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05/19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從「古代近東文化」對照「現代文明」的基本信念。

    我開始對於「什麼是個人主義與自由主義」有所體悟,不是始於學校教育,也不是源自於自己的生活經驗,而是因著要研究聖經文本,開始研究聖經時期的近東文化而來的。
    對於一個生活在都會城市,沒有經過戒嚴時期(1949-1987)的台灣青年來說,我們是吃個人主義與自由主義的奶水長大的,我們所使用的課本是一綱多本(1999)的課本,我們所受的教育告訴我們:「民主、自由、尊重等同於進步的價值標準。」我們生活在都市叢林之中,每個人在被分隔且獨立的小空間中,我們活在公寓、臥室、半獨立的工位、盯著屬於自己的螢幕......。沒有人與人之間的真實接觸,我們看似也能夠活得很好,生理與精神的需求似乎也能夠過虛擬世界滿足......。
    在現代文明的生活型態之下,我們不得不說,我們活得比古代人,甚至上一代更「自我中心」,我們更講求「自己實現」,在這樣的意識形態中(套俗話說,就是在這樣同溫層的想法裡),我們形成一種價值標準,而這樣的價值標準甚至可以說是唯一「達成共識」的價值標準,就是身為一個當代富有教養的紳士/淑女,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你必須尊重每一個人有不同的看法。
    在繼續討論之前,我先聲明,我不是民族學家,只是一個業餘的愛好者,如果你對於我說的內容有興趣,請閱讀《詩人與農夫:從文學與文化進路再思耶穌的比喻》這本書,不過要閱讀這本書,需要具備一些聖經與歷史底子,本文關於近東文化的敘述,以及對於聖經文本的解釋,大多數是參考這本書的內容。本書的作者貝里教授是一名牧師、一名學者,也是一名真實在近東生活過的人,有興趣了解更多內容,可以閱讀這本書。
    回到本文的主題,讓我們來看看在古代近東文化中,對於一個紳士最高的評價是什麼?在古代近東文化中,「徹底維護傳統」,可能是對於一位紳士的最高評價。在現代的近東文化中,維護原有的文化、習俗與生活習慣仍然是他們所看重的事情仍然是某些族群的價值標準,這樣的價值觀,剛好和我們深受西方進步思維的「現代文明」恰好相反。(也因為如此,民族學者,才有機會能夠從某些現在近東文化的族群中,遙想古代近東文化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如果你覺得這樣的想法落後,或許只是恰好反應我們的價值觀——覺得改變意味著進步,進步意味著更好的思維。我們的想法和許多目前仍然存續的中東文化、非洲文化、台灣傳統文化或其他古老文化的想法是恰好相反的。對於維護傳統這件事情,在台灣不同的世代之間也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你可以對於不同的想法加入自己的價值判斷,但是我只是在陳述一個事實。畢竟,身為一個當代富有教養的紳士/淑女,我們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我們必須尊重每一個人有不同的看法。
    如果我們身處奉行個人主義與自由主義的同溫層,卻想要用更中立的角度了解「我們到底在想什麼」,研究聖經文化背景,不失為一個好方法,這或許也能幫助我們了解,我們的長輩在想些什麼,我們的長輩雖然活在當代的物質文明中,會用LINE傳長輩圖,會用FB看孫子的照片,但是在他們所長大的過程中,所學習且接受的價值觀念,不是「個人主義」與「自由主義」,反而是比較偏向「社群主義」,這是傳統的農業社會、輕工業社會的典型寫照——做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必須要看重團體利益、社群關係,更甚於個人意識。
    我想要用路加福音中,耶穌所說的一個比喻,來描述這樣的文化差異。為什麼我們要用比喻來探討文化差異,因為在比喻中,我們預設讀者「應該」能夠體會這個比喻在說什麼。也就是說,當耶穌在說比喻的時候,耶穌預設他的聽眾,一聽到這個比喻就會明白他在說什麼。
    今天要和大家講的是:「半夜求餅的比喻」
    路加福音十一章5-10節(現代中文譯本):
    耶穌告訴他的門徒:「假如你們當中有人半夜裏到朋友家去,對他說:『朋友,請借三個麵包給我;因為有一個朋友旅行來到我家,我沒有甚麼吃的好招待他。』假如你的朋友從裏面回答:『別打擾我,門已經關上了;我和孩子們也上了床,我不能起來拿甚麼給你。』
    怎麼辦呢?我告訴你們,縱使他不因那個人是他的朋友而起來拿麵包給他,也要因那個人一再地懇求而起來,把他所需要的給他。
    所以我告訴你們,你們祈求,就得到;尋找,就找到;敲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那祈求的,就得到;尋找的,就找到;敲門的,門就開了。
    ------------------------------------------
    耶穌用這個比喻來教導門徒們關於禱告的道理,按照字面簡單的意思是:就算是你在半夜找朋友要餅,朋友都會搭理,何況是天父呢?祂怎麼不會應允你的禱告?
    我們要怎樣用近東文化來看「半夜求餅」的比喻呢?如果,我們用現代人的思維,可能會覺得費解,第一、做為一個旅客,難道你不會用Google Map計算一下到達時間,半夜來訪不是很打擾人嗎?第二、肚子餓就去找7-11,再不然就去開泡麵啊。第三、如果你是主人,就算你家沒食物,半夜跑去敲鄰居的門,這是找事嗎?我家有小孩在睡覺,拒絕你不只是剛好而已嗎?
    讓我們用近東的「接待文化」來看這個比喻。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去過中亞或中東,被當地的人款待過?在那些充滿異地風情的地方,款待從異地而來賓客,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款待賓客不但是個人的事情,同時也是全村的事情」。做為賓客,不能拒絕款待;做為主人,要讓賓客賓至如歸;主人的賓客同時也是村莊的賓客,主人的義務同時全村的義務。
    讓我們嘗試用文化的思路來解釋這段經文:
    旅人半夜的到來。在古代徒步或憑藉獸力的旅行裡面,是很難掌握時間的,一個旅客半夜到來,想必是走了遠路而來,甚至是在旅途中遭遇一些困難,因此才會選擇在日落之後才抵達住宿的地方。
    主人的義務。作為一個主人,客人在半夜而來,提供客人基本的飲食,是最基本的待客之道。有解經家推測:三個麵包(可能是中東的小圓餅)大約是一個成年男子一餐的基本飲食。在這個比喻中,主人家裏面,並沒有多餘的烤餅,這樣對於接待來說,是失禮的,因此必須要尋求鄰居幫助。
    主人怎麼知道鄰居有餅?在古代近東的村落,婦女們會聚集在一起烤餅,所以今天那家考了多少餅,可能有那家會有餅剩下,大家都是知道的。
    鄰居(朋友)的角色。在這段經文裡面,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半夜求餅,是否合情合理?」、「鄰居用孩子睡了做為理由拒絕,是否合情合理?」如果用現代人的角度來說,半夜跑去按別人家的門鈴,這是非常失禮的事情,因為這打擾到別人的生活。但是如果我們用古代近東文化的角度來看解釋這段經文。這個主人半夜敲鄰居的門,告訴他說:「朋友,請借三個麵包給我;因為有一個朋友旅行來到我家,我沒有甚麼吃的好招待他。」他其實是在告訴他的朋友:「我要履行款待賓客的義務,而作為村莊的一份子,請你協助我履行這樣的義務。」如果用當時的文化來看,用自己的孩子睡了,而拒絕協助自己的朋友履行主人的義務,並不是正當的理由。
    耶穌對禱告的解釋。在這裡,耶穌用「半夜求餅的比喻」來解釋我們和天父之間的禱告關係,有什麼更深的含義?這是耶穌在暗示天父的性情,當我們禱告的時候,依照天父的性情,他會回應我們真實的禱告。天父不違反祂的性情,如同這個給餅的鄰居面對求餅時的義務一般,必須也必然會採取行動。天父不違反祂自己的性情,甚至有如履行一項義務一般地穩定。天父回應我們禱告,不但是在回應我們,同時也是在回應祂的性情——祂愛他的兒女,垂聽他們的聲音。當然,藉由這個比喻,我們同時也必須思考,我們禱告的內容是什麼。
    從經文的解釋重新回到今天的主題:理解這些古代的近東文化對於我們來說,到底有什麼幫助?我覺得,當我更深入地理解以社群主義為背景的古代的近東文化,賦予了我一個同溫層以外的角度,來重新省思我們所認為「天經地義」的信念,同時更能夠理解:「為什麼離開同溫層之後,想法會差這麼多。」事實上,對於一位現代人來說,我們存在著一個幾乎是不可解的矛盾:我們同時有屬於我們個人的道德直覺,又同時生活在這個多元的世界,又需要在這些想法迥異的價值觀中,做出屬於自己選擇來度過我們的餘生。
    這也難怪,在「現代文明」中唯一「達成共識」的價值標準,就是身為一個當代富有教養的紳士/淑女,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你必須尊重每一個人有不同的看法。
    同時,為什麼現在的人,罹患精神疾病的比例如此的高,面對如此多元的選擇機會,以及如此緊湊的生活型態,在沒有絕對標準的社會,無論是固執的人,還是腦波比較弱的人,可能都很難不精神錯亂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