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柳永詞的特色

柳永的詞,閨情與羈旅行役總是相關。他既寫一己的哀愁,也寫一份溫柔的體貼能從對方情感下筆,兩相輝映,拓寬了詞的廣度。我們透過柳永的名篇,如《雨霖鈴》、《八聲甘州》、《鳳棲梧》,可以看到柳永用情之真,體情之深。柳永的感情世界,直率真切,而且世俗化,他不暢言高論,也無高遠的理想,卻最貼近人情, 更能呈現愛情的真實面貌。
柳詞在藝術技巧上,以音律諧婉、善於鋪敘、用字細膩妥切、敘事明白而備受稱譽;但也因好用俚語俗曲,白描過度,不免淺近卑俗,而令人詬病。在題材內容方面,柳詞大致不離羈旅行役、男女情愛兩個主題。前者抒寫柳永落拓江湖、登山臨水、望遠興懷的流浪情懷、不遇之悲,是唐五代詞鮮有之題材, 而其詞境之淒清高曠,更非五代宋初詞人所能望及。
柳永寫悲秋情懷,情景交融,抒發一己的落拓失意,最易引起共鳴,因為這是士大夫普遍經驗。至於一般的豔語情詞, 設定的對象則是樂工歌女,需要的是鮮豔的情調,淺白的言語。柳詞在當時之所以流傳廣遠,至於「有井水處皆能歌之」,亦未嘗不是由於俚語之便於傳習的緣故。 而柳永豔詞的整體風貌的形成,與這種特殊的創作與聽讀環境很有關係。

豔情詞《荔枝香》

柳永以女性角度書寫的情詞
《荔枝香》
甚處尋芳賞翠,歸去晚。緩步羅襪生塵,來繞瓊筵看。金縷霞衣輕褪,似覺春遊倦。遙認,衆裏盈盈好身段。
擬回首,又佇立、簾幃畔。素臉紅眉,時揭蓋頭微見。笑整金翹,一點芳心在嬌眼。王孫空恁腸斷。
柳永生活在歌舞酒肆之間,跟歌女朝夕相處,自然將女子的動作與心境刻畫的入木三分。本篇從男子的角度描寫女子出遊返家以及邂逅相逢的故事,手法細緻,值得大家細細品味。
「甚處尋芳賞翠,歸去晚。」
「甚處」,何處。
不知道女子去哪裡出遊賞春,到傍晚才回來。
「緩步羅襪生塵,來繞瓊筵看。」
「緩步」,形容女子走路的姿態。
「羅襪生塵」,因為出遊,所穿的羅襪沾了點灰塵。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
「瓊筵」,喻珍美的筵席。
本句形容女子步態輕盈,出遊返家後也不休息,還特別到一場晚宴去。
東晉 顧愷之 洛神賦
「金縷霞衣輕褪,似覺春遊倦。」
「金縷霞衣輕褪」,此指華美精緻的衣服不那麼整齊了,可能微露香肩。
「金縷」,飾以金縷的輕薄舞衣。
「霞衣」,指衣服輕薄艷麗如霞。
「似覺春遊倦」,疲倦慵懶的樣子。
「遙認,衆裏盈盈好身段。」
「遙認」,男子遠遠的看。
「衆裏」,這裡才知道剛才是一群女子一起出遊。
「盈盈好身段」,將焦點聚集在這位身材曼妙的女子。
「擬回首,又佇立、簾幃畔。」
打算要回房休息,卻又止步不前,依靠著簾幕站著,好像在看什麼
「擬」字透露著女子的嬌羞。
「素臉紅眉,時揭蓋頭微見。」
「蓋頭」,舊時婦女行路蔽塵所著的面巾披肩。
宋代周煇《清波雜志》卷二載:「婦女步通衢,以方幅紫羅障面蔽半身,俗謂之蓋頭。」
「見」,同現,顯露。
不時揭開了頭巾,微微露出了白皙的面龐和略上胭脂的面容。(可知男子一直在注意這個女的)
「笑整金翹,一點芳心在嬌眼。王孫空恁腸斷。」
「金翹」,飾金的翠翹。古代婦女的一種首飾,狀如翠鳥尾上的長羽。
「空恁」,只得如此。
「恁」,如此,這樣。
「腸斷」,猶斷魂。此處謂使人神魂顛倒。

進一步刻畫佳人的情態舉止。 她滿面含笑,整理了一下頭上的金翠翹,但為什麼笑呢?因為看到讓自己動心的人。而王孫公子因為這女子而神魂顛倒!
有道是「回眸一笑百媚生」。

流傳千古《蝶戀花》

《鳳棲梧》(一本作《蝶戀花》)
獨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裏,無言誰會凭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ㄑㄧㄤˇ )樂還(ㄏㄨㄢˊ )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一本作《蝶戀花》,是同一詞調的別名。本篇因為王國維《人間詞話》而聞名:「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 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 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也。」
「獨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危樓」,高樓。
「望極」,極目遠望。
「黯黯」,神傷貌,形容心情沮喪。
獨自站在高樓上,微風輕拂著臉龐,望不盡的春日離愁,滿懷的思愁黯然地從那遙遠無邊的天際裡升起。
「草色煙光殘照裏,無言誰會凭闌意。 」
「會」,理解。
草也是離別的代表,李後主:「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將離愁透過無盡的空間延伸出去,春草無限,離愁也無限。
「無言誰會凭闌意」,此刻有誰可以理解我登高遠望的心情。
真的是「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李後主《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擬把疏狂圖一醉」,打算狂放不羈地喝個爛醉,忘掉眼前的哀愁。
「擬」,打算。
「疏狂」,生活狂放散漫,不拘禮法。
「對酒當歌」,喝酒聽歌。
「當」,對的竟思。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強樂還無味」,強,勉強。勉強尋歡作樂也是索然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帶漸寬終不悔」,指因為相思而消瘦,以致衣帶日漸寬鬆。古詩:「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為伊消得人憔悴」,為了思念她,即使容顏憔悴也是值得的。
「伊」,她,指所思者。
「消得」,值得。
為什麽如此執著這種「春愁」?至此,作者才透露這是一種堅貞不渝的情感。他滿懷愁緒之所以揮之不去,正是因為他不僅不想擺脫這「春愁」的糾纏,甚至還「衣帶漸寬終不悔」,心甘情願為「春愁」所苦,即使形容漸漸憔悴、瘦骨伶仃,也是值得的,決不後悔。
這詞是詩詞中少數形容男子對愛情的堅定,王國維稱為「專作情語而絕妙者」、「求之古今人詞中,曾不多見。」
參考書目:葉嘉瑩《唐宋詞十七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3會員
141內容數
過去在求學的過程中,魏晉南北朝的歷史總是被極短的篇幅帶過,而介紹不外乎魏晉南北朝是個分裂又黑暗的時代,因此士大夫開始清談,結果導致亡國。直到後來接觸了魏晉南北朝史,才發現原來以前學的是那麼的偏頗。此系列文章的目的之一,便是想讓大家了解魏晉南北朝其實是非常有趣的一段歷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江海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柳永與五代詞比較 2.「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 3.千古名篇《雨霖鈴》:「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1.柳永身世 2.春女善懷,秋士易悲 3.《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少年遊.長安古道馬遲遲》
1.小令與長調的差異 2.柳永詞的成就與特色 3.「唐詩高處」為何?
1.柳永與五代詞比較 2.「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 3.千古名篇《雨霖鈴》:「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1.柳永身世 2.春女善懷,秋士易悲 3.《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少年遊.長安古道馬遲遲》
1.小令與長調的差異 2.柳永詞的成就與特色 3.「唐詩高處」為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週日牧師講道很精彩,不過我在瀏覽前後文的時候,突然又注意到一個過去我沒特別想過的連結 ,覺得很有意思,特別提一下。 我注意到的東西是創世紀第二章與第三章的內容。 第二章描述了上帝覺得人獨身不好,需要有個「匹配者」(與其對等者),所以造了一堆「動物」讓「那人」挑選,這段根本超級多元成家……不過「那
Thumbnail
沒有人真心喜歡「只是擬仿」的隔靴搔癢。一個成功的joker不可避免地會因符號的迭代性而指向創作者本身,社群媒體會加劇這種現象,觀眾難以將表演與表演者徹底分離,因為符號天然地依賴語境,而創作者亦是語境的一部分。
Thumbnail
前陣子閱讀人本主義大師Carl Rogers的著作《成為一個人》,這本書主要分享他當治療師的經驗及對人的觀察。在眾多心理學派中,人本主義的觀點我蠻有共鳴,因為它強調人都有自我實現的潛能,以及無論外在表現如何,每個人都擁有價值,是一個對人性持正向態度的學派。
Thumbnail
經過一年前搬家的斷捨離後,雖然深切的明白到現在的自己並不需要太多的「身外物」。現在經常也會提醒著自己要減少物欲,但偶然還是會入手一些新品。近日,令人心情會變得輕鬆愉快的秋天終於出現,是時候把秋裝從衣櫥的深處掘出來,也偷偷地避開伴侶的耳目,加入幾件當季新品。
Thumbnail
大人們是為了愛、為了性還是因為沒想那麼多才有了孩子呢? 在我國小的時候,每當看到身邊家庭經濟比較弱勢的同學,我總會有一個念頭:如果無法給小孩足夠的資源,那他們的父母為何還是決定要生下他們呢? 是為了養兒防老嗎? 國中之後,我逐漸了解到什麼是性,並覺得可能有些大人是為了性(爽)才有了小孩,而沒有去
提起這句「臨老入花叢」,大家都知道其背後是什麼意思。所謂「花叢」,象徵「女人堆」。嘩!臨老入花叢,玩命咩?! 中唐時期與白居易齊名的元稹,他的詩句就有「花叢」之辭: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詩句中一個情字、一個愛字也沒有,就已經表達出對所愛慕的女
Thumbnail
更漏子·柳絲長 宋代晏幾道 柳絲長,桃葉小。深院斷無人到。紅日淡,綠煙晴。流鶯三兩聲。雪香濃,檀暈少。枕上臥枝花好。春思重,曉妝遲。尋思殘夢時。 這段詩描述了一幅幽靜優美的春日景象,透露著深沉的情感與淡淡的哀愁。這段詩意豐富的文字,不僅勾勒了一幅幽靜美麗的春日風景,更是透露出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情
柳青青終於在柳將軍的催促之下,動身回家。 還沒到家門口,家丁就敲鑼打鼓宣告郡主返家,在馬車內的她面對酉恩,感到有點羞赧,她不好意思地笑說: 「老人家的作風,稍微浮誇一點。」 酉恩撐著虛弱的身體,聽著郡主的解釋,她淺淺笑了。她沒想到自己一個小小侍女竟讓郡主如此費心,想說此生過的就是被使喚來使喚去的
柳青青這一次回到家中可就熱鬧了,因為不僅她回來,還有兩個侍女。 酉恩清醒了,她懇請皇上讓她把酉恩對回家休養。酉愁聽說可以隨郡主出宮渡假,整個心情都飛揚起來,她嘰嘰喳喳地跟酉恩說: 「酉恩,你趕快好起來,郡主會帶我們去玩。」 「玩?不可不可!業精於勤,荒於嬉。我得好好去巡視我的產業。」 聽到沒
Thumbnail
清平調·其一 唐代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羣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詩中以雲、花、春風、露華等意象,生動地描繪了楊貴妃的美貌和氣質,並將其比作天上的仙女。這首詩語言清新流暢,意境優美,將楊貴妃的美貌和氣質描繪得淋漓盡致。它不僅是李白最著名的詩篇之一,也是唐代宮廷詩中的代表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週日牧師講道很精彩,不過我在瀏覽前後文的時候,突然又注意到一個過去我沒特別想過的連結 ,覺得很有意思,特別提一下。 我注意到的東西是創世紀第二章與第三章的內容。 第二章描述了上帝覺得人獨身不好,需要有個「匹配者」(與其對等者),所以造了一堆「動物」讓「那人」挑選,這段根本超級多元成家……不過「那
Thumbnail
沒有人真心喜歡「只是擬仿」的隔靴搔癢。一個成功的joker不可避免地會因符號的迭代性而指向創作者本身,社群媒體會加劇這種現象,觀眾難以將表演與表演者徹底分離,因為符號天然地依賴語境,而創作者亦是語境的一部分。
Thumbnail
前陣子閱讀人本主義大師Carl Rogers的著作《成為一個人》,這本書主要分享他當治療師的經驗及對人的觀察。在眾多心理學派中,人本主義的觀點我蠻有共鳴,因為它強調人都有自我實現的潛能,以及無論外在表現如何,每個人都擁有價值,是一個對人性持正向態度的學派。
Thumbnail
經過一年前搬家的斷捨離後,雖然深切的明白到現在的自己並不需要太多的「身外物」。現在經常也會提醒著自己要減少物欲,但偶然還是會入手一些新品。近日,令人心情會變得輕鬆愉快的秋天終於出現,是時候把秋裝從衣櫥的深處掘出來,也偷偷地避開伴侶的耳目,加入幾件當季新品。
Thumbnail
大人們是為了愛、為了性還是因為沒想那麼多才有了孩子呢? 在我國小的時候,每當看到身邊家庭經濟比較弱勢的同學,我總會有一個念頭:如果無法給小孩足夠的資源,那他們的父母為何還是決定要生下他們呢? 是為了養兒防老嗎? 國中之後,我逐漸了解到什麼是性,並覺得可能有些大人是為了性(爽)才有了小孩,而沒有去
提起這句「臨老入花叢」,大家都知道其背後是什麼意思。所謂「花叢」,象徵「女人堆」。嘩!臨老入花叢,玩命咩?! 中唐時期與白居易齊名的元稹,他的詩句就有「花叢」之辭: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詩句中一個情字、一個愛字也沒有,就已經表達出對所愛慕的女
Thumbnail
更漏子·柳絲長 宋代晏幾道 柳絲長,桃葉小。深院斷無人到。紅日淡,綠煙晴。流鶯三兩聲。雪香濃,檀暈少。枕上臥枝花好。春思重,曉妝遲。尋思殘夢時。 這段詩描述了一幅幽靜優美的春日景象,透露著深沉的情感與淡淡的哀愁。這段詩意豐富的文字,不僅勾勒了一幅幽靜美麗的春日風景,更是透露出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情
柳青青終於在柳將軍的催促之下,動身回家。 還沒到家門口,家丁就敲鑼打鼓宣告郡主返家,在馬車內的她面對酉恩,感到有點羞赧,她不好意思地笑說: 「老人家的作風,稍微浮誇一點。」 酉恩撐著虛弱的身體,聽著郡主的解釋,她淺淺笑了。她沒想到自己一個小小侍女竟讓郡主如此費心,想說此生過的就是被使喚來使喚去的
柳青青這一次回到家中可就熱鬧了,因為不僅她回來,還有兩個侍女。 酉恩清醒了,她懇請皇上讓她把酉恩對回家休養。酉愁聽說可以隨郡主出宮渡假,整個心情都飛揚起來,她嘰嘰喳喳地跟酉恩說: 「酉恩,你趕快好起來,郡主會帶我們去玩。」 「玩?不可不可!業精於勤,荒於嬉。我得好好去巡視我的產業。」 聽到沒
Thumbnail
清平調·其一 唐代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羣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詩中以雲、花、春風、露華等意象,生動地描繪了楊貴妃的美貌和氣質,並將其比作天上的仙女。這首詩語言清新流暢,意境優美,將楊貴妃的美貌和氣質描繪得淋漓盡致。它不僅是李白最著名的詩篇之一,也是唐代宮廷詩中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