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1|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若開軍---緬甸新興民地武

    今年一月四日緬甸獨立日,若開軍對布帝洞鎮(Buthidaung)四個邊界警察哨所發動攻擊,造成十三名邊界警察身亡,緬甸國防軍隨後發動猛烈攻擊,並且動用了空軍,才迫使若開軍退兵,並於次日釋放了俘虜的十八名警察。
    這是若開軍近幾個月以來所發動的攻擊行動之一,已儼然成為緬甸國防軍最感頭疼的一支民族地方武力(民地武)。國際通訊社「路透社」在報導這則新聞時,標題用的是「若開邦佛教徒在獨立日對緬甸警察哨站發動攻擊,殺害了十三人」。緬甸政府及民間都對該則報導十分不滿,認為外國媒體故意將事件導引至宗教衝突,完全不符合事實,「路透社」隨後將「佛教徒」三個字從標題及內文移除,才平息了風波。
    「路透社」的報導確實是昧於事實,特別是近一年來羅興亞人難民在若開邦是極為敏感的問題,把攻擊事件強調為佛教徒所為,只會把事情更加複雜化。
    若開軍的領導人物敦蔑年少將(Tun Myat Haing)就不只一次公開宣稱,若開軍的政治目標就是要為若開邦爭取「邦聯」的地位。他說,「我們希望能向佤邦一樣,與緬甸中央政府形成『邦聯』的關係」。他更進一步表示,「『邦聯』要比『聯邦』好得多,更能符合若開邦一直以來的歷史現實,也是阿拉坎人(若開人)共同的願望」。
    敦蔑年指出,「在『邦聯』之下,國防體系共享,但我們有自行做出決定的權利,市場經營及外交政策彼此協作,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控制自己的命運,這是所有少數族裔的渴望」。他說,若開邦資源豐富,但若開人卻未能受益而陷於貧困。
    就事實而言,若開軍確實頗受若開人支持,他們也成功地重新燃起若開人對當年阿拉坎王國興盛一時的懷想,希望能回復往日的榮光。緬甸「伊洛瓦底新聞社」就曾經在報導中指出,他們親眼見證了若開人鼓勵自己的孩子參與若開軍。大多數若開邦的政治人物也都支持若開軍。
    然而就緬甸的歷史來說,若開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崛起而為一支強大的民地武,確實是一個異數。若開軍於二零零九年成立於克欽邦與中國交界附近的拉咱鎮(Laiza),成立之初僅有二十六名若開年輕人,起初都由克欽獨立軍(KIA)代訓,如今卻已經發展為一支多達七千人的勁旅。根據緬甸少數民族分析家,現在已有三千名若開軍成員滲入若開邦北部的皎道(Kyauktaw)、布帝洞、拉岱當(Rathedaung)、邦那均(Ponnagyun)以及欽邦的百力瓦(Paletwa)。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若開軍至今為止還並非一支有固定地盤的武力,但卻有能力多次發動軍事攻擊。
    若開軍的武器及彈藥主要來自於克欽獨立軍以及盟友聯合佤邦軍(United Wa State Army),他們同時也從泰緬邊界的黑市購買武器。除了克欽獨立軍、聯合佤邦軍所自行生產以及中國製造的武器之外,若開軍還擁有在黑市單價大約一萬美元美製 M60 機槍。二零一八年四月間,若開軍慶祝成軍九週年,社群媒體上流傳的若開軍視頻,就可以見到 M60 機槍。同一個視頻中也顯示出若開軍擁有同樣單價一萬美元、以色列邊境警衛及挪威、荷蘭武裝部隊慣用的的巴瑞特 MRAD 高端狙擊步槍。二零一五年時,若開軍與緬甸國防軍爆發多次衝突,據信許多緬方人員就死於 MRAD 狙擊步槍。
    除了武器之外,若開軍部隊的制服、糧食配給都相當完善、充裕,甚至於家人的生活、健康花費都有保障。若開軍的財務來源除了若開當地人的資助以外,緬甸政府及軍方都言之鑿鑿地指稱若開軍私下從事毒品販運,藉以資助軍事行動。
    其實這種現象在緬甸甚為普遍,甚至政府軍都在毒品販運裡摻上一腳。已故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所率領的若開邦顧問委員會曾在二零一七年發表報告,就曾指出若開軍與毒販有所關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在台灣,多數人都認為東南亞局勢不明且難以捉摸,而比起其他地區的國際新聞,東南亞相關的議題和版面也少上許多,且大多倚賴外電,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我認為東南亞議題對鄰近的台灣來說,可以借鏡也能作為參考,有其無可取代的重要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