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心計》(Big Little Lies)完美家庭的小小黑洞,正常社會的大大謊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3 分鐘

除了《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69 屆艾美獎的另一個大贏家是《美麗心計》(Big Little Lies)。這部迷你影集,短短七集就能獲得七個獎項,與《使女的故事》旗鼓相當,肯定有其了不起之處。

《美麗心計》我看了兩次,第二次仍舊深受吸引,還有幾處因為感動,而不得不暫停影集,稍稍思索慢慢消化。跟《使女的故事》一樣,這是幾個女性(母親)的故事,但是,卻也是男性非看不可的故事,因為在這些故事裡,雖然男性看似不是主角,男性卻絕非配角,畢竟有些家庭悲劇與女性戰爭,起因都是男性——無辜的男性、白目的男性、暴力渣男、溫馴好爸爸、企業大老闆、浪漫藝術家等等。

raw-image

Photo Credit: Observer  劇中的 Mr. Wright,諧音 Mr. Right

《美麗心計》不是故事,而是寫實到有血有肉的婚姻現實,無論已婚或未婚,男性或女性,應該都能在故事的某個角落,看見自己以及與自己生活的另一半的影子(無論同性或異性)。那不是愛或不愛、厭或不厭的問題,而是一種因為自己性格與對方性格在具體現實的生活試煉之下,必然產生的變化與變質,使得婚姻(同居)生活,充滿了兩人的軟性衝突、假裝接受、看似包容、卻又暗潮洶湧。

若是真要追究是非過錯,其實也追究不出個所以然,也難以點出真正的壞人(影集中只有一個角色稱得上是壞人),那些以道德標準看似背叛犯規的壞事壞點子,其實也不是一個人的過錯,而是兩人不知不覺、點點滴滴、慢慢經營的結果,怪不得單方,也怪不得雙方,或許就是這種性格對上那種個性,經年累月的必然。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故事最後,會有那樣的結尾,一個對大家都好的白色謊言,畢竟追究不得,追究不完,與其玉石俱焚,不如到此為止,大家還是繼續往前看、往前走。美麗的謊言,可以帶來(片刻的)安和樂利,平安快樂,是完美結局(婚姻)裡的必要。

《美麗心計》的導演是 Jean-Marc Vallée(獲得69屆艾美獎的最佳迷你影集導演獎),故事則是由著名的好萊塢編劇 大衛·E·凱利 撰寫(David Edward Kelley,蜜雪兒·菲佛 [Michelle Pfeiffer] 的先生,也獲得69屆艾美獎的迷你影集最佳編劇提名)。這個故事根據澳洲小說家 Liane Moriarty 的同名小說(Big Little Lies, 2014)重新編纂而成,與小說多處有異,例如小說的場景是在澳洲,但是影集則是在加州。Moriarty 的小說很受歡迎,寫在《美麗心計》之前的一部小說 The Husband’s Secret (2013),也已經改編為電影,將由 Blake Lively 主演。

raw-image

Photo Credit: Birchbox  作者 Moriarty 與小說

《美麗心計》的每位角色,都是一時之選,尼可基嫚(Nichole Kidman, 69屆艾美獎的最佳迷你影集女主角)、蘿拉鄧恩(Laura Dern, 69屆艾美獎的最佳迷你影集女配角)、瑞絲·薇斯朋(Reese Witherspoon,69屆艾美獎女主角提名)、雪琳·伍德利(Shailene Woodley,69屆艾美獎女配角提名)、還有 亞歷山大·斯卡斯加德(Alexander Skarsgård, 69屆艾美獎的最佳迷你影集男主角)。

故事發生在加州一個美麗富裕的海灣小鎮,蒙特里(Monterey),沿著海灣,矗立著成排的面海豪宅,住著許多於矽谷工作的科技新貴、創業家、或者 CEO。主要的幾位女性角色,都是富裕小鎮上的貴婦,不只有著身價極高的先生,自己也是高級知識分子,曾經擁有令人艷羨的工作,只是選擇於婚後在家生兒育女、照顧家人。

這些貴婦媽媽大約都是在三十多歲結婚,如今小孩已經小一,媽媽們也來到四十歲上下。這些媽媽因為孩子們上學去,於是有些閒暇時間,可以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若不是參與社區活動,就是學習、社交、或八卦。

raw-image

Photo Credit: Vanity Fair  由左到右,珍恩、美德琳、瑟列絲

主角瑟列絲(Celeste Wright, Kidman 主演)、美德琳(Madeline Mackenzie, Witherspoon 主演)、和 珍恩(Jane Chapman, Woodley 主演),就是在孩子們上學的平日,常常攪和在一起,一邊喝咖啡聊是非,一邊漸漸聊出彼此深不見底的黑洞秘密,也慢慢步入故事的核心,一宗詭異命案的根源。

以下有雷。雷。雷。雷。雷。雷。

建議先追完六集影集,再回來繼續閱讀。

1. 瑟列絲的十分完美

故事一開始,我們心中最完美的貴婦人生,大概舊屬瑟列絲的夢幻婚姻:有個銀行家先生,又年輕又帥氣,身材高挑、有錢有勢,完美無比。這對神仙夫妻,育有一對雙胞胎男孩,要是在台灣,大概就是最能傲視群雌、揚眉吐氣的驚世媳婦了。當然,這個完美家庭,不只有個完美男神,當然也有個完美女主人。瑟列絲不只長得修長嫵媚,原本還是位執業律師,外在美豔,內在又頭腦清晰、條理分明、口才極佳,即使年屆四十,仍舊柔媚綽約,很難令人不想入非非。

這對完美夫妻,住在風格時尚的海邊豪宅,每天坐望夕陽海景,好不愜意。先生派瑞(Perry Wright, Skarsgård 主演)因為工作需要,必須經常出差在外,瑟列絲則辭去律師工作,退去專業套裝,心甘情願地在家擔當一切家務(其實還是有幫傭),照顧小孩、運行家務。

raw-image

Photo Credit: The Meccury News 瑟列絲和她的奧迪,劇中不同角色的愛車,也都是故事的一部分

先生派瑞深愛瑟列絲,每次出差歸來,必定帶著高貴禮物,珠寶包包、或是蕾絲長袍,每每總能讓瑟列絲羞澀地眉開眼笑,然後甘願配合派瑞的詭異性需求,進行一次又一次熱烈火爆的激情性愛。剛開始,我們會以為這是這對夫妻的相處模式與特殊喜好,直到故事一直前進到第四集,觀眾才會漸漸明白,原來看似溫文儒雅的銀行家派瑞,實際上是個暴力渣男,總在又打又揍霸王硬上自己美麗的太太之後,才又假裝示弱、虛情道歉、再送禮安撫。

原來,並沒有完美的婚姻,再美麗的外表之下,總有個令人難以啟齒的黑洞盲點,讓一家人難以面對解釋,甚至也不知如何共識處理。

瑟列絲真心想要與先生有所共識,期待解決兩人的婚姻難題,於是他們一起尋求婚姻諮詢,慢慢訴說家庭秘密;而這位法庭上咄咄逼人的出色律師瑟列絲,也才漸漸明瞭自己的真實處境——家暴。或許深愛、或許害怕,諮詢過程她一直不敢說出先生平日的暴力相向,更不敢直言他們的性愛根本就是強暴。

影集看到此處,相當讓人難以置信,一位高級知識分子,竟會不曉得自己正在面對家暴與強暴。然而這種荒謬並非不可能,畢竟「家庭生活內容」很少進入公領域成為公眾討論的議題,關於家庭生活的內部細節,不只很個人、很私人、還很黑箱。於是,在沒有比較與對應的情況下,只要在還能忍耐的範圍裡,通常為了維持婚姻表面的安詳與穩定,許多女性都願意再看看、再忍忍、再想想。尤其是當對方總會反悔、道歉、退讓、甚至送禮,許多媽媽都願意看在孩子的份上,原諒先生。

raw-image

Photo Credit: Hindustan Times 瑟列絲身上有許多淤清傷痕

可惜一再地原諒,恐怕只會姑息養奸,養大暴力的胃口,養大強暴的熱度。「家暴」是瑟列絲的家庭功課,因為她身上的淤青傷口,再也隱藏不住他們的婚姻現實,而且,當她知道自己的兒子已經有樣學樣,不只會對同學語言威脅、暴力相向,甚至還會掐脖子,於此逼得她不得不正視問題、積極面對、並且起而行動。

2. 美德琳的重重遺憾

美德琳在劇中並非是個討喜的媽媽,太強勢、太八卦、太雞婆、太囉唆。但是,美德琳卻是非常常見的母親類型。她是許多台灣婆婆媽媽的標準原型,看著美德琳的生活點滴,總會讓我聯想起生活周遭的幾位長輩與朋友。

美德琳也是個全職媽媽,但是她太聰明、太能幹、太喜歡人際互動、又太熱衷忙碌生活,於是,照顧兩個女兒的單純人生,對她來說,實在是極為無趣又無法滿足。「無法滿足」是她婚姻中最大的缺憾。她想要幹點大事、幫助他人、或是創造有趣的事件。於是,她積極參與社區的戲劇公演,從中獲得大量的成就與存在感。只是,好事多磨,她的戲劇公演一直受到有心居民的干涉阻撓。

讓美德琳困擾的事情還不只有戲劇公演;她的現任先生、前夫、前夫太太、剛進入青春期的大女兒、還有剛上幼稚園的小女兒,通通都讓她心煩。典型的搞操煩媽媽。一天到晚叨叨念念,不只兩個小孩好厭煩,連老公也想躲起來。

raw-image

Photo Credit: Fan Pop 美德琳和工程師先生

美德琳是故事裡最有趣也最複雜的角色,她所面對的生活難關,比起受家暴的瑟列絲來說,並沒有比較少,一樣糾纏錐心。飾演美德琳的 Witherspoon,真是表演得可圈可點,雖然最終獲得艾美獎迷你劇最佳女主角的得主是 Kidman,但是我認為同時入圍最佳女主角的 Witherspoon,表現更甚 Kidman。美德琳的秘密好深,卻暗藏得非常乾淨俐落,極難由生活的任一角度察覺,但卻又會在某些幽靜的時刻,隱隱透露(握著咖啡望著大海失神發呆時),真是非常細膩的設計與演出。

一開始,我們或許真會以為,美德琳最操煩的就是兩個家庭的大小雜事。她的先生以為她放不下已經離婚的前夫,他的前夫則一直認為她在嫉妒自己美麗的嫩妻邦妮(Bonnie Carlson, Zoë Kravitz 飾演),認為邦妮不只搶走前夫,還搶走大女兒 Abigail 的心。無論前夫或先生,都明白美德琳厭惡邦妮,更生氣邦妮利用放浪的嬉皮風,影響端莊向學的 Abigail,還讓女兒想出「處女膜作公益」的失德點子。

一天到晚在家在外,四處放火到處吵架的美德琳,之所以會有這麼多不滿,實際上是因為心中深藏的秘密,然而這個秘密,其實也是源於對於家庭生活的不滿。「缺憾」一直圍繞著她,讓她必須外求滿足,不然就是發怒抱怨。

美德琳是個慾望很大又事業心強的女性。她很能幹、個性強硬,她不甘寂寞、也不願平凡,她憧憬愛情、但得配上麵包。因為這樣的個性與需求,她與吊兒啷鐺的前夫沒有好結果,因為前夫雖然浪漫,卻無法提供她優渥的生活;她的現任先生是位科技創業家,果然帶來非常優渥的生活條件,卻也因為兩人結婚多年,浪漫殆盡,而失去彼此互動的熱度與興趣(性趣)。「我無法想像他們兩人做愛的樣子」,喜歡想像不同夫妻做愛模樣的鄰居,戲謔說出的這句話,最能襯托這對夫妻名存實亡的婚姻現實。

raw-image

Photo Credit: Nine 總是呆望大海發傻的美德琳

需要愛情,也需要成就感的美德琳,於是在參與戲劇活動時,找到了存在的意義,因為劇場經理 Joseph Bachman 小鮮肉,滿足了美德琳青春與愛情的感受,以及事業與理想的寄託。但是,真要美德琳放棄目前的婚姻,與 Joseph 長相廝守,也是毫不可能,因為 Joseph 僅能提供愛情,無法供養麵包。美德琳非常遺憾自己竟然在年輕之時,選擇在家擔任全職媽媽,不只失去工作,也失去選擇的彈性,而抱守許多難言的遺憾。

3. 有事業也有遺憾的職業婦女

只是,雖說全職媽媽有遺憾,事業有成的媽媽,也會因為沒有全心陪伴兒女,而充滿罪惡感。最常與美德琳作對,找美德琳麻煩的人,就是小女兒同學的媽媽,雷娜塔(Renata Klein, Laura Dern 飾演),一位投身於類似 Google 的 CEO。工作狂雷娜塔有個寶貝女兒,過著迪士尼公主般的美好人生。只是,偏偏有人不識相,在水獺國小欺侮雷娜塔的女兒。直升機媽媽雷娜塔於是誓死捍衛女兒的安危,跟嫌疑犯小孩小齊(Ziggy)、小齊媽媽珍恩(Jane Chapman,Woodley 飾演)、還有珍恩的麻吉們槓上。雷娜塔就是推動故事前進的主要動力。

沒有辦法花時間陪伴,雷娜塔於是砸錢,舉辦盛大的生日宴會,幫六歲女兒賄絡同學,爭取同儕的喜愛。「被人喜愛」是雷娜塔的功課,她一直在爭取受重視與被喜愛。職場上叱吒風雲的雷娜塔,在朋友圈中是個惹人厭。她的完美主義、堅持己見、還有盛氣凌人,不只讓先生必須禮讓三分,朋友刻意保持距離,連家裡的幫傭都擔心懼怕。然而,雷娜塔內心有種黑暗的空虛,極需被愛;而這些期待被接納與被疼愛的渴望,在自己的生活既然無法實現,於是就一股腦兒地投射在女兒身上。她為女兒設計各種被喜愛的活動,也教導女兒如何受歡迎。

但是一切事與願違,女兒竟在學校遭受霸凌,同時意味著不受重視、不被喜愛、受人排擠;雷娜塔雖然在校盡量壓抑,但是根本早已氣到宛如發瘋的野獸。她惱怒自己能夠掌握事業,控制屬下,卻對生活完全沒輒,女兒的人生她無法掌握,也插手不了,只能看著惡況加劇,挫折莫名。

raw-image

Photo Credit: The Cut 雷娜塔,她的豪宅、女兒、和先生

。。。。。。

無論是瑟列絲、美德琳、或是雷娜塔,都是我們身邊常見的母親角色,有人為了保有事業,必須犧牲家庭;有人選擇照顧家庭,但是必須犧牲事業。無論選擇哪方,女性幾乎都是輸家,因為無論是事業或是家庭,都需要大量的時間投入,若想要兩方兼顧,或許就得生活艱苦,例如剛剛搬到蒙特里小鎮的珍恩。

兼顧家庭與事業的男性,會大受讚揚,例如美德琳的先生,電腦工程師艾德(Ed Mackenzie,Adam Scott 飾演);但是想要兼顧兩者的女性,卻容易聲名狼藉,例如美德琳或是雷娜塔。兩者兼顧的男性,表現的是美德;但是渴望兩者兼顧的女性,卻被當成貪婪。資本主義底下的女性,真的非常難為。

因為受限於許多既有的兩性假設與社會偏見,使得劇中每位女性都有種看似可笑的荒謬,甚至還會逾越社會道德(外遇與謀殺),然而,她們的處境卻讓人不忍苛責,甚至只能憐憫,我想這也是為何故事的結尾,會是六位女性一起包庇真相、共同扯謊,畢竟與其在一個原本就難以伸張性別正義的環境下,想要強求公平,不如就讓一個早已有罪的渣男,直接代罪犧牲。

raw-image

Photo Credit: The Muse 各懷鬼胎、心事重重的化裝舞會

那場犧牲,不只是為他曾經強暴珍恩並棄之不理,也不只是因為他長期家暴瑟列絲。實際上,社會大眾公認的高富帥完美男性 派瑞·萊特(Perry Wright,Skarsgård 飾演),象徵的就是整個男性社會的價值體系,而他的太太瑟列絲,就是男性價值體系裡,最為公認的完美嬌妻:聰明、美麗、明理、溫順、體貼、乖巧,然後,很重要的,還要很愛被幹。

如果說 Witherspoon 演活了對生活全面性地欲求不滿的現代女性,那麼 Kidman 肯定是演活了男性眼中的完美女神,尤其是在被強暴之後,還會不知所措外地樂在其中吮指回味,這種反應對女性來說,幾乎不可思議,卻發生在一位聰明的女律師身上,實在太荒謬、太魔幻。

然而,萊特太太(瑟列絲)的可笑無知,其實是種象徵,代表大部分的女性對於自己身於男性社會,並且長期被父系價值強暴,卻仍舊默默接受、深感有理。甚至,還期待男性一起參與改進(瑟列絲揭同先生一起心理治療),根本是緣木求魚。畢竟,真想期待男性改變既有的強勢地位,拋棄既有的便宜好處,根本是無稽之談,因此,也只有在派瑞出差時,瑟列絲才有機會於面談時,拋下先生的價值觀,坦蕩地面對真相——家暴。

瑟列絲一次次的心理諮商,象徵女性的緩緩自覺。終於,她總算明白自己的處境,意識到必須離開,並且獨立,如此,才能擁有自我、也不再被威脅與剝奪(各種形式的剝奪)。

raw-image

Photo Credit: Huffpost  接受心理諮商與婚姻治療的萊特夫妻

至於派瑞最後的死,也是種象徵,代表一群女性的覺醒與行動,尤其是在所有女性終於看清事實,也徹底覺醒之後,便順勢將總是隱藏強暴事實的男性價值系統,推向谷底(邦妮戲劇性的一推),也讓公認完美但實際虛偽的父系代表,崩潰死去。這場謀殺,一點也不可惜,也不是無謂犧牲,反而是種救贖——女性人生的救贖。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幾位女性在事件之後,看來如此平靜安詳又毫無憐憫,因為這小小的謊言,可是眾人的偉大成就 —— 象徵一場謀殺主流父系思維的成功。

由男主角派瑞的姓氏(Wright)來看,也可以看見小說作者的細膩用意。Wright 的發音,是 right,意味「正確」,一方面代表著許多女性期待的 Mr. (W)Right,但另一方面則代表男性價值的政治正確與主流正道。不過,荒謬的是,Mr. Wright 是個假裝正道的偽君子;同時悲哀的是,假裝正道的強暴者,卻是主流。

raw-image

Photo Credit: Galore 事件之後,安詳自若的媽媽們,帶著孩子們在海邊野餐

。。。。。。

4. 單親媽媽的復仇之旅

雖然內部是個謀殺父系的象徵,《美麗心計》的表層,卻只是個單親媽媽到蒙特里小鎮,等待時機復仇的故事。

年輕的單親媽媽珍恩,會來到蒙特里,是因為這片沙灘保有她一段悲傷的記憶,甚至還延續至今,成為她生活與生命的一部分。曾經有次一夜情,她被強暴,也懷了孕,珍恩不得不生下一個不知父親是誰的兒子。不過母愛的偉大,就在於明明孩子是來自於自己都不願接受的痛苦記憶,卻依舊愛之深切。珍恩與小齊搬到蒙特里,住在簡陋平房相依為命,兒子上學,媽媽打工,閒暇有餘則鍛鍊身體訓練射擊,因為她一直計畫著,有朝一日,一定得親手持槍射擊強暴她的渣男。

初入蒙特里,因為幾個小意外,珍恩與瑟列絲還有美德琳成為閨密,常常在海邊的咖啡座談天牢騷。當她漸漸捲入這些貴婦的人生,才意外發現,原來高富帥渣男竟是完美女神的完美先生。真是晴天霹靂。不只對於珍恩,包括對於早已晰知珍恩悲劇的瑟列絲來說,亦然。兩人的孩子,竟然都來自同一個爸爸。

raw-image

Photo Credit: Daily Mail 珍恩朝思夢想的報仇

於此,也看得出作者(與編劇)對於暴力生成的看法:行為決定,而非基因決定。於是,只有與派瑞生活在一起的兒子麥斯(Max),才有暴力傾向,而沒有接觸過暴力父親的小齊,則不受影響。

因此,一直在小學遭受霸凌的小女生(雷娜塔的女兒),並非遭到小齊欺侮,而是受到瑟列絲兒子麥斯的暗中作弄。這群小朋友象徵成人社會的縮影:被霸凌者不敢說出真相,被控告者是無辜的代罪羔羊,而真正的霸凌者,則總是被忽視也姑息。

校園的現實反應成人的世界,被霸凌的瑟列絲不敢言說,而施暴者派瑞(Mr. Wright)則被包庇隱瞞,甚且,不只被姑息,還受到愛戴與崇拜。愈是深入探究,愈是明瞭世事的荒唐可笑。就是因為 Mr. Wright 竟是如此地政治正確又主流正道,當意外發生之時,幾個在場的女性,會決定以謊言面對世人,畢竟若是想向公眾解釋真相,必得所有始末全盤拖出,如此,只會使得解釋更加困難,根本毫無可能,甚且還會加劇誤會。因為,誰會相信這種完美先生,竟是個暴力渣男呢?

raw-image

Photo Credit: Campus 珍恩的母愛和兒子小齊

這場父系的謀殺,其實並非是所有女性的勝利,而僅僅代表小部分的女性的覺醒而已,畢竟大部分的鎮民,還是相信派瑞的無辜,不相信他死於意外,而是死於某種意圖。這也象徵著大部分的人,包括許多女性,仍舊不自知地活在父系價值,寧可心甘情願地受其擺佈,也難以察覺其中有任何詭異之處,更別說是要看穿已經包裝在正道之下的暴力現實。

這讓我想起在艾美獎的頒獎典禮之後,獲得最佳女主角的伊莉莎白.摩斯(Elisabeth Moss),曾經這麼說到:《使女的故事》能夠擊敗眾多以男性為主題的重量級影集,是個非常重要也極為特別的時刻,畢竟在好萊塢,男性女性所受的待遇,遠遠不同。《使女的故事》能夠獲獎,不只是意味著以女性為主題的故事,已經獲得社會重視,也代表所有女性已經來到獲得公眾認同的時刻。

這段話聽來諷刺,我們或許會以為,女性主義在西方早已行之多年,男女平等應當已是事實,不過,顯然現實卻非如此,不只以女性為主題的電影,長期被認為不易賺錢之外,女性演員的待遇,也遠遠低於男性演員,更別提近日不斷被人挖掘的性騷擾事件。

於是,當 69 屆的艾美獎,最後是由《使女的故事》與《美麗心計》這兩部以揭發女性生活現實為主題的影集,雙雙獲得大獎,成為最後贏家之時,真不得不讓人欣喜讚嘆,總算,關於女性生活的內部與內容,可以如數家珍地被攤開在公共領域展示討論,如此一來,英雄主義算什麼呢,真實生活中的女性,就足以成為最吸引眼睛又感動人心的故事了。

附上 Elisabeth Moss 的典禮後感言:

《美麗心計》的穿插與倒敘法,讓故事張力很強,懸疑緊張的氣氛很夠;此外,音樂,也很棒。這篇文章就是在 Michael Kiwanuka 的幾曲陪伴之下所完成的。除了主題曲 Big Little Lies 很動聽之外,另一曲 Love & Hate 則是我的喜愛:

《美麗心計》也大量使用蒙特里場景,呈現這個小城的特色,不只有美麗的海岸、海岸邊的咖啡廳、衡亙山谷的海邊大橋 Bixby Creek Bridge、還有蒙特里灣水族館(Monterey Bay Aquarium)。影集中珍恩帶著兒子小齊來到水族館參觀的橋段,就是其中相當感人的一幕:

raw-image

Photo Credit: HBO

最後,《美麗心計》就是獲得以下七項艾美獎:

1. 最佳迷你影集獎

2. 最佳迷你影集女主角:Nichole Kidman

3. 最佳迷你影集女配角獎:Laura Dern

4. 最佳迷你影集男配角:Alexander Skarsgård

5. 最佳迷你影集導演獎:Jean-Marc Vallée

6. 最佳迷你影集服裝獎

7. 最佳音樂獎

。。。。。。

關於《使女的故事》,可以參考這篇:「沒鬼也沒血的恐怖片,演出自由的稀有珍貴」

精選照片:

Photo Credit: Elite Daily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希米露的沙龍
2.1K會員
233內容數
《科幻電影希米露》提供多面向與多層次的故事閱讀與思考。每個電影,都有個故事的時空,透過歷史與文化的解讀,就能找出詭異故事的金鑰、理出奇幻故事的脈絡、也能解開任何不羈電影的思路邏輯。
希米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2/16
這部影集更令人激賞之處,應該是劇中呈現的多元性別與多元家庭。無論是哪種家庭、哪種性別,到底都是「人」。不是因為性別的傾向,而產生家庭的問題;當然也不是家庭的形式,而產生性別的混淆。純粹都是個人,以及個人的修習與修養。
Thumbnail
2019/02/16
這部影集更令人激賞之處,應該是劇中呈現的多元性別與多元家庭。無論是哪種家庭、哪種性別,到底都是「人」。不是因為性別的傾向,而產生家庭的問題;當然也不是家庭的形式,而產生性別的混淆。純粹都是個人,以及個人的修習與修養。
Thumbnail
2018/10/30
《流行大百科》和《記者帶你來追蹤》不是紀錄歷史,而是在陳述現在——現在的現象、現象的由來、可能產生的問題,還有可能形成的趨勢。這兩個節目的有趣之處,就是「非常即時」,甚至,還「超前於我們所認識的現在」。
Thumbnail
2018/10/30
《流行大百科》和《記者帶你來追蹤》不是紀錄歷史,而是在陳述現在——現在的現象、現象的由來、可能產生的問題,還有可能形成的趨勢。這兩個節目的有趣之處,就是「非常即時」,甚至,還「超前於我們所認識的現在」。
Thumbnail
2018/10/04
《狂想》 是部有奇幻也有科幻的黑色喜劇,由Emma Stone與Jonah Hill主演,是個關於自我探索、尋找連結、與原諒過去的故事。故事核心是「連結」:宇宙能夠不斷運轉且生生不息,是來自不期而遇但命中注定的相互連結。故事的許多細節與角落,導演刻意安排許多規律的意象,讓《狂想》充滿彩蛋。
Thumbnail
2018/10/04
《狂想》 是部有奇幻也有科幻的黑色喜劇,由Emma Stone與Jonah Hill主演,是個關於自我探索、尋找連結、與原諒過去的故事。故事核心是「連結」:宇宙能夠不斷運轉且生生不息,是來自不期而遇但命中注定的相互連結。故事的許多細節與角落,導演刻意安排許多規律的意象,讓《狂想》充滿彩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電影《惡女》是一部深入探討人性黑暗面的作品,由女性視角出發,以電影帶觸及社會議題和人性面向,透過描述兩位相反的女性來呈現價值觀和利益相衝突的狀況。這部電影不僅提出眾多社會問題,也引發了大眾觀者的討論與反思。
Thumbnail
電影《惡女》是一部深入探討人性黑暗面的作品,由女性視角出發,以電影帶觸及社會議題和人性面向,透過描述兩位相反的女性來呈現價值觀和利益相衝突的狀況。這部電影不僅提出眾多社會問題,也引發了大眾觀者的討論與反思。
Thumbnail
背後陰謀揭露的時候我真的感受到氣憤,原來傑克欺騙艾莉絲是因為自己的自卑心作祟,而心志不定的跑去參加這個「勝利計畫」,真的讓人感受很複雜。 一方面對傑克感到可悲,令一方面又同情艾莉絲。明明是自己的人生,卻因為另一半的自卑而被奪走人生的自主權,當下的感受只能用荒謬痛苦來形容。自己夜夜同床共枕的情人說著我
Thumbnail
背後陰謀揭露的時候我真的感受到氣憤,原來傑克欺騙艾莉絲是因為自己的自卑心作祟,而心志不定的跑去參加這個「勝利計畫」,真的讓人感受很複雜。 一方面對傑克感到可悲,令一方面又同情艾莉絲。明明是自己的人生,卻因為另一半的自卑而被奪走人生的自主權,當下的感受只能用荒謬痛苦來形容。自己夜夜同床共枕的情人說著我
Thumbnail
魏爾德對電影視覺與風格是頗具野心的,《別擔心親愛的》透露出她能駕馭更複雜的調度、更強烈的特色,但或許就是太著重於此,也或許與電影本身無關的各種事件造成分心,讓她忽略整體劇本的架構與節奏。尤其教人扼腕的是,電影尾聲在聲音及影像的氣勢方面,幾乎要堆疊出喬登.皮爾等級的高潮,但劇情本身的問題讓一切洩了氣。
Thumbnail
魏爾德對電影視覺與風格是頗具野心的,《別擔心親愛的》透露出她能駕馭更複雜的調度、更強烈的特色,但或許就是太著重於此,也或許與電影本身無關的各種事件造成分心,讓她忽略整體劇本的架構與節奏。尤其教人扼腕的是,電影尾聲在聲音及影像的氣勢方面,幾乎要堆疊出喬登.皮爾等級的高潮,但劇情本身的問題讓一切洩了氣。
Thumbnail
美國金獎監製 Harvey Weinstein 以的性侵事件自2017年10月爆發後,一連串權勢性侵的事件宛如野火燎原般延燒至今,#MeToo運動也從未停止,然而,要怎麼談#MeToo其實是困難的,私以為《晨間直播秀》的成功便在於編劇如何把「詮釋性侵」的諸多面向,巧妙地放入了影集裡的各個角色之中。
Thumbnail
美國金獎監製 Harvey Weinstein 以的性侵事件自2017年10月爆發後,一連串權勢性侵的事件宛如野火燎原般延燒至今,#MeToo運動也從未停止,然而,要怎麼談#MeToo其實是困難的,私以為《晨間直播秀》的成功便在於編劇如何把「詮釋性侵」的諸多面向,巧妙地放入了影集裡的各個角色之中。
Thumbnail
隨著「蕾宏之戰」走入完結,網路上的長文寫作課程飆紅後,熱浪不減下,許多提供另類觀點的「檢討」也隨之而起。 「說與不說」、「小孩與未來」、「工於心計與精明幹練」-- 這些無解且回歸私領域的餘溫蕩漾,在今明兩天介紹的書裡,也許可以提供一些線索與解答。 《紐約時報》的兩位記者- 受害者琳瑯滿目。
Thumbnail
隨著「蕾宏之戰」走入完結,網路上的長文寫作課程飆紅後,熱浪不減下,許多提供另類觀點的「檢討」也隨之而起。 「說與不說」、「小孩與未來」、「工於心計與精明幹練」-- 這些無解且回歸私領域的餘溫蕩漾,在今明兩天介紹的書裡,也許可以提供一些線索與解答。 《紐約時報》的兩位記者- 受害者琳瑯滿目。
Thumbnail
你了解女性所面對的惡意世界嗎?遭遇性侵後,真有治癒的一天嗎?本片由《名媛教育》凱莉‧墨里根(Carey Mulligan)主演;《王冠》女角艾美爾拉德‧芬內爾(Emerald Fennell)自編自導的首部劇情長片,接連奪下奧斯卡與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原創劇本。
Thumbnail
你了解女性所面對的惡意世界嗎?遭遇性侵後,真有治癒的一天嗎?本片由《名媛教育》凱莉‧墨里根(Carey Mulligan)主演;《王冠》女角艾美爾拉德‧芬內爾(Emerald Fennell)自編自導的首部劇情長片,接連奪下奧斯卡與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原創劇本。
Thumbnail
奇妙的是,威廉斯有種苦旦的特質,只要是她所飾演的苦情媽媽,無論是受愛情折磨、受育兒煎熬、或是失去子女的悲慟,總是演得特好,也都能獲得奧斯卡的最佳女主角或是女配角提名。
Thumbnail
奇妙的是,威廉斯有種苦旦的特質,只要是她所飾演的苦情媽媽,無論是受愛情折磨、受育兒煎熬、或是失去子女的悲慟,總是演得特好,也都能獲得奧斯卡的最佳女主角或是女配角提名。
Thumbnail
女人有自主思考力,有靈魂,也有感情。女人有野心,有天賦,也有美貌。我厭倦聽到大家說,愛情就是女人的全部。我真的聽得很膩。
Thumbnail
女人有自主思考力,有靈魂,也有感情。女人有野心,有天賦,也有美貌。我厭倦聽到大家說,愛情就是女人的全部。我真的聽得很膩。
Thumbnail
每逢年節,就是一年一度重新反思「臺灣真的性別平等嗎?」的自我省思時刻。年節過後,一起走進電影院,欣賞《愛・欺》、《當幸福提早來》和《法律女王》吧!用電影票告訴世人,我支持女性議題、我支持女性電影工作者!
Thumbnail
每逢年節,就是一年一度重新反思「臺灣真的性別平等嗎?」的自我省思時刻。年節過後,一起走進電影院,欣賞《愛・欺》、《當幸福提早來》和《法律女王》吧!用電影票告訴世人,我支持女性議題、我支持女性電影工作者!
Thumbnail
有些電影在這裡:《我們》《愛.欺》《真寵》《羅馬》《坂本龍一:終章》《一個巨星的誕生》《女神卡卡:五呎二吋》《搖滾啟示錄》《厭世媽咪日記》《滅絕》《黑豹》《聖鹿之死》《敦克爾克大撤退》。
Thumbnail
有些電影在這裡:《我們》《愛.欺》《真寵》《羅馬》《坂本龍一:終章》《一個巨星的誕生》《女神卡卡:五呎二吋》《搖滾啟示錄》《厭世媽咪日記》《滅絕》《黑豹》《聖鹿之死》《敦克爾克大撤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