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9|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營區 vs 聚落 vs 自然空間 的 發展關係

    Week1
    營區 vs 聚落 vs 自然空間 的 發展關係
    ◦ 地點:金門縣烈嶼鄉,西方社區,北風爺西側、西口國民小學東北側 ◦ 影像使用:Google earth 多期衛星影像 ◦ 分析時間段:2006-2019 ◦ 說明: ◦ 建物變更、綠地開發、耕種面積變動,隨著時間變化產生了不規律的改變。 對於建物和特殊路徑的變更,我認為應當是原先有的建物,後來因為使用更替產生用地變化。 門字形的特殊路徑,與耕種區域重合,從規劃和分界看出,因應該路線進行分割為空地的變化方向。 線性特殊路徑從最初的2006年便可依稀看到路線痕跡,到最後覆蓋回土壤,配合建物原處移為空地,周邊建紅頂房判斷,原使用空間已更換使用者或使用權,而原來的路徑因為整地而恢復綠地。 ◦ 對於綠地開發、耕種面積變化,我認為理由有兩種可能。 一是用地計劃。 雖然使用的居民開發了綠地(無限制),計劃制約(規範要求強制性)導致返還或調整,建物所在處的變化也因應這個理由。 二是拍攝的時候,耕種處於種植物繁茂狀態。 參考黃色耕地面積減少綠地面積增加的日期分別為3月17日,沒有實地探訪無法獲知種植種類。另外耕地面積增加為2月、8月。 從2018年影像開始,則保持耕地的分界線。
    2006
    2010
    2011
    2013
    2017
    2018.3
    2018.11
    2019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喜歡碎碎念 | 寫字文集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