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的形狀

愛情的形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陣子和新朋友去旅行,因為不清楚對方的旅行習慣,所以是配合比較多的狀態。

認識久了的朋友聽到這次旅行經歷,直呼不可思議,這不是他們認識的我(到底他們認識的我是有多我行我素?)。聽完他們的評論以後,我認真在想,自己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是個任性的人,還是是個配合的人?在關係裡的自己,是什麼樣子?


raw-image


認真想想,其實自己像個容器。和什麼樣的人談戀愛,因應著對方的人生想像與當下狀態,就會變成什麼樣子。在愛情裡,我們互相創造,彼此的模樣。

和A在一起的時候,雖然才十來歲,不知怎地,好像很清楚他的人生想像是什麼,而我,不見得會成為他人生想像裡的那個角色。儘管明白這件事,但因為喜歡,還是在一起,也曾在心裡描繪那個繼續往下走的風景,自己會有什麼樣的發展。

如果繼續和A在一起,我可能會很努力的,去成為一個好太太好媽媽,同時還想辦法兼顧工作(雖然我現在是想不到會做哪方面的工作了)。總之,是一個非常正常的模樣。而交往的當下,也算是順應著他的人生想像,我變成了某個樣子。

但,從某個時候開始我知道,我不會成為那樣的人,即使軌道就在眼前,就是註定要偏離那個明擺著的方向。感覺就像,《妳一生的預言》裡,女主角的心情。

Louise: Despite knowing the journey and where it leads…I embrace it. And I welcome every moment of it.(即使對於自己的生命旅程和終點都了然於胸…我依然全心全意接受它,以及享受過程之中每一刻。)


和B在一起的時候,那大概是我最極端的一種樣貌。因為害怕失去,而極端的想要討好,但也因為對他能有一定程度的誠實,感覺又能打開自己,這樣的混亂著,而失去了自己。

在很久之後,我和B討論著,如果一起生活,會是什麼光景。那時,對某些未能實現的風景,仍無法放手。B以著輕鬆的口吻說著,我們的生活應該會蠻和諧的吧。就我們對彼此個性的了解,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

真的,沒有問題嗎?

後來發現,原來他其實不那麼在乎親密關係,他是以自己為最優先的。我若繼續待在那關係裡,勢必也是一路的配合,失去自己而越來越卑微。


旅行回來之後我一直在思考自己為什麼會成為一個配合的人。配合不是不好,只是我很難表達自己的需求。

回顧過去到底有沒有好好表達自己?可能是沒有吧。


我不知道接下來會和誰,開展一段路途。

但願我能勇敢地表達自己的需求,我們之間是平等的,不是誰討好誰,誰配合誰,而是心甘情願歡喜相陪。

我們,都長成自己的樣子。

avatar-img
Angelateria的沙龍
6會員
1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ngelateri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相信人有自主成長的力量,只是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要怎麼應對情境,運用出這份力量。 轉變,像是生命給的禮物兌換券,提示我們找出力量的道路,進而能夠更有意識的運用力量。但這張兌換券,有自己的使用說明和注意事項,兌換前請先閱讀……
衣服一直是我的好朋友,衣服會誠實的告訴我很多事,像是最近的身心狀態、人生有什麼變化。而變化是一個讓人不得不去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 我向來對穿衣服有自己的想法,但也想看看別人怎麼說?結果意想不到的,這本書提醒了我好多事……
最近讀了《最有生產力的一年》 一書,可以說是作者Chris Bailey為了了解「怎麼樣使用自己才最有效率」進行實驗之後的一本心得。 新的一年,從認識自己開始。活在這個年代,忙碌很容易、忙碌是常態,但有沒有「成就」更多?但願我們都成就更多,而非「瞎忙」。
我相信人有自主成長的力量,只是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要怎麼應對情境,運用出這份力量。 轉變,像是生命給的禮物兌換券,提示我們找出力量的道路,進而能夠更有意識的運用力量。但這張兌換券,有自己的使用說明和注意事項,兌換前請先閱讀……
衣服一直是我的好朋友,衣服會誠實的告訴我很多事,像是最近的身心狀態、人生有什麼變化。而變化是一個讓人不得不去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 我向來對穿衣服有自己的想法,但也想看看別人怎麼說?結果意想不到的,這本書提醒了我好多事……
最近讀了《最有生產力的一年》 一書,可以說是作者Chris Bailey為了了解「怎麼樣使用自己才最有效率」進行實驗之後的一本心得。 新的一年,從認識自己開始。活在這個年代,忙碌很容易、忙碌是常態,但有沒有「成就」更多?但願我們都成就更多,而非「瞎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