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邪惡》中,思想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記錄她參與納粹戰犯阿道夫.艾希曼(Otto Adolf Eichmann)的審判歷程。漢娜於1906年出生德國,因身為猶太人,她在1933年希特勒掌權後便開始流亡生涯,她理應恨透納粹,但作為一個思想家,她多數研究關注於極權主義、惡的本質,並非痛批納粹,相反的,她曾理性大膽地提出,在納粹時期,為了換取猶太領導性命,交出其他猶太人名單不也是一種共犯嗎?
而漢娜鄂蘭透過全程觀察和思辯,提出「平凡的邪惡」理論(the banality of evil),她綜觀艾希曼人生,找不到任何魔性、邪惡,故她不認為艾西曼十惡不赦,相反的,只是欠缺思考,如實地屢行上級任務屠殺猶太人而已,而從某個納粹角度而言,艾希曼更可堪稱為優秀工作者。意即任何一個平凡的人,在欠缺思考情況下,只要單純平庸、盲從的附和潮流,都有可能鑄成極大之惡。另外,她也指出未將艾希曼交付國際法庭,僅送至以色列審判,此舉缺乏審判的公正性,較偏向審判歷史,而非審判一個人,僅取悅大眾,變成一場表演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