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1|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熊熊遇到你--如何在山區避免與熊衝突

      熊,一種你以為他很大隻,但是其實也沒有那麼大隻的生物。
      熊類裡面可以長最大的是北極熊,雄性北極熊最高可到約2.5公尺……如果他以兩條後腿站立起來的話。然而一般熊類其實都是以四條腿行走居多;若是在野外看到站起來的熊,通常他是在對你進行威嚇行動,用直立的身軀及厚沉的鼻音告訴你:
      『你、你再靠近,我就要打你了喔!嗚嗚壞人走開啦!討厭!變態!』
      嗯理所當然的熊不是傲嬌,他是很認真地要跟你保持距離以策安全的;因此若是你太靠近,或者你有讓他感受到被威脅的行動時,他會奮不顧身的攻擊你。但是:
      如果你就這樣緩慢而穩定的看著他,退開身子,一邊試著以和平奮鬥救自己的精神,用你最客氣最謙卑的語氣,對著熊說明你沒有要威脅他的意思,或者乾脆沉默是金的深情凝望眼前的熊,並且含情脈脈的注視同時,蓮步輕移向後退避,在你退出熊的勢力範圍以後,熊是不會主動攻擊人的。
      這跟我們以往聽說的伊索寓言裡不同,逃不開的朋友倒地裝死的做法實際上無法躲避熊類,可想而知的,他沒有被熊吃掉只是因為熊不想吃他,甚至熊走到他身邊嗅聞他也只是好奇或者疑惑。(畢竟當你其實什麼也沒做的時候,你面前的人忽然看著你然後自顧自倒下,即使你不是熊也會想搞懂他到底是在玩哪招?)
      那麼伊索寓言裡面,捨棄友人的旅者爬上樹躲避熊的作法,是否又是可行的呢?
      實際上這個故事當初我聽到時就有疑問:
      為什麼熊不可能會爬樹?
      熊的手掌腳掌結構,看起來並非像是大象那種扁平腳不能彎曲;而且熊的身軀看起來也不是不能上樹。
      因為那時實在太疑惑了,所以我當時就去查書籍。
      那時學校沒有什麼與熊相關的書籍;好在當時黑白熊胖達就很流行,像現在一樣是明星物種,拜此所賜,我從介紹胖達的書裡看見一張照片:
      一隻肥滋滋的大胖達,整球縮在一棵樹上呼呼大睡。
      當年我是國小,國小的我當然不如現在的我聰明,但是也沒低能到覺得會有人故意把胖達放到樹上睡覺。而後我從其他介紹熊的書籍(書名我想不起來,不過不是重點)上確認到:
      熊是會爬樹的。(除了棕熊。)
      因此,爬到樹上躲熊,不只是毫無意義,甚至比較大膽好奇的熊還會覺得『這塊肉好活潑啊!還會跟我玩你追我跑老爺追丫頭呢!』。你可以想成一塊特選菲力牛小排在你面前奔跑,然後自以為安全的躲到你的煎鍋裡面,就會了解熊看到你上樹時的感覺如何。
      不過你放心,雖然我說是奔跑的菲力牛排,那只是為了要讓各位比較容易想像出食物在奔跑那種畫面跟你看到食物自動上門時的感覺,對於熊類而言人類實在算不上那麼高級的食物,人類聞起來也不如那些山林野獸的自然原味。
      何況大多數熊類吃素時間還比吃肉時間更多,比起肉類,甜食如蜂巢還更能讓熊們魂牽夢縈。
      之前在臺灣黑熊志工課程上面聽到我們臺灣入山觀察黑熊及黑熊生痕遺跡的教授黃美秀教授的小故事:
      黃教授一行人上山時,看到一棵樹裏頭有個蜂巢,而樹上有熊爪抓過熊嘴啃過的痕跡。顯然這是一隻黑熊聞到蜂巢裡的味道,循甜味而來,意圖挖出蜂巢吃時留下的痕跡。之後黃教授一行人又再經過那邊時發現痕跡有增加的跡象;有天他們就發現那樹已經倒了。看來那黑熊已經如願以償,吃到嗅聞許久的甜味蜂巢。
      台灣黑熊主食是植物,包括之前國勇兄誤食的姑婆芋在內,臺灣黑熊會食用的植物種類非常之多。
      黑熊的糞便聞起來是草味(那天有個志工課同伴說,聞起來就是普洱茶的味)。
      如果是肉食性動物,或者部分以肉類為主的雜食性,他們的糞便氣味會因為大量的蛋白質成分而臭氣薰人。有養過阿咪崽的人一定都有鏟屎經驗,那些屎糞尿即使埋在沙裡頭,也有一股難以形容的味道;尤其養在套房雅房裡頭時,每到夏季,不開冷氣,那個阿摩尼亞根本滲透入家具一般,就是後來連人帶寵搬出去了,那房間裡還是會殘留屎尿的氣味。
      沒有鏟屎經歷的朋友們,還有個方法能夠親身體會一次:
      這周先吃多些大魚大肉,蔬果少一些,多攝取動物性蛋白質。
      等到拉屎時,把廁所門關好,拉完再在馬桶上滑他個三十分鐘手機……三十分鐘後,要就是被自己臭暈,要就是鼻子為了自救整個嗅覺麻痺。
      而如果你想直接體驗黑熊糞便的感覺呢?
      你可以試著吃全素或者蛋奶素,一週後觀察看看你的糞便,你會發現氣味明顯的少了很多,甚至有時你還能夠從自己糞便裡面聞出蔬菜的氣味,讓你錯覺自己的馬桶裡裝著的不是排遺,而是一碗你剛熱好的蔬菜湯。
      黑熊排遺的氣味差不多就這種感覺:
      清新,自然,帶著嫩芽和乾草茵茵碧碧的嗅覺饗宴,和數萬的種子。
      由於黑熊是生吃主義(至少未知用火),新鮮的黑熊便裡頭每一粒每一粒粒粒分明的種子,都蘊藏著一株新生嫩芽的可能性。
      是的,熊大便的種子是會發芽的,而且幾乎是每一粒都有可能發芽。
      曾經黃美秀教授讓協助研究的學生數看一坨熊糞究竟有多少種子?學生於是從一數到一百數到一千數到一萬數到十萬數到百萬,然後學生得到比失眠時數的羊還多的數字,而那坨熊糞裡的種子仍尚未數完。
      於是學生放棄了,在黑熊糞的種子宇宙之前臣服了。
      熊糞的營養成分遠超乎人類想像。
      這方面中國那邊很清楚如何利用他們四川國寶黑白胖達君,包括胖達君的糞便。中國把胖達糞拿去做為肥料種茶;而出來的茶,就叫做『熊貓茶』,因為是吃胖達賽長大的茶葉嘛!
      (題外:如果以同樣命名方法,吃誰的屎長著的就用誰的名字稱呼,臺灣就會有像是『野生鼬獾米』、『野生白鼻心水果』或者像是『野生金門水獺高粱』等諸如此類的農產了吧。衷心表示認同。)
      而在臺灣,野生臺灣黑熊的排遺,能夠有效率的擴展野生植栽佔地面積。
      黑熊的移動範圍大概可達直徑25公里,不只排遺會攜帶種子,像是羊帶來等有倒鉤的種子有時也會勾在黑熊的毛皮上面,跟著黑熊四處趴趴造。當然排遺裡的種子大軍也是森林植被主要來源,尤其黑熊吃過再排出的種子,發芽率也明顯提高不少。
      一個紅豆有一個宇宙,一坨熊糞有一座森林。
      這也是為什麼在2019年時,臺灣黑熊的研究人員要冒著山區可能發生的各種風險(包含人為盜獵)將在南安瀑布發現跟母熊走丟的幼熊照顧然後野放;因為只要囚禁一隻臺灣黑熊,野外就少至少一座森林。森林提供黑熊食物,而黑熊又以排遺成就了新的森林,這種互利共生的循環,只有在野外環境裡面才能夠維持下去。圈養雖然能夠保障被救援的熊崽一生平安,卻難以取代熊跟林地的共生。
      雖然黑熊糞便大概百分之九十是植物類,然而黑熊還是會吃肉的。除此之外,若是黑熊覺得你威脅到他,黑熊還是會攻擊;尤其是帶子的母熊,為了保護幼熊,他的警戒心很高,正所謂是為母則強吧。不過目前臺灣還沒出現被臺灣黑熊攻擊死亡的案例,也沒有實際確認到臺灣黑熊吃人的紀錄,顯然臺灣黑熊跟他遠親棕熊不同,臺灣黑熊還是傾向和平主義的,人不犯熊熊不犯人,大家不要互相傷害。所以,為了避免跟臺灣黑熊衝突,在登山時,有些事情我們可以做到:
      1.在背包上掛熊鈴或者其他金屬製品。像是道士大概就不太會遇上臺灣黑熊,道士成天搖鈴鐺唸咒的,臺灣黑熊又不是殭屍,聽到那個鈴叮噹響,知道是人類來了,兩三下就躲個大老遠。(聖誕老人表示送禮給臺灣黑熊是很困擾的,因為黑熊聽到鈴聲響亮就飛奔而去了。)
      2.食物包裝妥當,尤其氣味很明顯的食物,因為黑熊的嗅覺敏銳,很容易被食物的氣味引來。曾經有人帶麻油飯糰上山,中間他為了拍攝植物而把背包放在旁邊的地方,不巧麻油飯糰的氣味引來一隻黑熊;當那人拍攝到一半時忽然覺得好像有什麼生物在自己背包那,抬頭就看見黑熊正津津有味吃他的飯糰。因此在山區活動時,務必將食物密封妥當,以免氣味引來野生動物。當然食品垃圾及那些有食品氣味的包裝就更要一併帶下山,否則很可能造成野生動物誤食塑膠袋,更可能讓因此習慣人類食物的野生動物向人類搶奪食物,例如最典型案例的臺灣獼猴。
      3.若是不小心遭遇到熊,不要發出叫聲,這會讓熊誤以為你準備攻擊他。面對熊並且緩慢地後退,通常熊在此時也會選擇撤退逃離,尤其臺灣黑熊生性算比較膽小的,只要不威脅到他,他會自行離去。然而如果那隻熊對你發出威嚇的低沉嗚聲,鼻子出氣,頭部左右搖晃,耳朵後翻死盯著你,表示他正在評估是否要對你進行攻擊。有時他會忽然朝你衝來,這種狀況下你要保持瞪視著他,並且緩慢後退,因
    為這是黑熊在試探性佯攻的行為,他會在碰到你之前急煞車;如果這種狀況下你移開視線,那在這場對峙中你就喪失主導權了。所以,務必保持冷靜,繼續盯著黑熊。若是身上有辣椒噴劑之類物品可以預備在手中,這些刺激性氣味的物品對黑熊具有很大的殺傷力,作為萬不得以的防身用途是很適合的。
      臺灣黑熊在熊類裡面是很客氣的熊,山區是他居住的棲地,他的勢力範圍。
      而我們人類的勢力範圍,是我們所居住,被我們開發過的城鎮,我們蓋的房舍。
      在黑熊的勢力範圍裡面,搖個鈴鐺提醒他一聲,不要用食物誘惑它們,這些預防行為,是我們進入黑熊居所時,最能確保兩方互不干擾的作法。就像個小偷一樣的上山吧!但是:
      除了回憶以外,什麼都別偷走。
      做個雅賊,維持原則跟風度。
      畢竟,無論你帶走什麼,在你終有一日離開人世時,那些你都帶不走,卻也再還不回。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