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區 vs 聚落 vs 自然空間 的 發展關係

營區 vs 聚落 vs 自然空間 的 發展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Week1

營區 vs 聚落 vs 自然空間 的 發展關係


raw-image


◦ 地點:金門縣烈嶼鄉,西方社區,北風爺西側、西口國民小學東北側
◦ 影像使用:Google earth 多期衛星影像
◦ 分析時間段:2006-2019


◦ 說明:


◦ 建物變更、綠地開發、耕種面積變動,隨著時間變化產生了不規律的改變。
對於建物和特殊路徑的變更,我認為應當是原先有的建物,後來因為使用更替產生用地變化。
門字形的特殊路徑,與耕種區域重合,從規劃和分界看出,因應該路線進行分割為空地的變化方向。
線性特殊路徑從最初的2006年便可依稀看到路線痕跡,到最後覆蓋回土壤,配合建物原處移為空地,周邊建紅頂房判斷,原使用空間已更換使用者或使用權,而原來的路徑因為整地而恢復綠地。


◦ 對於綠地開發、耕種面積變化,我認為理由有兩種可能。
一是用地計劃。
雖然使用的居民開發了綠地(無限制),計劃制約(規範要求強制性)導致返還或調整,建物所在處的變化也因應這個理由。
二是拍攝的時候,耕種處於種植物繁茂狀態。
參考黃色耕地面積減少綠地面積增加的日期分別為3月17日,沒有實地探訪無法獲知種植種類。另外耕地面積增加為2月、8月。
從2018年影像開始,則保持耕地的分界線。


raw-image


2006

2006


2010

2010


2011

2011


2013

2013


2017

2017


2018.3

2018.3


2018.11

2018.11



2019

2019


avatar-img
SHU. com的沙龍
6會員
2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HU. com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電影到最後並沒有解釋和定義,只是拍在下雨天走路的樣子,說著更喜歡的生活和取向⋯⋯
可是凌冽的大風並不允許他走的多快,因為他同時也害怕寒風會把自己吹散了骨架,但他更害怕貨車倒了,到時候連工錢都沒法領。
我的印象里,書店不是應當讓人更好理解的地方嗎?底下補充情節的說明也是一個不顧反對的開書店的故事,反而理解不是這件事情最為關鍵的事情嗎?
電影到最後並沒有解釋和定義,只是拍在下雨天走路的樣子,說著更喜歡的生活和取向⋯⋯
可是凌冽的大風並不允許他走的多快,因為他同時也害怕寒風會把自己吹散了骨架,但他更害怕貨車倒了,到時候連工錢都沒法領。
我的印象里,書店不是應當讓人更好理解的地方嗎?底下補充情節的說明也是一個不顧反對的開書店的故事,反而理解不是這件事情最為關鍵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