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交易系統 20:均線原理與週期特性(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我們今天要正式進入我極簡主義技術分析的主系統,亦即均線順勢系統,前面我們有學到單一K系統,各位應該有發現我平常在說明或操作主要都是使用均線系統,很少提到單一K系統,其實後者算是我的輔助系統,或者說留一手的,不過即便如此,單一K系統還是能獨立作為一個主操作系統。
均線順勢系統六個字,系統兩個字已經在前面說明了,接下來兩個系列文就是要談均線趨勢,首先要講的當然是均線原理。
我說過K線圖是現代文明的十大發明之一,任何經由人的自由意志在交易市場上所造成的商品價格變化,都可以藉由K線圖描繪出來,並且它能傳達出市場交易者的總和心理,而均線,則是在價格分析(技術分析)領域中最早最簡單也最偉大的發明,如果說K線是耶穌,均線就是彼得。雖然從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它實在是再平凡也不過的東西,不過就是把各數值作平均點描出曲線而已,然而它卻是K線圖,即市場心理,最好的輔助詮釋者,就好像基督把天國的鑰匙交給彼得,只要你真正地瞭解均線的內涵,並能妥善運用,你就能打開天國之門。
首先先請各位設定參數,我的系統指標和參數,四條(3+1)均線,EMA7(白)、13(藍)、21(黃)、53(綠),現在開始我都會用顏色表達。不要問我為什麼用這些數字(更不要問顏色,不然我會生氣),如果你想的話,你也可以調成你自己愛的,相近的數字,或是最通俗的5、10、20、60,線圖上的效果也會類似,儘管很可能在特定位置有不同表現,但是長期而言是一樣有效的。
還有SMA和EMA的問題,也是有很多人問過了,我在此一並答覆,就是我選擇EMA是由長期操作經驗得來,我個人覺得EMA走得比較「沈穩」,訊號效果較強,至於你要用哪一種,一樣是你的自由,也同樣的,兩種可能在特定位置的表現不同,比如說在某個地方SMA已經金叉了,但EMA卻還沒,那我是要買進還是不買進呢?到底那個比較「準」?我告訴各位,沒有哪個較準的問題,只要你把它們放到超長期架構來看,效果是差不多的,比如同樣100次的金叉,不管是SMA或EMA,可能都是順利走出60次左右的多頭行情,只是兩種指標的這60次並不是完全重疊的。
上面這段的意思也是叫各位使用系統(指標)要經過長期的回測與操作實證,並且要從一而終,不要三心二意想偷吃佔便宜,這並不是說你系統永遠不能更動,我們也提過系統必須「優化」,但是系統優化,如增減指標或改變參數必須要有充足的理由,不是你今天覺得這個比較好就用這個,明天發現那個好像也不錯就用那個,一旦你的系統定下來,就不要輕言變動。我一直在說我們交易目的就是為了賺錢而已,不是在玩遊戲,系統就是你設置好的一個一定的規制,你的工作就是將這個規制完全、忠實地套用在市場,當市場發生符合你規制的變化時你就會賺錢,不合你規制時你就會賠錢,所以交易者的工作很簡單,就是找一個有較大的機率會合於市場的規制,接著忠實地依照那個規制操作,如此而已。
我們今天首先要談的是均線原理,包含均線在(K)線圖上的意義,和K線與均線的互動關係。我們都知道均線數值代表某段期間的平均價格(姑且不論各種特殊計算方式),也可以理解為該期間所有交易者的平均成本,而一般我們軟體上的均線數值是於每根K線的收盤價計算的。
以黃線(21EMA),也就是俗稱的月線(一般參數設定在20上下)為例,他的數值就是最近21日收盤價的平均數,當然我們用的是EMA,有另外特別的加權計算方法,但那不重要,我也不多做說明,各位仍然依照一般的平均概念去理解即可。以上圖而言,指數收盤在黃線下方,即表示最近一日的收盤價比近21日收盤的均價還低,也可以說,最近21日買進並持有的交易者,到今天為止平均而言是賠錢的,如果我們看綠線的話感覺更明顯,最近53個交易日內買進持有的交易者,大概8成以上是賠錢的。
我再重複一遍,既然均線是一段期間的收盤價平均,21EMA的數值就是近21日的均價,現在的價格低於21EMA,也就是低於近21日的均價,也就是低於近21日市場所有交易者買進的平均價格,以此理解為基礎,各位想像一下,如果明天盤中價格漲到21EMA附近甚至上方,你覺得會發生什麼事?不要想別人,想想你自己就好,假設你就是近21日之間買進目前虧損的苦主,你的買進均價也跟別人差不多,就在21EMA(9890),這段期間來你都處於賠錢狀態,今天好不容易價格盤中來到9900,你會怎麼做?我想十之八九會是先解套再說。此外,縱使你聰明過人,雖然你是在近21日買的但是卻買得比別人(的平均)還低,也就是你現在是賺錢的,那麼今天價格漲到除了你之外的那些賠錢的笨蛋們的均價附近,你會怎麼做?我猜應該也不會是你慈悲心大發想說各位我來幫你們解套吧,想賣的都讓我來接…我想你也是會選擇落袋為安先跑先贏,那些笨蛋之所以是笨蛋就是因為他們在那麼高的地方買,如果我現在不賣那我豈不是跟他們一樣笨了?
這就是均線壓力(支撐)的原理,也就是均線具有支撐(壓力)的作用,這是均線操作上最重要的核心精神
我們另一方面要瞭解的是,既然均線是以某段期間內的收盤價平均計算,那麼,若今天K線收盤在某條均線之上,明天開盤這條均線的數值就會提高一點,圖形則會上升一點,就好像班上來了一個轉學生,本來全班數學平均只有60的實力,結果這個轉學生考80,那平均就會被拉高,反之亦然。
上面的基本原理表示了一件事實,就是均線是由價格決定的,所以我們常常聽到人家說「均線是落後指標」,其實這句話既沒道理,也沒意義,會說這種話的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只是人云亦云而已。既然這句話本身就沒道理,認為均線是「落後指標」的人,當然也說不出什麼道理來,絕大多數的人只是憑著一種單純的直觀就做這種結論,就是從線圖上看均線永遠是跟在價格(K線收盤價)後面,因此他是「落後」指標。怎麼說這句話沒道理呢,因為事實上在技術分析中沒有落後指標這種東西,真的要說的話,所有指標都是落後的,因為所有指標都是經由價格計算而來的,不管你用的公式再怎麼千變萬化都一樣,沒有最新的價格就沒有最新的指標數值,指標值永遠都跟在價格之後,既然如此,那就沒有所謂落不落後的問題。縱使有某種指標不是以價格為基礎,它仍然必須等當根K線收盤才能計算出最新數值,自然也不可能「領先」價格。還有些人是把某些「循環式」指標當成領先指標,這就像在圓形的操場跟在別人後面跑的人說自己其實是「領先」前面那個人快一圈一樣無稽。
言歸正傳,剛剛說價格決定均線,我通常將此轉換成一句話,即「價格引導均線」,以這樣的方式去理解它。就像前面說的,當某日收盤價高於均線,隔日開盤時均線數值就會被拉升;低於均線,均線數值就會被壓低,感覺就好像價格(K線)在拉著均線跑,所以我們說價格引導均線。
此外,前面提到均線系統的基本精神是認同「均線對價格具有支撐(壓力)的作用」,我也說明了價格變化上的市場心理上讓各位瞭解,不過前面提的是個「靜態」的例子,我們現在要從「動態」的觀點來看均線與價格的相互關係的另一面,這也是在我們的系統裡與「價格引導均線」成一體兩面的另一大命題,即「均線推動價格」
我們用一個簡單的實例就可以說明,例如我今天用50塊買了一個標的,當他漲到60塊我將他賣出,之後價格回跌,我可能會在55、56塊又將他「買回來」,那是因為當我以60塊賣出賺10塊時,我對此標的的「心理成本」停留在50塊,我不會覺得他現在55很貴,因為我50買又賣在60,我現在有10塊的「額度」可以用,並且我心裡產生了「他的價格會上漲」的認知(因為我賺錢了),那麼當他價格再回跌時,我會傾向在高於50的價格再「買回來」。
價格回到自己之前的成本價附近,會想再把賣掉的東西買回來,是一種基本人性,而且人通常可以接受稍高於「原始成本」的價格,因為第一我「覺得我有賺了」,加上,第二我「覺得他會繼續上漲(因為他最近都在漲)」,在這兩種心理的影響下,使我願意接受以比我第一次買時更高的價格再買一次,反正我有賺錢,大不了最後把賺得吐回去,至少不會賠,而且我之前買50賣60,價格現在回到55,我很難期待他再次回到50給我買,這種幻想太不切實際,而且他最近都在漲,眼看很有可能再來一次60,所以此時我願意以55塊重新買進。
我再說一次,你買50賣60,你的心理成本停留在50,現在價格回到55,你因為前面有賺了,又怕自己太貪心硬要等他回50反而買不到,你覺得我本來打算抱一段的這麼早賣掉難得他價格又下來,不如趕快買進,前面賺的就算多的,撿到的,於是你會「調高」再次進場的成本價,在55附近就買進。當市場上多數人都這樣想的時候,你就會發現當價格來到均線附近時,就會產生買盤,均線附近的主要買盤之一就是由逢高獲利了結的人想接回部位而來的。這就是均線,也就是交易者的心理成本,的「支撐」作用。
那麼,如果我因為某些理由而沒有在55塊買,結果現在價格回到50塊甚至50塊以下呢?那我還不用搶的?好,如果他來50塊我還是沒買,可能我覺得他會反轉下去,結果他慢慢地又變51塊,感覺好像下不去了,我買不買?應該買。51沒買到,他價格繼續上漲,這時我心裡就會開始出現一種幻想,恩,沒錯你猜對了,我就會覺得他會像上次一樣又要漲到60塊了,嚐過了一次甜頭後就會想再嚐第二次,現在52、53我都願意買…變55,沒關係還是買。55又沒買到變58、59了…啊靠杯啊買就買啦,就當我上一波沒賺到,誰叫我出太早,做股票就是要順勢操作,他現在在走多,應該買進(所以你當初幹嘛賣掉?)…於是隨著成交價越來越高,計算出來的均線數值也會提高,也就是股價上漲,均線上升,而且股價一直保持在均線上方。在這種情況下,從線圖上來看,就形成了好像均線在「推升」價格樣子,價格則「沿著均線走」,如此不斷地循環,直到「盡頭」。反過來,下跌的過程也是一樣,各位可以自己在心裡做一次想像練習。
「價格引導均線,均線推動價格」,這就是均線系統的核心精神。當我們看到一個標的的線圖,光從K線與均線的相對位置,就可以一目了然,迅速又簡便地決定交易策略的大方向,不需要什麼複雜的東西或「分析」。簡單說,基本原則就是線上買進(作多),線下賣出(作空)。
我們的系統總共有四條均線,我們藉由四條均線的運動方式與相對關係來判斷價格走勢並決定交易策略,這些都會在日後的課程裡做詳盡的說明,不過,如果各位有興趣,不妨試著把你的軟體線圖先設定一條均線,做個回測看看效果如何,你可以各種參數各種週期的線圖都試試看,相信你會對均線的神奇之處更有感觸。
我舉個例子,比如說你以大盤周線圖,只用一條綠線(53EMA),設定週K收在綠線上買進,收在綠線下賣出(放空),就是簡單的線上買線下賣,一條線就好不用別的,回測一次看看效果如何。這一「招」,如果你沒有辦法作期貨,或不敢放空,你可以以0050為標的,做一下彈性策略變更,比如說當K線收盤在綠線下,你就拉大攤平間距,一旦K線收盤在綠線上,你就可以在一定的短期間內連續進場,押上較高比例的資金。
今天的課程就到這邊,我們下禮拜要談非常重要的「均線回歸」觀念,以及各期均線的本質與排列(糾結與多空排)的意義,視篇幅而定,我可能會再增加一個「價量關係補述」的小主題,說明坊間常聽到的所謂價量背離、價跌量縮價漲量增等傳統觀念的真意與應用方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19會員
378內容數
標題的發想源於柏拉圖的「哲學家君王」,意即作為掌握至高權力的君王,必須同時具有哲學家的道德涵養與智識器量,才能充分且正確地運用權力而使國家走向更幸福完善的境界。同樣地,交易者象徵的也不僅是財富,他也必須具備哲學家的本質,作為一個身心靈上完全的人,始能正確地獲得並利用財富,使自己與他人的人生圓滿。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今天開始一直到課程結束的內容,就是我的交易系統最高階也是最精華的部分,以我們一直在用的比喻來說,就是大三大四的課程,也是份量最重,重要性最高的,在進入正課之前,我有些話想先跟各位說。   人生在世需要的就是錢,為了得到錢,人就需要工作,只要持續工作人就會持續收入金錢,但這裡有幾個問題,首先就是
有了一個系統後,接下來該做的就是改善系統,改善系統的目的是為了追求操作品質的最佳化(不是「獲利的最大化」)。關於系統的優化這邊舉一個例子,假設我們把上一堂課的規則在加上一條:(以台股而言)「7000點以下站上月線買進,8000點以上跌破月線賣出」,這樣在套用到前面選取的那一段走勢中,結果應該是獲
(第二期也就是目前為「交易者之養成」專題的訂閱者請注意,下面是我之前第一期學生進度到這裡時的公告,對此時第二期的各位一樣適用喔。)   今天開始本番前,要先跟大家說一件事,算是個重要宣告,這個宣告是對一、二期同學都適用的,這部分我也會同時在社團PO,因為我知道有些伙伴主要是看課程,比較少看社團,
從今天開始一直到課程結束的內容,就是我的交易系統最高階也是最精華的部分,以我們一直在用的比喻來說,就是大三大四的課程,也是份量最重,重要性最高的,在進入正課之前,我有些話想先跟各位說。   人生在世需要的就是錢,為了得到錢,人就需要工作,只要持續工作人就會持續收入金錢,但這裡有幾個問題,首先就是
有了一個系統後,接下來該做的就是改善系統,改善系統的目的是為了追求操作品質的最佳化(不是「獲利的最大化」)。關於系統的優化這邊舉一個例子,假設我們把上一堂課的規則在加上一條:(以台股而言)「7000點以下站上月線買進,8000點以上跌破月線賣出」,這樣在套用到前面選取的那一段走勢中,結果應該是獲
(第二期也就是目前為「交易者之養成」專題的訂閱者請注意,下面是我之前第一期學生進度到這裡時的公告,對此時第二期的各位一樣適用喔。)   今天開始本番前,要先跟大家說一件事,算是個重要宣告,這個宣告是對一、二期同學都適用的,這部分我也會同時在社團PO,因為我知道有些伙伴主要是看課程,比較少看社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均線的應用技巧,包括均線排列、斜率變化和交叉信號的解讀,強調了均線在判斷市場趨勢中的重要性,並提醒投資者需要結合其他因素做出全面的投資決策。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股票技術分析的基本概念,包括K線圖和移動平均線的定義和用途,以及型態學的應用。此外,文章也介紹了葛蘭碧八大法則的相關內容,並討論了其歷史和潛在侷限性。最後,文章提醒投資者要理解技術分析工具的原理,不依賴單一指標做出投資決策。
本文深入淺出地解析均線使用技巧,包括均線排列、股價與均線關係、均線斜率及交叉等重點,幫助投資者掌握趨勢判斷的關鍵,提升投資決策能力。
Thumbnail
這篇是給初學技術分析者的建議,覺得去蕪存菁,最簡潔有效的東西。 1.認識什麼是K線,開高低收,成交量。 2.知道均線與均量的數學意義。 3.學習簡單的走勢型態,比如W底M頭,切線,跳空缺口。 以上3點就足夠了,不管基於什麼說法想法理由,都不要花時間去學任何其他指標。
K線的意思是某段期間的股價紀錄,K線圖的意思則是記錄市場某段期間的價格變化,屬於技術分析的一種。 包含股票、ETF、期貨、外匯等等商品,在觀察價格走勢時,其實都會使用到K線與K線圖。 本篇市場先生將介紹K線、K線圖,以及K線的16種型態。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K線是什麼? K線圖怎
在股市投資的世界裡,市場波動既是風險也是機會。許多投資者在面對市場的起伏時感到無所適從,不知道如何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這時,一個有效的策略就成了投資者的秘密武器。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28均線策略,看看它如何成為掌握市場波動的關鍵。 28均線策略簡介 28均線策略是一種基於技術分析的投資方法,
Thumbnail
移動平均線是投資初學者的良好起點,以計算收盤價的平均值為基礎,包括簡單移動平均線(SMA)和指數移動平均線(EMA)等。透過均線互動,可執行進出場策略,操作以日線為基準。風險在於即使無趨勢,仍會操作。建議改進方法是添加趨勢濾網,以提升準確度和報酬率。
Thumbnail
學習K線圖的好處是能夠在這項技能當中研判各國股市、匯率或個股的趨勢脈動,因K棒的形成是真金白銀打出來的型態,就是最真實的市場的反映,若將K棒及成交量結合,就能掌握大部分市場的走向,未來您可以做波段或是當沖交易都適用,就不需要再聽任何消息能夠自己做判斷。
Thumbnail
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簡稱 MA)是金融技術分析中一種基礎且廣泛使用的工具,透過計算一定時期內的平均價格,以平滑價格數據,從而減少市場波動的隨機性,幫助投資者更清晰地看到價格趨勢。
均線我想是很多人在學技術分析的過程必學的,但每個人設定的均線也都不一樣,到底要如何應用? 我身邊不乏有人,站上五日線轉強,跌破月線轉弱,其實坊間上看到的很多都是如此的說法! 這種方法也許有人可以賺到錢,但我是賺不到啦! 以下言語是否熟悉: A: XXXX跌破月線,我該停損嗎? B:XXXX跌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均線的應用技巧,包括均線排列、斜率變化和交叉信號的解讀,強調了均線在判斷市場趨勢中的重要性,並提醒投資者需要結合其他因素做出全面的投資決策。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股票技術分析的基本概念,包括K線圖和移動平均線的定義和用途,以及型態學的應用。此外,文章也介紹了葛蘭碧八大法則的相關內容,並討論了其歷史和潛在侷限性。最後,文章提醒投資者要理解技術分析工具的原理,不依賴單一指標做出投資決策。
本文深入淺出地解析均線使用技巧,包括均線排列、股價與均線關係、均線斜率及交叉等重點,幫助投資者掌握趨勢判斷的關鍵,提升投資決策能力。
Thumbnail
這篇是給初學技術分析者的建議,覺得去蕪存菁,最簡潔有效的東西。 1.認識什麼是K線,開高低收,成交量。 2.知道均線與均量的數學意義。 3.學習簡單的走勢型態,比如W底M頭,切線,跳空缺口。 以上3點就足夠了,不管基於什麼說法想法理由,都不要花時間去學任何其他指標。
K線的意思是某段期間的股價紀錄,K線圖的意思則是記錄市場某段期間的價格變化,屬於技術分析的一種。 包含股票、ETF、期貨、外匯等等商品,在觀察價格走勢時,其實都會使用到K線與K線圖。 本篇市場先生將介紹K線、K線圖,以及K線的16種型態。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K線是什麼? K線圖怎
在股市投資的世界裡,市場波動既是風險也是機會。許多投資者在面對市場的起伏時感到無所適從,不知道如何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這時,一個有效的策略就成了投資者的秘密武器。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28均線策略,看看它如何成為掌握市場波動的關鍵。 28均線策略簡介 28均線策略是一種基於技術分析的投資方法,
Thumbnail
移動平均線是投資初學者的良好起點,以計算收盤價的平均值為基礎,包括簡單移動平均線(SMA)和指數移動平均線(EMA)等。透過均線互動,可執行進出場策略,操作以日線為基準。風險在於即使無趨勢,仍會操作。建議改進方法是添加趨勢濾網,以提升準確度和報酬率。
Thumbnail
學習K線圖的好處是能夠在這項技能當中研判各國股市、匯率或個股的趨勢脈動,因K棒的形成是真金白銀打出來的型態,就是最真實的市場的反映,若將K棒及成交量結合,就能掌握大部分市場的走向,未來您可以做波段或是當沖交易都適用,就不需要再聽任何消息能夠自己做判斷。
Thumbnail
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簡稱 MA)是金融技術分析中一種基礎且廣泛使用的工具,透過計算一定時期內的平均價格,以平滑價格數據,從而減少市場波動的隨機性,幫助投資者更清晰地看到價格趨勢。
均線我想是很多人在學技術分析的過程必學的,但每個人設定的均線也都不一樣,到底要如何應用? 我身邊不乏有人,站上五日線轉強,跌破月線轉弱,其實坊間上看到的很多都是如此的說法! 這種方法也許有人可以賺到錢,但我是賺不到啦! 以下言語是否熟悉: A: XXXX跌破月線,我該停損嗎? B:XXXX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