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理解讓思想變得懶散(思考筆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背景-------------------------------

「理解讓思想變得懶散」看到這句話是在刷小紅書的時候看到的,是一個博主對於電影《書店》的台詞的摘錄。我的印象里,書店不是應當讓人更好理解的地方嗎?底下補充情節的說明也是一個不顧反對的開書店的故事,反而理解不是這件事情最為關鍵的事情嗎?

忍不住好奇的在底下留言,看到了相反的答案。


第一個角度是:理解就沒有自己的想法,變成用別人的想法定義自己的想法。

回應的大概意思是:不懂才會想,想了的收穫,就是自己的東西,不想的話,就是別人說啥就是啥。


第二個角度是:太簡單的就被理解的東西沒意思,不會多想為什麼。

大概的意思是:告訴答案的數學題沒人會去解答,「就是如此」去定義已知的東西。


-------------------------------我是思考分割線-------------------------------


張大腦袋瓜子

張大腦袋瓜子

但是似乎對於理解這件事情,留言的傾向更偏向負面。

我不理解的我才願意知道,所以說話要說一半笑臉只有一點才會有遐想的,在實際情況慘了矛盾和利益應該不會這麼享受。

太直白的平鋪直敘少了什麼呢,少了神秘感?

我覺得有趣的是,我沒想到這些。我只是覺得理解會讓思想更為清晰QQ。你理解了狀況,才不會讓思想拘泥在不理解當中。因為你看,提問是一個試圖理解的過程吧,而對方也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從這個熱烈的互動討論中,我感受到其實是希望能夠被理解的成分更高一些。


————————進一步思考的分割線————————


議題一:為什麼思考?

(我是覺得啦,思想懶散的問題關鍵是「你的思考動機是什麼?」,也就是,為什麼要想這個?)


1。對未知的崇拜

在求知上,就是尋求為什麼的征途,赤子之心,對什麼都好奇,是因為不懂。對未知的探索,相反和對已知的無視;對既有的不顧,對若即若離的追求。

因為得不到,或者說還沒得到。


2。對已知的唾棄

這裏的問題是對已知的態度,對於直接告訴你答案的東西,保持某種無所謂和隨意的想法。不會深思,也不會探討,因為已經得到解答。

但是給我的感覺是完成蓋章就可以繼續下一個,可這個跟第一個留言就形成矛盾了,鋪陳開來的理解,終究是別人的理解,難道不是要用自己的想法去定義麼?不會多想的隨意是普遍現象嗎?

總說要成為迷一樣的人,太開誠布公沒有探索的意思。享受刺激的過程從遊樂園裡的載浮載沉中可以看到。

就像攻城掠地的樣子,只要征服是渴望,那麼地球最後一塊地榨乾之後,就會想要去外星球探索奧秘,沒有止盡。


對已知的無視和對未知的奢求這個狀況,對於擁有的已知沒有感恩,而是隨之而來的對於持有的揮霍和丟棄。


議題二:為何對理解,會這麼排斥呢?


1。不想理解,所以隨意的懶散

理解被判定是被動的,既定的狀況和現象一般人都想從結果論下手,因為沒有實踐只能參考和別人的理解中尋求答案。

因為理解,因為被理解,所以結果不好,所以不要,所以不想。

無力感來自於想了也沒有什麼用,理解了反而更模糊和否定,所以不想會更好。因為沒有勇氣去改變實際所以不想。


2。事不關己的不花時間理解

為什麼不想看流水帳,因為不想接受那些別人的瑣事。別人的心思不重要,沒有準備好把自己汲汲營營的思考時間換個主人公。

但是反過來,很想要一五一十的,告訴別人自己的流水帳,這實際的本質是循環的傾訴,以自己為出發,不想要理解被人只想要人家理解。也就是自己的價值觀注入別人的骨髓的過程。


3。不相信自己的理解

或者說,別人的理解更為重要更為看重。其本質是對於自己的理解的懷疑和難以判斷。

從實質上看,其實是用別人的理解來定義自己的理解,也可以說思想懶散有時候是個選擇。

只有鬆弛的泡在三溫暖當中,就會感覺到昇華,而不是大冬天裡找三溫暖的路上的哆哆嗦嗦,還要被泡在三溫暖裡的人們指指點點的樣子。

但實際上哆哆嗦嗦去別的三溫暖,是因為自己想要去人更少、更溫暖的選擇。


——————————接下來是我的感受時間——————————

以下是我的理解:

1。 理解會更接近事實:因為有別人的理解的參考和自己的理解的思考結合。

2。 而理解後的結論(即已知)會更骨感(所以抗拒吧):因為理解之後只剩下應用和進一步執行,這與空想不同。

3。 各自的出發點的理解必然相左:對於你的想法認同的時候,可能是否定我的想法的過程。以及要求對待自己的態度和對待別人的態度可能存在矛盾狀況。

4。 即便理解,思想也可以懶散:理解過後覺得真實並非自己預想期待的,還是有機會回歸懶散的思想。

5。 不被理解是正常的:首先有要不被別人的理解改變的前提,才會讓自己的理解變成事實而實踐。

6。 理解和思想可以是矛盾的,也可以是和諧的:沒有什麼唯一的理解是對的,也沒有不理解是錯誤的。


——————————針對題目,我的再定義時間——————————


為了不偏廢哪一面,我覺得應該更進一步的,明確定義一下:

被動理解,讓思想變得懶散,而主動理解,讓思想變得更⋯⋯更加嗯⋯⋯更加結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U. com的沙龍
6會員
26內容數
SHU. com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13
電影到最後並沒有解釋和定義,只是拍在下雨天走路的樣子,說著更喜歡的生活和取向⋯⋯
Thumbnail
2021/07/13
電影到最後並沒有解釋和定義,只是拍在下雨天走路的樣子,說著更喜歡的生活和取向⋯⋯
Thumbnail
2021/07/03
可是凌冽的大風並不允許他走的多快,因為他同時也害怕寒風會把自己吹散了骨架,但他更害怕貨車倒了,到時候連工錢都沒法領。
Thumbnail
2021/07/03
可是凌冽的大風並不允許他走的多快,因為他同時也害怕寒風會把自己吹散了骨架,但他更害怕貨車倒了,到時候連工錢都沒法領。
Thumbnail
2021/06/15
一种全面,两种矛盾,三生喜庆
Thumbnail
2021/06/15
一种全面,两种矛盾,三生喜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身為一個嗜讀者,總是會有許多人請我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有些人是毫無頭緒,有些人則是直接開出清單問我哪一本書比較值得閱讀,我通常不會立即給出答案,因為我想知道的是他們到底想透過書籍得到什麼?若是單純想獲得知識性的資訊或純欣賞倒是好辦,倘若是因為現階段的生活遇到了困難而想找一本書得到解答的話,我反而
Thumbnail
身為一個嗜讀者,總是會有許多人請我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有些人是毫無頭緒,有些人則是直接開出清單問我哪一本書比較值得閱讀,我通常不會立即給出答案,因為我想知道的是他們到底想透過書籍得到什麼?若是單純想獲得知識性的資訊或純欣賞倒是好辦,倘若是因為現階段的生活遇到了困難而想找一本書得到解答的話,我反而
Thumbnail
「生活是甘願庸俗和糊塗。」 好喜歡在書上看到的這句話。有些句子只有在某些時刻讀得明白,並不是因為心碎和一事無成,生活本是堆積如山的較量。
Thumbnail
「生活是甘願庸俗和糊塗。」 好喜歡在書上看到的這句話。有些句子只有在某些時刻讀得明白,並不是因為心碎和一事無成,生活本是堆積如山的較量。
Thumbnail
你以為你在思考,可能是大腦要你這麼想的。 我要開始讀書囉,翻開書本,開始畫線、記筆記,我以為是在思考 … 你可能以為思考是自然而然的,就像呼吸一樣,我該呼吸,不需要叫身體該呼吸了。那樣同樣地,我們讀書的時候,也很少會跟大腦說「現在開始要好好想想這一段在說什麼」,因為不需要啊,我開始讀就必然會開始思考
Thumbnail
你以為你在思考,可能是大腦要你這麼想的。 我要開始讀書囉,翻開書本,開始畫線、記筆記,我以為是在思考 … 你可能以為思考是自然而然的,就像呼吸一樣,我該呼吸,不需要叫身體該呼吸了。那樣同樣地,我們讀書的時候,也很少會跟大腦說「現在開始要好好想想這一段在說什麼」,因為不需要啊,我開始讀就必然會開始思考
Thumbnail
生活不是追隨熱情,而是大量的嘗試 已經快抵達三十而立了,好像對未來還是很模糊,有什麼事會讓自己廢寢忘食的投入又能夠為他人帶來價值,以為換了工作就會一切開明了起來,但只是開啟另外一段自我懷疑。 我也沒後悔自己換工作,畢竟永遠不知道另一個選擇的平行時空是好是壞,很羨慕那種年紀輕輕就知道自己熱情所在的人,
Thumbnail
生活不是追隨熱情,而是大量的嘗試 已經快抵達三十而立了,好像對未來還是很模糊,有什麼事會讓自己廢寢忘食的投入又能夠為他人帶來價值,以為換了工作就會一切開明了起來,但只是開啟另外一段自我懷疑。 我也沒後悔自己換工作,畢竟永遠不知道另一個選擇的平行時空是好是壞,很羨慕那種年紀輕輕就知道自己熱情所在的人,
Thumbnail
忘記是多久以前的事,總之,我其實很佩服那些可以每天寫日記,或是可以不斷地分享自己生活大小事的人。因為這一切,對我來說,都太困難了。 生活已經很忙的,有很多例行公事,能做完就已經了不起了。 還要一一記錄,那真的是饒了我吧! 而且,我覺得我的生活真的一點都不有趣。 雖然,我也說不出有趣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忘記是多久以前的事,總之,我其實很佩服那些可以每天寫日記,或是可以不斷地分享自己生活大小事的人。因為這一切,對我來說,都太困難了。 生活已經很忙的,有很多例行公事,能做完就已經了不起了。 還要一一記錄,那真的是饒了我吧! 而且,我覺得我的生活真的一點都不有趣。 雖然,我也說不出有趣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我的印象里,書店不是應當讓人更好理解的地方嗎?底下補充情節的說明也是一個不顧反對的開書店的故事,反而理解不是這件事情最為關鍵的事情嗎?
Thumbnail
我的印象里,書店不是應當讓人更好理解的地方嗎?底下補充情節的說明也是一個不顧反對的開書店的故事,反而理解不是這件事情最為關鍵的事情嗎?
Thumbnail
其實每次的糾結都有答案,只是我好像很喜歡這種糾結的過程和試探,老靈魂在拉扯,看破的卻不說破的,寧可磕到了才願意放手的那種要叫做魯莽嗎的勇氣。不願意後悔,可能是最後的原動力,倒乾淨最後的殘沙,鞋子穿了走路才會舒服。大不了換一雙拖鞋。
Thumbnail
其實每次的糾結都有答案,只是我好像很喜歡這種糾結的過程和試探,老靈魂在拉扯,看破的卻不說破的,寧可磕到了才願意放手的那種要叫做魯莽嗎的勇氣。不願意後悔,可能是最後的原動力,倒乾淨最後的殘沙,鞋子穿了走路才會舒服。大不了換一雙拖鞋。
Thumbnail
  “Open mind”是我很喜歡的句子,這句話提醒我要暢開心胸,接受不同的答案。 這句話影響著我對很多觀點保持著彈性,答案不只一個,永遠都有我預期不到的答案。  
Thumbnail
  “Open mind”是我很喜歡的句子,這句話提醒我要暢開心胸,接受不同的答案。 這句話影響著我對很多觀點保持著彈性,答案不只一個,永遠都有我預期不到的答案。  
Thumbnail
這本閱讀起來沒有很輕鬆,需要來回對照前後文才能暢通思考的線路。當然,讀得輕鬆、讀得快的書,代表內容仍落在大腦的舒適圈,越讀越封閉也是不無可能。突破框架本來就不容易、而且很花時間,建議在思緒集中時閱讀此書,才不會翻一翻就放棄了喔!
Thumbnail
這本閱讀起來沒有很輕鬆,需要來回對照前後文才能暢通思考的線路。當然,讀得輕鬆、讀得快的書,代表內容仍落在大腦的舒適圈,越讀越封閉也是不無可能。突破框架本來就不容易、而且很花時間,建議在思緒集中時閱讀此書,才不會翻一翻就放棄了喔!
Thumbnail
每個時期都會養成一個習慣,有時候別人以為的好習慣,對我來說可能是壞習慣,有時則在過程中被淘汰。 對於閱讀,我確定是後來養成的習慣,我不能確定這究竟是我喜歡挑選書的過程,還是看書的過程,還是看完充滿心得的樣子,總之,從22歲頻繁進入圖書館開始,我就愛上這些紙張和文字的組成......
Thumbnail
每個時期都會養成一個習慣,有時候別人以為的好習慣,對我來說可能是壞習慣,有時則在過程中被淘汰。 對於閱讀,我確定是後來養成的習慣,我不能確定這究竟是我喜歡挑選書的過程,還是看書的過程,還是看完充滿心得的樣子,總之,從22歲頻繁進入圖書館開始,我就愛上這些紙張和文字的組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