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othee Chalamet as Elio in Call Me By Your Name, 2017
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有句名言:「死不是生的對立,而是它的一部分。」 十四歲讀時不明所以,而最近重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卻想起這句子,好像更加明白了。
失戀時,外面世界以正常速度運行,你的世界卻被折磨與煎熬拖慢,甚至停留。那種苦只有自己明白。
夏日退去,冬日降臨。Elio 從雪地走進屋內,原本在輕佻地聽著音樂跳舞。在聽到 Oliver 婚訊後,他情感開始崩堤。坐到火爐前,默默地釋放情緒。腦海的情感回憶一時傾盆而出,身體隨之反應。屏著氣吸氣然後呼氣是嘗試控制巨大得應付不來的情緒:心頭緊得像大石壓下,咬唇是不甘憤怒,眼泛淚光,淚珠落下是悲傷無奈,嘴角上揚的笑是想起曾經美好快樂。當刻,Elio 的主觀體驗超越了線性時空,達到了永恆境地。相反,在背景走動,忙碌地準備光明節大餐的媽媽,則是平常人身處,客觀流動的時空。
當媽媽輕喚 Elio,將他帶回客觀現實,Elio 抬頭望了望觀眾,broke the 4th wall,眼神連接觀眾。那瞬間主觀與客觀融合,我想,其實「感覺」可能是人與人之間最能有共鳴,最相似的地方,for feelings are universal。
失戀時,身邊的人會說:Life moves on / Get over it / 向前看吧 / 時間會沖淡一切 / 事情就會過去 / 不要再浪費時間傷心 / 要比對方快復原 / 新不來舊不去 / 人生還有其他值得高興的事等等看似安慰,實質是好心做壞事的敷衍之話。他們將失戀看成一種病,期盼你儘快康復。他們將人生看成一條時間綫,不斷向前就能蓋過往事。Take your time, but don't your take time。唔駛急,最緊要快,as if 傷心是純粹單一負面的情緒,是爬上身的骯髒蟲子那樣,越快撇甩越好。
多年前失戀時,我內化了這些看似有道理的教條,去要自己康復。結果不但沒有立即好過來,反而陷入一片狼藉的傷感與無盡空虛。身邊盡是旁人的不解,而 being sad was almost like a shame, a crime.
過了這些年,長大成人,學會較成熟面對事情,不再將個人感覺放大,變得世故圓滑。但當字幕捲起,《Vision of Gideon》響起,以爲已經沉澱多年的情感,瞬間復活過來,bring themselves back online。許多年前那掏心的傷感,在熒幕裏這十七歲男孩身上找回。我幾乎懷緬這種傷感,因爲回頭看, feeling all that made me feel alive。
因為開心過所以傷心,而因會傷心,所以記得曾經如何開心。從來光明就與黑暗攜手同行,在感覺快樂的同時,確切地感到痛苦,and vice versa。絕對快樂與絕對自由一樣,不存在兼沒有意義,所以生命才會有不能承受之輕。
想避開沉重,就像想避開死亡一樣無謂,並適得其反。沉重不是光明的對立面,就像死亡並非生命的對立面一樣。沉重在光明其中,just like 死亡在生命其中。這就是說,人生不是條直線,可能是一個圓圈包圍著另一個圓圈。Darkness lies at the core of every possible subjective experience。
正是又喜又悲,具深度的情感,才能超越綫性時間,昇華至深刻永恆,讓我們能夠感之為人。容許自己悲傷,傷口才會結痂。隨著年月經歷,你發現那感覺不但沒有退去,反而越變深刻,昇華成人生一個里程碑,甚至分水嶺。曾經有過如此純粹的 joy and pain。回頭看,是不可多得的曼妙體驗,是讓你珍而重之的感動。
But to make yourself feel nothing so as not to feel anything - what a waste! ... Right now, there's sorrow, pain. Don't kill it and with it the joy you've felt.
片尾 Elio 的父親道出真諦,in other words, ”it is better to have loved and lost, than never to have loved at all."
電影能拍出難以言喻的抽象概念,是偉大的藝術作品,亦因此觸動人心。
Let there be darkness.
Image of Timothee Chalamet as Elio in Call Me By Your Name,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