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6|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本周軍事新聞】2020/05/10-05/16

美國海軍正在研究以無人艦艇來補足未來的艦隊
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海軍與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DARPA)正在聯合發展一款新型的無人水面船艇。該計畫被稱為「無需乘員船艇(NOMARS)」計畫,將專門用於危險、枯燥又骯髒的各種海上任務。美國海軍表示未來如果能成功,將可大幅推進水面無人艦艇的發展。不過其實美國海軍已經編列預算,開始逐年採購大型無人水面艦(LUSV),預計以每年2艘,總共5年的方式採購10艘。海軍說新的計畫與LUSV有很大的不同,兩者將會同時進行。
NOMARS的想像圖,可以看到與傳統的艦艇相比,有非常大的不同。
NOMARS的想像圖,可以看到與傳統的艦艇相比,有非常大的不同。
海軍透露2000噸的LUSV其實還是以傳統的船艇為基礎,只是增加了自動導航與航行系統,在有需要時還是可以讓船員登艦操作,因此艦上仍然保有許多維持船員生活所需的設備。但是NOMARS則是完全從零開始,以無人水面船艇來進行設計,因此沒有船員居住的艙間、餐廳、廁所、甚至是艦橋與走道,只會留下工程人員上船檢修的空間。所以NOMARS的船體會比具備同樣性能的船艇小很多,因此可以節省很多的建造與維護費用。
LUSV的前身海獵人號無人航行技術驗證船,其實也是從傳統的船艇改裝而來。
從目前釋出的想像圖來看,不需要艦橋空間的NOMARS上層結構非常低矮,只留下一個較高的桅桿,以安裝雷達、光電偵蒐系統或無線電天線,同時甲板上只露出飛彈發射箱,以安裝攻擊武器。由於不需要船員,因此包括走道、舷窗等多餘的東西全部都被取消,這也將有助於匿蹤功能。美國海軍認為NOMARS未來將很適合擔任長期的偵察任務,比如在敵國的領海外圍進行竊聽,或是成為海上艦隊的耳目與攻擊火力載具,以大幅減輕艦隊的昂貴操作成本。

日本採購的首批2架MV-22B運輸機已抵達日本
綜合外電報導,日本陸上自衛隊所採購的2架MV-22B魚鷹式傾斜旋翼運輸機已飛抵日本山形縣的岩國美國海軍陸戰隊航空站,預計將在今年6月以後正式交機。日本是在2015年年中向美國採購了首批5架的MV-22B Block C,合約總價達3億3250萬美元。未來這兩架MV-22B交機後將暫時部署在千葉縣,但目前仍然不清楚剩下的3架何時會交付。日本陸上自衛隊發言人說,在這2架魚鷹式運輸機在交機之前,陸上自衛隊的人員已在美國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操作訓練。
購入MV-22B的陸上自衛隊,將發展出更完整的兩棲作戰能力。
這款可以垂直起降的傾斜旋翼運輸機,是由貝爾直升機公司與波音集團所共同研發生產。日本陸上自衛隊共訂購了17架與40具的勞斯萊斯引擎,總價達30億美元。美國的國防安全合作署在2015年就通知國會批准這筆軍售案。日本陸上自衛隊在2016年又採購了4架MV-22B與模擬訓練儀。接下來兩年則又採購了剩下的8架,達到了總共17架的規模。目前已知未來5年,這批MV-22B將先駐紮在木更津市的基地,最後將全部部署於日本南部的九州佐賀機場。

中國公開新型的155公釐輪型自走炮
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官方媒體已公開了一款新的輪型自走炮,配備了155公釐口徑的榴炮。這款軍用編號為PLC-181的新型自走炮,據信已經開始移交給西藏地區或東部戰區的炮兵旅,將用來取代舊型的152公釐PL-66拖曳式榴炮與部份130公釐59-1 拖曳式野戰炮。這款由北方工業集團所設計生產的自走炮外銷編號是SH-15,目前宣稱從運動狀態進入到射擊狀態,發射6發炮彈,再撤離陣地位置,只需要3分鐘,這款輪型自走炮也很可能成為未來中國火炮外銷的主力。。
中國製造的輪型自走炮系列一直擁有不錯的外銷訂單。
從媒體公開的細節顯示,這款自走炮擁有全自動的火力控制系統,也能自動展開進入射擊模式,具備半自動的填裝系統與全數位化的控制面板。包含駕駛在內共需要6名組員操作這款火炮,而在自走炮移動時,這6名組員都可以乘坐在有裝甲保護的車廂內。目前已知這款自走炮的重量是25噸,可以由中國自製的大型軍用運輸機運-20進行空運。北方工業集團則表示,採用52倍徑155公釐榴炮的外銷型SH-15,時速將可達90公里,每分鐘可發射4~6發炮彈,極有競爭力,可望爭取到外銷訂單。

俄羅斯將為Tu-22M3M研發新型極音速飛彈
綜合外電報導,來自俄羅斯軍事工業聯合體的消息來源表示,該集團目前正在為升級後的Tu-22M3M超音速戰略轟炸機,研發一款新型的極音速飛彈,並且已經進行過試射。消息來源說,俄羅斯正為升級後的Tu-22M3M超音速戰略轟炸機研發一系列的新型武器,而這款極音速飛彈是這整個計畫的一部份,已知這款極音速飛彈已經研發多年,而且不是過去Tu-22M轟炸機所使用的Kh-32系列超音速巡弋飛彈的衍生型或改良型。不過目前俄羅斯軍方拒絕評論這個消息。
Tu-22M3M大幅更新了航電系統,被俄羅斯視為是未來最重要戰略嚇阻武器。
俄羅斯目前已知最少有三款極音速飛彈,包括空射型的匕首飛彈(Kinzhal),潛射型的鋯石飛彈(Tsirkon)與陸基的先鋒飛彈(Avangard)。其中空射型的匕首飛彈是由短程彈道飛彈發展而來。目前並不清楚為Tu-22M3M轟炸機發展的極音速飛彈與匕首飛彈是否有關係,但俄羅斯很有可能也在發展另一款極音速飛彈以供Su-57戰機使用。Tu-22M3M是由Tu-22M3所升級而來,於2018年進行了首次的試飛,新增各種先進的航電系統,大幅增加了長程攻擊能力。

澳洲的未來潛艦計畫將從2024年開始興建
綜合外電報導,澳洲海軍的Sea 1000計畫,已預計在2024年開始興建第一艘潛艦的壓力殼。這個總價達322億美元的計畫將興建12艘攻擊潛艦,目前已經開始在奧斯本北方靠近阿得雷德市的海軍基地建造廠房,並預計在2023年先試作一段船體,以驗證技術、施工程序與品質。在通過測試後,即可開始正式生產由法國設計,並與法國海軍集團一起合作生產的新型潛艦。不過澳洲軍方負責此專案的官員說,首艘潛艦的生產合約目前仍然在進行討論中。
法國海軍集團所提供的澳洲未來攻擊潛艦想像圖。
該名官員表示,澳洲海軍可能會選擇由法國海軍集團與洛克希德.馬丁集團的澳洲分公司一起參與細部設計,提供潛艦所需要的戰鬥系統。並從2023年開始這個細部設計合約,好趕上2024年開工生產的時程表。同時最後所生產的數量也還沒有正式敲定,最後很有可能不會是12艘。該名官員說澳洲海軍想要在未來的生產過程中,保留引進最新型技術的空間,而且隨著潛艦建造技術的成熟,接下來的後續潛艦興建合約,也可能會重新議價,出現不同的價錢。
(以上新聞報導與圖片來自國外各大媒體,若有錯誤、侵權、或意見,請不吝告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