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軒醫師說:為何血型影響COVID 19 ?

黃軒醫師說:為何血型影響COVID 19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來自西班牙與義大利的重症團隊的研究,收集1980個重症患者與2381個輕症對照組。研究發現:

血型A型的患者有最高風險成為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風險:1.45倍)!

而血型O型的風險最低,為0.65倍!

為什麽?

raw-image

一定是 O血型或A血型 ???

我有趣的整理近年血型和疾病的相關文獻。

我們先看您日常的血型,如何影響您的健康 :

raw-image

1.血型和心血管疾病

raw-image

O型血的人比非O血型人,得心肌梗塞的機率會降低了44%

那些非O血型的人,和O型血的人比較,相對會有提高11%風險會有患冠心病

AB血型的人,比非O血型人,中風的風險較高;最近的報告發現,AB型者中風者,60%有FVIII凝血因子蛋白的增加。

FVIII凝血因子蛋白的增加

VIII因子(FVIII)是必需的凝血 蛋白,也稱為抗血友病因子(AHF)。

在人類中,因子VIII由F8 基因編碼。

raw-image

FVIII凝血因子蛋白過少的缺陷會導致血友病A

FVIII凝血因子蛋白過高的人,易有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風險增加。

而AB者,相對的FVIII凝血因子蛋白較高,血管易堵住。

O型血人群,血漿中的FVIII和vWF降低約25%–30%

(具體來說,孟買型<O <B <A <AB,其中A / O型和B / O型,血漿中的FVIII和vWF比A/ A型 和B / B型 少)因此降低了心血管疾病風險。


2.血型和失智

raw-image

一項大型前瞻性病例對照研究發現:血型AB增加失智風險(風險= 1.82倍)該研究還發現 : 高血壓,血脂異常,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CVD)在患有失智障礙的人群中更為普遍,表明可能有共同的病因子。

血型影響心血管疾病危險、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又影嚮腦部的失智。》

這些病共同的病因子就是 : FVIII凝血因子蛋白的高低

【FVIII凝血因子蛋白的高低因血型而顯著不同 : O <A <B <AB】

例如黑人的血型B和AB的人比較多(兩者病例和對照),這導致中風和心血管疾病危險,在這些人群中會比較高。

3.血型和潰瘍

raw-image

1954年,據報導,O型血人群的消化性潰瘍(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比A血型的人高出20%。而單獨的十二指腸潰瘍發生率比較,O型血的人比A,B和AB血型的人高出35%。


分泌型狀態(Secretor status)

raw-image

1.分泌型(Secretor) : 是指人的體液中是否存在水溶性ABH血型抗原。在體液中分泌這些抗原的人被稱為分泌型(Secretor)

2.而沒有分泌物的人被稱為非分泌型(Non secretor)

大約80%的白種人是分泌型(Secretor),而20%是非分泌型(Non secretor)

在中國人口當中,接近百分之七十五(75%)人口擁有一定量的相應抗 原,A、B及H血型物質在其體液內例如:唾液,精液及陰道分泌物等。這類人口被稱為"分泌型"(Secretor)

相反的,在中國人口當中,接近百分之二十五(25%)中H口並不擁有ABH血型物質(ABH substance)於其體液內者,則被稱為"非分泌型"(Non-secretor)

例如

a.諾羅病毒

raw-image

諾羅病毒易與分泌型者(Secretor),易有水溶性血型抗原結合,一感染症狀會提早出現,病人會提早就醫。那些非分泌型者(Non secretor) 不易有水溶性血型抗原結合,降低了諾羅病毒的症狀敏感性,會一直反覆發炎到很嚴重,才去就醫。

b.幽門桿菌

raw-image

又例如消化性潰瘍的幽門桿菌感染:

分泌型狀態(Secretor status)和幽門桿菌感染導至消化性潰瘍(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本 身就是一個重要的獨立因子。

非分泌型者(Non secretor) 的血型者,比分泌型者(Secretor) 高出1.9倍的風險消化性潰瘍(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那是因為非分泌型者(Non secretor) 的血型者,必需得等到反覆發炎到很嚴重,變成潰瘍,症狀才會出現,才會開始來就診。

對於A和B血型且非分泌型(Non secretor),得消化性潰瘍(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相對危險度為1.6倍。

對於O血型且分泌型者(Secretor),相對得消化性潰瘍(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相對危險度為1.35倍。

對於O血型且非分泌型者(Non secretor),相對得消化性潰瘍(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相對危險度為2.5倍。

4.胃癌

raw-image

A,AB和B型血型比O型血型風險更大。具體來說,患有A型血的人更容易患上胃癌。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在A型血液患者中更為常見。

2012年的分析(metaanalysis) :

A型血液患者得胃癌比率是1.11倍。

O型血液患者得胃癌比率才0.91倍

並且還發現A血型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明顯高於非A血型患者(風險 = 1.42倍)

細胞毒素相關基因 A (CagA,cytotoxin-associated gene A)

raw-image

在感染了具CagA(+)幽門螺桿菌的病人中,血型A者得胃癌風險完全高於血型O型者 (風險 : 1.78倍)。

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腺癌有關,而CagA (+)被認為與癌症發展有關。磷酸化的CagA能夠與SHP-2酪氨酸磷酸酶相互作用,使其具有功能活性,從而觸發病人原本細胞形態變化,而參與癌症的各個方面發展。

為什麽,血型O型的COVID 19風險最低 ?

raw-image

從SARS說起

raw-image

針對ABO血型與SARS 易感染的關係,台灣學者在(2005, JAMA)國際期刊指出 :

O血型的人受感染的風險可能性較小(風險 : 0.18倍) 。

raw-image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00582

這個和西班牙與義大利的重症團隊在NEJM國際期刊的研究,一模一樣: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020283

血型O型的患者,最低風險(風險:0.65倍)!


這些背後的可能生物學機制 , 包括了:

raw-image

1.Von Willebrand因子與因子VIII

可能與ABO,本身生物學效應,例如von Willebrand因子的穩定 ...特別是與因子VIII結合

raw-image

von Willebrand因子在凝血中起主要作用。因此,VWF缺乏或功能障礙導致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易出血傾向。

FVIII凝血因子蛋白的高低,因血型而顯著不同 : O <A <B <AB

O型血型(FVIII凝血因子蛋白的較低),似乎對COVID 19 重症常常引發血栓事件,也比較有保護作用。


2.分泌型狀態(Secretor status)

具有O型的人更容易感染諾羅病毒,而來自O型且又分泌型者(Secretor) 。

raw-image

與其他ABO血型相比,易有水溶性血型抗原結合,更有效地和諾羅病毒樣顆粒結合。O血型分泌型(Secretor)的諾羅病毒感染,相對風險出1.56倍。

但那些非分泌型(Non secretor) 不易有水溶性血型抗原結合,降低了諾羅病毒的症狀敏感性,會一直反覆發炎到很嚴重,才去就醫,這些人會是重病族群。硬撐到最後一刻才送醫,一送到已入加護病房...COVID 19 的分泌型(Secretor) 、非分泌型(Non secretor)者, 是否也如此 ...

3.細胞黏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s)

raw-image

幽門桿菌和血型抗原結合,是因為有了粘附素(BabA)媒介幽門桿菌與存在於胃上皮細胞表面的血型抗原結合,導致患胃病的風險增加。與其他ABO血型相比,O型者的幽門桿菌感染率,是高出其他血型2倍。

在COVID 19 發炎反應的嚴重敗血症(severe sepsis),也會出現類似一系列許多的黏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s)、選擇素(selectins),協助發炎感染發展下去。

血型不同,結合程度不同


raw-image

我們發現O型血型,對SARS冠狀病毒和COVID 19 冠狀病毒感染,其易感性是降低的。 上述2篇作者推論 : 就像是幽門桿菌一樣,SARS-CoV1 (SARS)和SARS-CoV2 (COVID 19 ) 對呼吸道上皮細胞上存在的不同ABO血型抗原物質,可能《具有變化多端的結合親和力》。 這些《血型不同結合的差異》,可能會影響SARS-CoV1(SARS) 和SARS-CoV2(COVID 19 ),這些病毒的進入和對冠狀病毒感染的敏感性有落差。

這些COVID 19才出現半年,仍然需要很多科學、很多時間,一一去揭秘...一定更有趣。

如果你已經看到最後 : 【免費支持我】

幫我按下方的【拍手五下】,我有機會獲得內容創作的酬勞喔~

創作不易啊...

avatar-img
黃軒醫師的沙龍
888會員
45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軒醫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現代生活節奏快,越來越多人因為工作、學習或娛樂而養成熬夜的習慣。然而,熬夜對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 最新的研究表示:熬夜不僅會影響我們的睡眠質量,還會增加多種健康風險,這些風險從肥胖到糖尿病,可能潛伏多年後才逐漸顯現
大家每天都在使用手機: - 上班時間看! - 下班時間看! 但長時間使用手機對健康的影響不僅僅是眼睛👀的傷害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無意識間的日常習慣,往往對大腦健康造成巨大的影響。 隨著科技和飲食文化的發展,許多看似平常的行為,從飲酒、熬夜到長期焦慮,都可能加速大腦的衰退,並增加患上痴呆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
現代生活節奏快,越來越多人因為工作、學習或娛樂而養成熬夜的習慣。然而,熬夜對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 最新的研究表示:熬夜不僅會影響我們的睡眠質量,還會增加多種健康風險,這些風險從肥胖到糖尿病,可能潛伏多年後才逐漸顯現
大家每天都在使用手機: - 上班時間看! - 下班時間看! 但長時間使用手機對健康的影響不僅僅是眼睛👀的傷害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無意識間的日常習慣,往往對大腦健康造成巨大的影響。 隨著科技和飲食文化的發展,許多看似平常的行為,從飲酒、熬夜到長期焦慮,都可能加速大腦的衰退,並增加患上痴呆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