並表達感受。三年來同班的過程裡,與有些孩子熟識,與有些家長陌生,一直也都用同一種關係維持,寫了小卡和信請家長念給孩子聽後,聽說有人哭了,有人笑了,有人害羞地對孩子說著愛,好像這些都是對未來有點甚麼的一種可能。文字在這個時候,讓彼此之間(包括親子)有了不同的可能。這的確是當初在寫的同時,心裏有想到的可能結果。但這個也不算是需求,比較像是附加價值。
小孩在學習人生的階段中,還沒有真正經驗到文字帶來的感受,那麼會不會這就是他很難有需要的因素? 會這樣想,是因為有個孩子在家長念完小卡後的隔一天,她也寫了一張大卡片回來,內容寫著謝謝大人的相信與陪伴...。收到卡片的時候覺得她真的是很有禮貌的孩子,總是一如往常地會回禮,不過家長說孩子聽完她念卡片後開心雀躍許久才平靜,臉上滿滿地笑意寫回信的。
這一個經驗,在現在的這個時刻,才令人驚覺,啊~原來可能是沒有寫的對象;啊~原來可能是沒有寫的感受;啊~原來可能是沒有寫的心情。如果大人在成年後,藉由經驗文字帶來的自我覺察和思緒梳理,那麼小孩在現在的階段,會不會是要先累積那些感受的程度、數量、對象...?
如果寫,是要寫給某個人的話,是寫給某個人聽聽某件事的敘述,會不會容易入門一點? 在小孩還沒有累積夠多自己的感受、梳理清楚自己的想法時,文字就是個非常困難表達他自己的工具。如果我們都比較能夠看待寫作就像說話,那麼不想寫下來的小孩,會不會其實是還不想說,因為還沒確定自己? 或者是說還不知道哪些是要說出來的? 或者是說還不確定說出來會發生甚麼事?(如果一直以來小孩的寫都跟完成、評分掛勾在一起的話)
看完廖瞇的文章後,很想知道如果上這一堂課的孩子們,看見廖瞇的文章,他們會想要說點甚麼嗎? 如果將課程記錄的文章當作是交換日記一般的方法進行,那麼會讓孩子比較想要寫嗎? 這時候的想寫,會不會是參與一場
這時候的寫,就又會比較像是課堂上沒說完或者沒說清楚的話,用寫的補充。當然,這也只是自己突然的想法,根本也是只在這裡亂亂想,還是想想自己的小孩怎麼辦比較實在點兒!
不然來個母子交換日記好惹~媽呀!玩這麼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周了,改變了許多的習慣和做法,以前孩子上學,早餐以他吃飽了上學,偶爾自己在家做,大部分因應小孩想吃的就外出吃。
    「今天要上甚麼?」變成了每天起床後準備開始的第一句話 這時候會想:如果沒有課表還會這樣問嗎? 自學計畫的要求裡面有課表這一項,所以才寫上去,如果沒有寫這一項的話,那會怎麼說?!
    是不是需要照著自學計畫裡面的課表進行?! 這是大人的疑問,小孩似乎沒有拒絕一個硬梆梆的課表。
    印象中小時候的國語課,除了念課文、查生字、造句、背課文、還有一堂說話課。不確定課程名稱是不是就叫說話課,也不太記得那堂課到底上了甚麼。只記得幾個畫面是:某個同學在那堂課上,說了一個成語故事---
    大人心裡很知道自學計畫裡面很多內容其實都不可能達成,包括計畫的完整性和沒有彈性(像是課表部分),但是不要照著計劃走,然後呢? 要怎麼走?
    如果自主學習是一個目標,那麼要怎樣才算是符合這個目標? 完全自主並且自由地主動執行某一項看起來像學習的事情,才能算嗎?如果給了一個不是自主而來的目標,但不介入走向目標的方向與過程歷時,這樣還能算是嗎?
    一周了,改變了許多的習慣和做法,以前孩子上學,早餐以他吃飽了上學,偶爾自己在家做,大部分因應小孩想吃的就外出吃。
    「今天要上甚麼?」變成了每天起床後準備開始的第一句話 這時候會想:如果沒有課表還會這樣問嗎? 自學計畫的要求裡面有課表這一項,所以才寫上去,如果沒有寫這一項的話,那會怎麼說?!
    是不是需要照著自學計畫裡面的課表進行?! 這是大人的疑問,小孩似乎沒有拒絕一個硬梆梆的課表。
    印象中小時候的國語課,除了念課文、查生字、造句、背課文、還有一堂說話課。不確定課程名稱是不是就叫說話課,也不太記得那堂課到底上了甚麼。只記得幾個畫面是:某個同學在那堂課上,說了一個成語故事---
    大人心裡很知道自學計畫裡面很多內容其實都不可能達成,包括計畫的完整性和沒有彈性(像是課表部分),但是不要照著計劃走,然後呢? 要怎麼走?
    如果自主學習是一個目標,那麼要怎樣才算是符合這個目標? 完全自主並且自由地主動執行某一項看起來像學習的事情,才能算嗎?如果給了一個不是自主而來的目標,但不介入走向目標的方向與過程歷時,這樣還能算是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論是剛開始創作小說還是已有一定的經驗,相信都(曾)面對同一個問題:我的小說完成不了!!(俗稱的開坑不填)或是一看到文稿便腦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要如何下筆。其實這題我想直接回答寫就對了,不過這太水字數了,所以就有了這一篇
    Thumbnail
    文章主要介紹孩子執行能力的相關內容。在文章中提到,執行能力是孩子在做事情時特定的腦部運作習慣,包括做計劃、開始工作、持續堅持、控制衝動、情緒控制、適應不同環境等能力。最後,文章推薦了一本相關書籍,並預告了下一篇的內容。
    Thumbnail
    如標題所言,我其實很常不知道要寫什麼,明明腦袋裡有許多想要抒發的情緒、感受等等,卻因為很難轉化成文字,有時又會拘泥於詞藻,所以寫不出來。 但其實一旦落筆之後,文字就會自己跑出來似地,一字一句慢慢落下來。有時候覺得這到底是什麼神奇的魔法,寫在無形與無意識之間。 這不,一小小段文章就出現了~ 那麼
    Thumbnail
    寫作從來不是為了繳交作業,或是應付成績而寫的,求學的時候,學作文或許是為了通過學測或統測,但等到了長大之後,才知道,寫作是為了培養一份「梳理」、「整理」的能力。 
    Thumbnail
    寫作業的目的是幫助學生複習老師教過的知識幫助學生學習,但是如果作業對於某些學生並沒有複習的功能,那麼作業的目的還能達成嗎?這篇文章討論了寫作業時對於不同程度與特殊需求學生的影響,也提出了寫作業時間過長可能對學生的影響。討論範疇很廣泛,程度不同學生寫作業時的情況,及在寫作業的時候提供不同的協助方式等。
    Thumbnail
    安親班接孩子回家後,發現她尚未完成功課,我責怪她沒有把握時間把作業寫完,孩子解釋因為擦拭寫不好的字用了許多時間。我敦促她趕快寫,以免來不及去上晚上的才藝課。   安頓好小孩,我在廚房忙著,聽到在寫字的小孩突然情緒失控,在生字簿亂畫一通,她心急的想寫好,但過了半小時,卻只寫了三個字,她崩潰大哭著說
    Thumbnail
    在寫作教育現場,不少學生由於注意力容易渙散,不能拿正常速度來要求他們--好吧,寫一段就一段,但即使只寫一段,也不能亂寫,必須達到一定的練習進度。問題來了,這一段該怎麼寫才能達到學習效果呢?我的建議是…… 教寫作這麼多年,難免遇到注意力容易渙散的孩子,有些是特殊的病症所造成,有些則是後天缺乏專注
    孩子寫字作業的背後,是家長期待和孩子的心聲交錯。是否應該要求孩子擦掉重寫字跡?這不僅關乎孩子的寫字能力,更牽動著親子關係的微妙平衡…
    為什麼要開始寫文章? 透過文章來寫下自己在當時背景的感覺,可以加上照片或貼圖來紀錄,不管是看的人或是自己以後回來看20幾歲的自己時,總會有不同的感覺,同時也是傳達自己信念與尋找夥伴(族人)的故事。 想要寫出什麼樣的文章? 與其說是想要寫出什麼,不如說是想要紀錄些什麼,用自己限有的認知去感受世界
    「作文」是現在小學生普遍的罩門。很多小學生沒辦法順暢地寫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論是剛開始創作小說還是已有一定的經驗,相信都(曾)面對同一個問題:我的小說完成不了!!(俗稱的開坑不填)或是一看到文稿便腦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要如何下筆。其實這題我想直接回答寫就對了,不過這太水字數了,所以就有了這一篇
    Thumbnail
    文章主要介紹孩子執行能力的相關內容。在文章中提到,執行能力是孩子在做事情時特定的腦部運作習慣,包括做計劃、開始工作、持續堅持、控制衝動、情緒控制、適應不同環境等能力。最後,文章推薦了一本相關書籍,並預告了下一篇的內容。
    Thumbnail
    如標題所言,我其實很常不知道要寫什麼,明明腦袋裡有許多想要抒發的情緒、感受等等,卻因為很難轉化成文字,有時又會拘泥於詞藻,所以寫不出來。 但其實一旦落筆之後,文字就會自己跑出來似地,一字一句慢慢落下來。有時候覺得這到底是什麼神奇的魔法,寫在無形與無意識之間。 這不,一小小段文章就出現了~ 那麼
    Thumbnail
    寫作從來不是為了繳交作業,或是應付成績而寫的,求學的時候,學作文或許是為了通過學測或統測,但等到了長大之後,才知道,寫作是為了培養一份「梳理」、「整理」的能力。 
    Thumbnail
    寫作業的目的是幫助學生複習老師教過的知識幫助學生學習,但是如果作業對於某些學生並沒有複習的功能,那麼作業的目的還能達成嗎?這篇文章討論了寫作業時對於不同程度與特殊需求學生的影響,也提出了寫作業時間過長可能對學生的影響。討論範疇很廣泛,程度不同學生寫作業時的情況,及在寫作業的時候提供不同的協助方式等。
    Thumbnail
    安親班接孩子回家後,發現她尚未完成功課,我責怪她沒有把握時間把作業寫完,孩子解釋因為擦拭寫不好的字用了許多時間。我敦促她趕快寫,以免來不及去上晚上的才藝課。   安頓好小孩,我在廚房忙著,聽到在寫字的小孩突然情緒失控,在生字簿亂畫一通,她心急的想寫好,但過了半小時,卻只寫了三個字,她崩潰大哭著說
    Thumbnail
    在寫作教育現場,不少學生由於注意力容易渙散,不能拿正常速度來要求他們--好吧,寫一段就一段,但即使只寫一段,也不能亂寫,必須達到一定的練習進度。問題來了,這一段該怎麼寫才能達到學習效果呢?我的建議是…… 教寫作這麼多年,難免遇到注意力容易渙散的孩子,有些是特殊的病症所造成,有些則是後天缺乏專注
    孩子寫字作業的背後,是家長期待和孩子的心聲交錯。是否應該要求孩子擦掉重寫字跡?這不僅關乎孩子的寫字能力,更牽動著親子關係的微妙平衡…
    為什麼要開始寫文章? 透過文章來寫下自己在當時背景的感覺,可以加上照片或貼圖來紀錄,不管是看的人或是自己以後回來看20幾歲的自己時,總會有不同的感覺,同時也是傳達自己信念與尋找夥伴(族人)的故事。 想要寫出什麼樣的文章? 與其說是想要寫出什麼,不如說是想要紀錄些什麼,用自己限有的認知去感受世界
    「作文」是現在小學生普遍的罩門。很多小學生沒辦法順暢地寫出一篇完整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