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6|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社會診斷上的正常

邀請您一同思考下列情境:有個人在餐廳對空氣喃喃自語,還比手畫腳著。坐在他左手邊位置的客人心裡說:這人一定是個瘋子!右手邊的看見他戴藍芽耳機,桌上還有一份公司報表,便一聲不吭,覺得再正常不過了。
一、快速標籤
最近我讀到兩本討論社會常規的書籍。其一是日本作家村田沙耶香的小說《便利店人間》,另一本是作者親身經驗寫成,艾蜜莉.雷諾茲的《我的躁鬱人生不抓狂指南》。
前者小說描寫一位長期於便利商店打工、未婚的女性主角,被無所事事的男性糾纏上後一起生活,進而層層透析社會對於工作或婚姻,兩者必須符合其一的荒謬規定。她一路顛簸地選擇熱愛的生活方式,不再受限於正常人類的狹窄、表面化定義。
後者於書頁中也提及診斷的標籤議題。診斷初期使當事人醒覺,驚訝於一份特質的顯露,當下他可能無法取得平衡:如果真的生病了,我要不要講呢?跟誰、在哪裡、何時?它能對狀況有多少改善?然而,接受診斷的一段時間,區辨力開始考驗他:我現在不能起床,是症狀造成還是真的不想起床?個人意願和自理能力低下的交界模糊,「不能」與「不想」的心理距離也縮短了。
二、注視並稱呼的能力
分類的方便快速,使標籤越過原先的用途,它逐漸使人忘記本體、不輕易下判斷的態度。還有一種停留下來注視彼此、稱呼對方名字的能力。標籤固然讓人取得資源,輕易接收到認同或汙名,卻不一定檢視了人本身。因為了解一個人,是主觀隱微的、誠實的面對歷程,更多在於長期的感受、負責、實行、驗收,最終朝向自己圓滿的定義。所有的不可言喻,已經離開分類的簡單幾字,來到深刻經驗的領域了。
回到先前的例子,一位有診斷的當事人正在適應。他無法確定自己是不能起床,抑或為了不想起床,而使自己符合症狀。他可能經過較多日子,思考標籤與自己的關係。其中要累積數次起床、不起床的心得,等病名與實際情形的落差,緩慢被彌補起來。
一陣調整後,標籤可以更回到人的經驗表層。它幫助人取得新角度,卻不再代表那人的意見。主觀終於在如此碰撞中,再次取回個體的主導權。
三、看法與診斷
誰病了呢?是恰好落入既有社會診斷的人,無論工作、人際、身心、價值觀?或人對盲點的忽視、隨意批評的狹隘?這揭示一個難受的問題:我們是否有限?願不願意接受判斷錯誤的可能?並且基於這點發展一種包容:對自己充滿主見,對他者及世界毫無意見。
看法來自真誠的相信,並且為個人選擇。因此,診斷一開始看似嚇人,仍只是一則訊息,人們有權利選擇它的影響方式和定義程度。這篇文章也是一則訊息,我將看法寫下,至於是否接受,讀者亦有同等完全的自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