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我在聽《黃真伊》電視配樂時發現的曲名-心中不能給予的花。忽然間體會這個花字在真伊的心中,也許不是那兩段刻骨銘心的愛戀,也不是她詩中相思相憶只能夢中的遺憾,而是屬於對舞蹈的癡情。

近年來韓國電視劇以人名為劇名的歷史古裝劇不少(雖然還比不過大陸歷史人物的電視劇多),但每一部幾乎都打著製作認真嚴謹來行銷海外,看起來也真的部部積極考驗著韓國電視台的功力。在台灣,幾乎很少看到這樣的電視劇囉!有時候在大陸劇或韓劇那些引經據典的詩句或古代聖賢故事出現,會讓敏感的我讚美的有點心酸。
電視版《黃真伊》其實是2006的電視劇。古裝戲網路上鮮少討論,我今年
先選擇看《朱蒙》,原因只有演員比較熟悉,一部《朱蒙》消耗我太多看
戲細胞,中間只好穿插一些輕鬆愉快的的戲碼來取得平衡。
主文前的小小引言,天阿....那文字帶給我的這個人物的鮮明震撼完全跳躍
在黑白書頁上。就那幾行話,我關上小說,決定回家開始欣賞電視版《黃
真伊》。因為,不想先看書,讓我因比較,失去對電視劇的熱情。

台灣在2007年10月首播。歷史人物經過編
劇的美化,文學的轉寫,電視劇的收視考量
,都只能努力接近真實而無法確認真實。只
能建議觀眾保持有距離的欣賞,這種距離看
起來更有魅力。《黃真伊》就是這樣一個在
韓國流傳的名女人,雖身為藝妓,但據說傳
頌下來的是她詩詞的造詣,網路上說甚至為
現代韓國教育指定文選教材(這我不認識韓
國人不清楚,但網路書店大力宣傳)。由於
我原音不懂韓文,翻譯字幕是否真能融入
她的情感就無法得知,不過有時候覺得怪怪
的.............
花點時間寫這篇,韓劇《黃真伊》真的很好看。忍不住逢人推薦欣賞。

被遺棄在佛寺的小真伊,在佛祖面前三千拜只為求得跟師父到市集拜拜的機會,她以為在擁擠人潮中可以認出離開自己,有迷人香味和花裙的母親,但是卻認不出來,淚流滿面。真奇怪,韓國人在童星的戲總是惹人憐愛,真是好會演。雖然只有短短二集戲份,演真伊的小女生絕對吸引觀眾的所有目光。

忍不住歌舞的吸引,小真伊終於逃出寺廟跑到松都教坊學習當個藝妓。原來小真伊的母親真的也在藝妓教坊裡,她殷切希望真伊活得像真正的女人一樣,不要學才藝,藝妓只不過像長在野地任人踐踏的花朵。但真伊卻對華麗的歌舞生活充滿興奮的熱情,而且也在學習方面有過人的天賦。

在世族與藝妓無法見容於當時的社會下,真伊的初戀被硬生生的毀掉,也斷送那位癡情公子的生命。真伊於是狠狠捨棄自己的真心,她決定真心隨著他真愛而逝,不再跳舞,專心當個琴藝詩詞全能嫵媚的藝妓,藉此報復那些自以為是的豪門貴族和自己狠心的師父。卻也因此闖出一番名號。

以為不會再碰到真心的真伊,長大後卻糾纏在溫柔的禮判大人和狡猾宗親碧溪守大人,還有隱姓埋名貴族子孫的守護下,發展出一段段愛恨和智慧多角關係之間。直到最後,真伊還是選擇回歸到百姓生活之中堅持舞蹈,只有融合大眾的手足歌舞,只有大家的笑臉才能完全平撫她的苦顏,而進入流傳歷史的創作之路。
不過這戲,拍得真是漂亮,那集集亮麗的顏色及運鏡柔美深深打動我。如
果你只相信電視台宣傳詞絕對體會不完全它的美麗。那用水墨合成的片頭
,寂靜的江水,出聲的瀑布,在宣紙上潑墨出的詩詞,昏黃中雕花蝴蝶的
燭臺蠟燭,運鏡的心動,輕輕撥動鮮明對比的衣帶,雪中,落葉,楓紅,
溼透薄紗的雨,典雅尊敬的對白......
為了修練舞技,練單索的領會,溪中的呼吸,山谷的回音,踏著蜂蜜的輕
盈,拿走鳥巢的殘酷,倒吊的血液奔騰....為了癡情愛戀,斷絃的心痛,
撕碎的書畫,刻字的戒指和玄琴,不講話的凝望守護,臨刑的微笑,最後
也是開始藏著眼淚的笑著跳舞........
只是因緣於含蓄的那個年代,所有視覺上的享受跳入那個可以癡迷的年代。

據說收視率高過韓國海外冠軍的《大長今》,我想因為感情的戲份多了一點點溫柔,應該更能吸引住不同年齡層的眼光。當然韓國藝妓故事和身分與中國歷史藝妓有點有趣的差異,眼尖的觀眾可以猜猜看。
最後也想寫一下演員。《黃真伊》的韓劇演員對我來說是陌生的。唯一有
印象的是演過《美妙人生》等戲的大男孩金載沅,以往真的只看到他的現
代時裝劇青春陽光氣息,笑容應該是他成名的原因。但在《黃真伊》中卻
是個深情穩重的古裝禮判大人,完完全全改變我對他的戲劇形象,幾場臨
刑的戲讓我又看到韓劇培養一個演員的用心,真該為他的演出鼓掌,真該
為他擁有這樣演出機會慶幸。對演員來說真是難得好事。
就像最後一集中,老師為真伊點破心中對舞蹈的堅持和疑惑。老師泡了杯花茶,讓枯花在熱水中重新開顏綻放,甚至引出誘人的清柔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