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捨命(六)

小說-捨命(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話說回來,其實找得到現在這份工作,是個偶然。
我離職在社會底層打滾一年之後,發現那是個怎麼努力都無法翻身的無間地獄,然而我也想不出其他求生的方法。持續的挫折讓我失去了前進的動力。然而不工作現實就不斷逼迫著你,很快的,我連最基本要吃飯的錢都快花完了。

妳問我,活得那麼辛苦,難道都沒有想不開過嗎?
其實有。我離開我女友,得知她嫁人那時候,其實我就想死了。


只是,我有一個在日本的遠房親戚,遭遇跟我有點像,畢業後一直都沒有找到好工作。後來他在往富士山樹海尋死的路上出了意外,成了植物人,結果要死死不成,還折磨週遭的人。我後來理性的想一想,死還真的沒有那麼容易,萬一死不成變成了殘廢,那才真的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為了解決三餐的問題,我去到松山一家道場。這間道場信眾很多,聽說只要奉獻一點點化緣金,就可以免費享用齋食。我想說自己也略懂佛法,而且也鬱悶到不知下一步該怎麼走了,就算修行對我沒有用,騙一頓免費的午餐也不錯。於是我就去到那間道場打坐,聽師父講佛法。

去了幾次之後,裡面的工作人員問我有沒有興趣入會,我說我目前失業,沒有辦法有什麼奉獻。對方回我說無所謂,在佛祖面前眾生平等。我又推辭,說我是信上帝的。沒想到對方反而更積極,對我說「這還真是奇緣!」他說此間道場主人原本也是信上帝的,而且事業十分成功,協助她原本的機構開拓很多間教會,然而在感情上受到挫折,後來發現上帝幫不了她,反而遁入空門。

這師父後來悟出人世間千千萬萬法門,然而終究要面對我執。


我執不去,地獄不除,即便是上帝的兒子也救不了妳。
既然基督與她無緣,也無需強求,自己修行只要不要誤入歧途,修成正果便成。

這番話引起了我的興趣。我一直對上帝半信半疑。如果上帝真的是那個無所不能的神,那為什麼總是心存善念,不想害人的我,去到哪都被別人輕賤欺負。那些裝模作樣,人前一套人後一套的卑鄙小人,卻去到哪裡都吃得比我開呢?
只是,我深知自己是跟六根不淨的人,怎麼修也不可能修成正果,所以雖然把佛法當知識研究,倒也沒有真的想過成為佛教徒。


不過,也因為這樣的因緣,我半信半疑的見了道場師父。
但我也不是省油的燈,見了師父客套話說完,我便問她:


敢問師父,都說佛祖釋迦摩尼見世間悲歡離合,苦難不斷,苦思救世之法,終在菩提樹下悟道...」

「然而,為何佛法弘揚幾千年,人間還是戰火不斷,人踩人,人吃人,

絲毫不見這佛法有任何果效可言?

我見那師父微笑了一下。

「善哉,善哉。我見施主語帶譏鋒,感情是懷疑我們動機不純摟?」

「哪裡,弟子愚魯,還望師父開示」

「阿彌陀佛,也罷。都是因緣果報。施主可曾聽過『神通不抵業力』?」

「略有所聞,但不知道詳細意思」

「所謂的神通,自然是指那些凡人無法乞即的超能力,舉凡呼風喚雨,日行千里,在海面上行走,把石頭變成魚...用你們基督教的說法,就是神蹟。」
「這樣說我就懂了」

「至於業力,指的就是人世間種種因緣果報。」
「換個詞你就懂了。就是基督教所說的『罪』」

「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

真不愧是歷經大風大浪,讀過佛經又讀過聖經的人。
我在教會待那麼久,這番道裡卻從來沒有聽說過。

阿彌陀佛,施主既來此,即是與我佛有緣。我見你頗有慧根,原本只要下苦功修行,也許不用到我這年紀,即可超脫六道,免受輪迴之苦。」
「可惜你勘不破紅塵,過不了貪嗔癡這三毒」

我聽的一愣一愣,

是阿,我之所以活得那麼痛苦,就是因為太愛面子,又太重感情了。


「也罷。各人各有緣法。地藏王菩薩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既然勘不破紅塵,那麼擁抱紅塵,與紅塵共舞也是另一種修行法」

你可願成為我佛弟子?

當時我整個人都傻住了,就微微點了頭。

善哉!善哉!賜你法號『聖揚』,願我佛慈悲,普渡眾生

就這樣,我莫名其妙的成為這間道場師父的座下弟子。
『聖揚』白話就是「弘揚佛法的意思」

隨後道場的師父的女秘書把我找去了辦公室,說她們準備辦一本叫【水仙菩提】的雜誌,可是刊104都找不到像我這樣又懂佛法,又有慧根的人。

於是我進到了這間小出版社,有了工作,又有了信仰,暫時脫離了社會底層的生活。

avatar-img
Yu-yang Chen的沙龍
17會員
63內容數
對於當代基督新教信仰的思辨及個人信仰經歷的紀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u-yang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憂鬱發作的時候,總會幹些蠢事。比如昨天半夜睡不著,跑出去買條美乃滋,居然忘了帶鑰匙把自己反鎖在門外,一直到現在都進不了門。 好不容易等到圖書館開了,才撐著惺忪的睡眼,躲在公用電腦前等鎖匠開門。 一邊等,我一邊翻著館藏中少數跟我的信仰有關的書籍,越過了深闢的解經書,我看到了一本前陣子很暢銷的基督徒暢銷
說句實話,當某位熱心公益熱心到我覺得不以為然的姊妹借給我這本書的時候,我有些意外:我不明白為什麼她會關注這個議題,關心這個族群。但我還是很認真把這本書讀完了,原因無他:因為這是一個我無法閃躲的議題,無家可歸這四個字像陰影一樣跟隨在我身邊,如影隨形。 我畢業開始正式工作是在2005年,畢業的第一份工
前一篇提過,庵野秀明藉著特殊的嗅覺,描繪出一個後現代的末日景象:表面上過著和平的日常,實際卻無比焦慮的第三東京市。這樣的現象不僅在日本也在類同社經情況的城市中發生(比如台灣),因此引起了廣大的動漫迷的共鳴。 無獨有偶的,引起筆者重新關注這的議題的,除了在成為成年大叔之後不順遂的社會化經歷,還有一篇
憂鬱發作的時候,總會幹些蠢事。比如昨天半夜睡不著,跑出去買條美乃滋,居然忘了帶鑰匙把自己反鎖在門外,一直到現在都進不了門。 好不容易等到圖書館開了,才撐著惺忪的睡眼,躲在公用電腦前等鎖匠開門。 一邊等,我一邊翻著館藏中少數跟我的信仰有關的書籍,越過了深闢的解經書,我看到了一本前陣子很暢銷的基督徒暢銷
說句實話,當某位熱心公益熱心到我覺得不以為然的姊妹借給我這本書的時候,我有些意外:我不明白為什麼她會關注這個議題,關心這個族群。但我還是很認真把這本書讀完了,原因無他:因為這是一個我無法閃躲的議題,無家可歸這四個字像陰影一樣跟隨在我身邊,如影隨形。 我畢業開始正式工作是在2005年,畢業的第一份工
前一篇提過,庵野秀明藉著特殊的嗅覺,描繪出一個後現代的末日景象:表面上過著和平的日常,實際卻無比焦慮的第三東京市。這樣的現象不僅在日本也在類同社經情況的城市中發生(比如台灣),因此引起了廣大的動漫迷的共鳴。 無獨有偶的,引起筆者重新關注這的議題的,除了在成為成年大叔之後不順遂的社會化經歷,還有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