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官方帳號全面升級將滿一個月,還堅守在LINE社群的行銷人,可能都經歷一波轉型陣痛,到底升級2.0後,還有哪些方法可以優化經營、擴大效益,小編來教學?
LINE官方帳號2.0在4月1日全面升級,在即將滿一個月的日子,除了轉移陣地至Telegram經營社群的品牌之外,繼續留守LINE官方帳號的小編們,可能都開啟了「數訊息則數過日子」的模式。
在這段轉型陣痛期,有什麼方法可以將LINE官方帳號經營的效益放大,讓每一分投入的成本,花得更有價值?LINE於上周五(24日)線上直播分享經營眉角與官方最新的主打重點,以下整理為三帖緩解藥,希望能幫助行銷人更好地規劃LINE的經營策略。
第一帖:一次推3個泡泡框只算一則費用,彈性搭配推播
隨著LINE官方帳號2.0升級,最令品牌在意的,當屬按則數計價的新規定,因此,每次推播都需要審慎規劃。
不過你知道,一次推播最多可以推3個「泡泡框」(也就是3則訊息)嗎?
LINE官方帳號後台,在排程訊息推播時,最多可以一次推三則訊息給好友,且只算一則費用。因此小編們可以彈性安排推播內容。
目前LINE官方的訊息類型有10種,包含:文字、貼圖、照片、優惠券、圖文訊息、進階影片訊息、語音訊息、問卷調查與多頁訊息。舉例來說,一次推播的組合可以是:一張貼圖+一段語音+一則圖文訊息,用多媒體方式,將資訊推送給好友。
不過,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越重要的內容、越希望好友注意到的資訊,越要往後放,因為越前面的訊息可能因手機螢幕較小的關係,被擠出畫面之外。
第二帖:貼文串別放著長草,追蹤功能開起來
另外,LINE貼文串的經營也不容忽視。
LINE貼文串,就像是LINE版的Facebook動態時報,然而由於不像訊息可以直接跳出通知,導流效果也不如訊息來得有效,因此常會被日理萬機的小編們忽略。
不過,LINE公布每月貼文串瀏覽人次(UU),其實有超過1,600萬之高,月瀏覽量6.8億次,顯示LINE用戶們其實有一定的瀏覽習慣。
再加上,LINE先前推出「追蹤」功能,開放一般用戶追蹤官方帳號的「貼文」,而不用加官方帳號好友。對此LINE表示,有些用戶是喜歡官方帳號的內容,但不想被訊息干擾,因此他們才開發了這個提供單向瀏覽的功能。
所以小編們不妨把貼文串當作第二個粉絲團來經營,尤其LINE觀察到,引發高度關注的時事相關內容,若能在第一時間發布,這類貼文在LINE聊天室、群組的轉發量非常可觀,是另一個曝光與擴大觸及的機會點。
不過追蹤功能預設是關閉的,因此小編需要到後台手動開啟,後續也可以從後台掌握相關數據。
第三帖:3點優化,靠「探索」功能撈新粉絲
此外,LINE近日也在貼文串裡新增了「探索」區塊,會根據用戶過去在貼文串瀏覽過的內容數據,優先推薦相關但該用戶尚未追蹤的內容,提供官方帳號陌生開發的管道。
那該怎麼做,內容才有機會上架到「探索」?LINE提供幾個優化方向:
1. 影音內容優先推薦、自動播放,曝光率更高
LINE表示,貼文串的瀏覽用戶,在影音內容的消耗時間非常高,所以LINE也調高影片時長上限至20分鐘(過去為5分鐘),且探索功能會優先推薦影音,只要用戶沒有跳出,就會持續自動播放新的推薦影片。
至於檔案比例,則建議以3:4為主。
2. 圖片比例1:1.3,盡量不要組圖
至於圖片的部分,LINE表示最佳比例為1:1.3,且由於探索區塊,會將推薦內容的畫面組合在一起,所以發文時就用組圖方式的貼文,在探索區塊的照片會顯得更小、更不吸引人。
同時,針對有在圖片上壓文字的官方帳號,也建議盡量將文字占比壓低至25%以下,甚至10%以內更好,並提醒注意圖片品質,畫質較差的圖片,點擊表現也較不佳。
3. 主題標籤(hashtag)一定要下,上限20個
最後,LINE特別強調一定要在貼文內容增加#hashtag,這樣可以讓系統辨識更快速,更有機會被推薦上「探索」版位。
關於主題標籤,也有幾項要點需特別注意:
- 一篇貼文標籤最多可下20個標籤
- 標籤與標籤之間要加空白
- 需與內容有高度相關性
- 標籤文字盡量簡單不要複雜,並且長期使用
- 建議組成:大分類、品牌名與關鍵物件
LINE分享,目前最大宗的大分類包含:旅行、美食、生活、運動、休閒、電影、音樂、娛樂、兩性、趣味、寵物、美妝、時尚、插畫、設計、消費、親子、理財、興趣、時事等,建議小編可以視自家內容,標上大分類標籤。
此外,也可以加入品牌名稱或頻道名稱,小編綽號、吉祥物名稱等,經營自家專屬標籤;最後是人事時地物類型,例如:#人、#事、#地等,幫助機器學習與判讀。
總結
從LINE的分享看來,可以發現官方正加大力道在「貼文串」的經營上,不過新推出的追蹤、探索等功能目前有多少使用量與流量,官方並未公告,行銷人、小編們不妨根據LINE提供的經營指南,嘗試操作,至於最後要花多少成本(包含人力)在這塊經營上,可視效益來做調整。
畢竟,作為在台灣擁有超過2,100萬用戶數的通訊App,潛在的機會還是相當可觀,是社群經營上難以略過的平台。各品牌或可以視人力與資源,調整投入比重,但徹底放棄,小編覺得可能還需要再考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