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擁有更多的選擇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幾天,在練習雅思寫作時,有個題目問你:有些人認為,我們現在擁有太多的選擇,你同意嗎?
事實上,我認為我們現在看似有很多的選擇,但其實擺在眼前的,也許不是你全部的選項。這樣的結論,是根據之前看過的一篇報導,因為大數據分析,所以現在我們的選擇,其實都是被挑選過的。在上個月,我去逛台北國際書展,聽了方格子執行長的講座,是講關於網際網路和寫作者之間的關係(確切主題已經忘記了...),其中他也講到現在許多平台,都會使用大數據分析資料,去尋找他們的潛在客戶,我真的覺得很有趣,也有一絲擔憂。
在說明原因之前,先來說說為什麼有的人認為我們有更多的選擇。因為科技的發展,我們現在可以利用網際網路,去搜尋我們過去未曾踏足過的領域;因為大眾交通運輸系統發達,我們可以去到更多不同的地方,而不是只有鄰近的社區,甚至不會只有自己的國家。舉例來說,現在只要在家,你就可以選擇你要買什麼東西,甚至不需要踏出家門,你就可以有世界各地不同的物品可以購買。或者是,你要規劃一次旅遊,你可以上網搜尋許多你從來不知道的有趣地方,而當你使用訂房網站時,你也可以對當地的住宿資訊一目瞭然,不用只靠口耳相傳或廣告傳單。
是的,看似很多的選擇,但實際上,就正是因為網路資訊的發達,讓我們個人的喜好、習慣被曝光在陽光下,所以其實很有可能,當你以為你面前有這麼多選項的時候,這些選項是已經是根據你的偏好而被挑選過的。同樣舉旅遊訂房的例子,當你要訂房時,訂房網會根據你過去訂房的紀錄,來推薦最對你口味的房型,但也許之前我都是當背包客,只需要青年旅館或小房間,但這次我想規劃家庭旅遊,我就會需要再多個步驟去搜尋,甚至有的人只要沒有這個意識,他就會以為那個地方沒有他們適合的居住所!!!購物時,你以為你選擇了一個最適合你的、你需要的物品,可是其實商人或系統都已經計算過,這是你很有可能會消費、會衝動購物的東西,有時候你可能根本不需要!!!
只要給電腦數據,他就會給你一個「計算過後」最適合你的選項
就如同前面提到的,很多平台都正在利用這項技術,去尋找他們的潛在客戶,只要把資料輸入後台,客戶開發的效率便會提升許多。而我提到的擔憂是,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是誰在控制這一切,會不會有一天,從我們眼睛張開那一刻起,我們的行程都是被設計好的,吃的食物、走的路線、購買的物品,而你的人生也很有可能在自己完全沒有意識到的狀況下,被安排好。所以終歸來說,生活在這個社會的人,其實腦的工作量很大,我們要時時跨出自己的同溫層,有餘力也必須聽聽不同立場的意見、看看不同的人的生活方式,然後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才能確保自己仍有自主權,對於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也必須多方涉獵,越去開闊自己的眼界,自己的選擇才越不容易受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7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shley Y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早上聽BBC廣播時,還期待聽到昨日鬧得沸沸揚揚的英國脫歐議題,不想竟一直聽到New Zealand,因為毫無心理準備,所以也不是很懂內容在說什麼,只是覺得應該出了大事,不然不會不管是聽BBC還是L
前陣子國際媒體上不只關注二次川金會的動向,這幾天英國脫歐的議題更是鬧得沸沸揚揚,兩年前的脫歐公投通過後,現任英國首相Theresa May承諾會在今年的三月底完成脫歐的程序,但眼看大限在即,May的脫
今年度設定的目標,都在實踐當中,可其實和自己的進度目標差了很多,現在唯一可以比較驕傲的是,我還沒有放棄、也還沒忘記這些要做的事,只是需要調整目標和計畫,實在太多困難要克服了,我到現在仍然無法抓到「聚焦
辭職無業的生活開始了,其實心情真的很複雜,最近也開始有點後悔,為什麼要把辭職的事情告訴家人,造成自己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何不就直接當作沒這回事,這樣他們不會問、也不會一直催,雖說我有我自己的計畫,但這麼
我其實還蠻不會道別的,孩子我可以,但在孩子的部分,我不想營造感傷的氛圍,只會滿足我的虛榮心,對其他任何方面都不會有好處,嚴重一點,說不定還會有家長關切,所以就當作沒這回事,反正之後孩子也會很快就忘了。
孩子們理所當然對於我是兼職老師的身分沒有感覺,可每當我到公司時,都會一群已經吃完點心的孩子,圍繞在我身邊,說實話,雖然他們真的很喜歡和我玩,但有時也真的挺困擾的... 雖然我知道,離開後,班級的課程,
今天早上聽BBC廣播時,還期待聽到昨日鬧得沸沸揚揚的英國脫歐議題,不想竟一直聽到New Zealand,因為毫無心理準備,所以也不是很懂內容在說什麼,只是覺得應該出了大事,不然不會不管是聽BBC還是L
前陣子國際媒體上不只關注二次川金會的動向,這幾天英國脫歐的議題更是鬧得沸沸揚揚,兩年前的脫歐公投通過後,現任英國首相Theresa May承諾會在今年的三月底完成脫歐的程序,但眼看大限在即,May的脫
今年度設定的目標,都在實踐當中,可其實和自己的進度目標差了很多,現在唯一可以比較驕傲的是,我還沒有放棄、也還沒忘記這些要做的事,只是需要調整目標和計畫,實在太多困難要克服了,我到現在仍然無法抓到「聚焦
辭職無業的生活開始了,其實心情真的很複雜,最近也開始有點後悔,為什麼要把辭職的事情告訴家人,造成自己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何不就直接當作沒這回事,這樣他們不會問、也不會一直催,雖說我有我自己的計畫,但這麼
我其實還蠻不會道別的,孩子我可以,但在孩子的部分,我不想營造感傷的氛圍,只會滿足我的虛榮心,對其他任何方面都不會有好處,嚴重一點,說不定還會有家長關切,所以就當作沒這回事,反正之後孩子也會很快就忘了。
孩子們理所當然對於我是兼職老師的身分沒有感覺,可每當我到公司時,都會一群已經吃完點心的孩子,圍繞在我身邊,說實話,雖然他們真的很喜歡和我玩,但有時也真的挺困擾的... 雖然我知道,離開後,班級的課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人性的本質是:越多,越好。 我們不喜歡受限制,希望選擇越多越好,但實際上,真的是如此嗎?
Thumbnail
選自『ELLE 2024.10月號』 生活在一個有太多選擇的現代世界 解析「選択肢が多すぎる現代で生きるために」的結構
一般人生活在現今繁榮的經濟體系下,在任何人、事、物中都有很多的選擇,也因為有太多的選擇,所以舉棋不定、猶豫不決變成了大部份人的習慣。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選擇,擇友,擇偶,選擇工作,選擇生活方式……生命中的每一個決定都是自己選擇的,是好是壞,自己負責。你現在的生活模樣,都是經過自己過去千千萬萬個選擇疊加而來。 曾經路過美沙酮診所或者戒毒中心門前,都會看到一些委靡不振,要人攙扶著的沾毒人士。但仍然在附近範圍,看到一些鬼祟的行為,比起戒毒,
  人生無時無刻都在進行選擇,每個選擇都是你之所以是你的原因。在選擇之前,會有因;在選擇之後,會有果,這個從因到果的過程其實就是思考,而選擇就是你把思考的內容付諸實行的工具。   在做出選擇之前,將所有可能需要考慮的條件進行過篩與審視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每個條件都可能影響你的選擇方向。但僅僅考慮「因
  我們談過幾次資訊過剩的問題。在這個時代,快速多變的資訊朝我們的五感無止盡地衝過來,我們幾乎無法避免去接收。但這並不等同於「資訊流通得更好、更完整或更順利」,我們能知道世界各地的資訊,但總是被篩選過、甚至被掐頭去尾,重新詮釋過。  
Thumbnail
這是一個看似沒什麼但卻可以說是生活中很重要的問題,生活處處都是到選擇題,今天晚上要吃麵還是飯還是?出門要穿牛仔褲還是裙子還式套裝?鞋子要穿布鞋靴子還是高跟鞋,這些都是我們每天都會碰到的也是最基本的選擇,但除了這些以外真正讓人煩惱的是有些時候你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了一篇文章他說
Thumbnail
每天我們都做無數決策,有些對未來影響深遠。根據《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指出,機率思考可以提升預測未來的能力。美國聯邦國家情報辦公室的研究發現,機率訓練能提升人們的預測準確度,讓人更客觀地評估決策後果。通過機率思考,人們能理性面對不確定性,避免因恐懼或偏見做出錯誤判斷。
比如現在有 2 個選擇,因為好像都不錯,於是就陷入猶豫不決,這時最有用的做法就是對選擇作出假設「如果選擇 A 選項的話,可能會有 X 問題,因為...這不是我們可以承受的事情。」 「與此同時, B 選項則沒有這個問題,雖然可能賺的少一點,但我們只適合這個選擇。」消去 A 所以選擇 B 。
Thumbnail
選擇無所不在,且日益增多。如何從過多的選項中做出明智的決定?本文介紹四種策略,包括字典序排名法、逐步排除法、自訂排行榜與辨識捷思,以幫助讀者克服選擇障礙。此外,文章還引導讀者思考「最大化」與「滿足化」的選擇心態,提供不同觀點,克服選擇帶來的糾結情緒。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人性的本質是:越多,越好。 我們不喜歡受限制,希望選擇越多越好,但實際上,真的是如此嗎?
Thumbnail
選自『ELLE 2024.10月號』 生活在一個有太多選擇的現代世界 解析「選択肢が多すぎる現代で生きるために」的結構
一般人生活在現今繁榮的經濟體系下,在任何人、事、物中都有很多的選擇,也因為有太多的選擇,所以舉棋不定、猶豫不決變成了大部份人的習慣。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選擇,擇友,擇偶,選擇工作,選擇生活方式……生命中的每一個決定都是自己選擇的,是好是壞,自己負責。你現在的生活模樣,都是經過自己過去千千萬萬個選擇疊加而來。 曾經路過美沙酮診所或者戒毒中心門前,都會看到一些委靡不振,要人攙扶著的沾毒人士。但仍然在附近範圍,看到一些鬼祟的行為,比起戒毒,
  人生無時無刻都在進行選擇,每個選擇都是你之所以是你的原因。在選擇之前,會有因;在選擇之後,會有果,這個從因到果的過程其實就是思考,而選擇就是你把思考的內容付諸實行的工具。   在做出選擇之前,將所有可能需要考慮的條件進行過篩與審視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每個條件都可能影響你的選擇方向。但僅僅考慮「因
  我們談過幾次資訊過剩的問題。在這個時代,快速多變的資訊朝我們的五感無止盡地衝過來,我們幾乎無法避免去接收。但這並不等同於「資訊流通得更好、更完整或更順利」,我們能知道世界各地的資訊,但總是被篩選過、甚至被掐頭去尾,重新詮釋過。  
Thumbnail
這是一個看似沒什麼但卻可以說是生活中很重要的問題,生活處處都是到選擇題,今天晚上要吃麵還是飯還是?出門要穿牛仔褲還是裙子還式套裝?鞋子要穿布鞋靴子還是高跟鞋,這些都是我們每天都會碰到的也是最基本的選擇,但除了這些以外真正讓人煩惱的是有些時候你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了一篇文章他說
Thumbnail
每天我們都做無數決策,有些對未來影響深遠。根據《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指出,機率思考可以提升預測未來的能力。美國聯邦國家情報辦公室的研究發現,機率訓練能提升人們的預測準確度,讓人更客觀地評估決策後果。通過機率思考,人們能理性面對不確定性,避免因恐懼或偏見做出錯誤判斷。
比如現在有 2 個選擇,因為好像都不錯,於是就陷入猶豫不決,這時最有用的做法就是對選擇作出假設「如果選擇 A 選項的話,可能會有 X 問題,因為...這不是我們可以承受的事情。」 「與此同時, B 選項則沒有這個問題,雖然可能賺的少一點,但我們只適合這個選擇。」消去 A 所以選擇 B 。
Thumbnail
選擇無所不在,且日益增多。如何從過多的選項中做出明智的決定?本文介紹四種策略,包括字典序排名法、逐步排除法、自訂排行榜與辨識捷思,以幫助讀者克服選擇障礙。此外,文章還引導讀者思考「最大化」與「滿足化」的選擇心態,提供不同觀點,克服選擇帶來的糾結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