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規矩到底有多難?

守規矩到底有多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從幼稚園開始,小孩就被教導必須遵守規矩。

發問前要舉手,吃東西前要洗手,進入課室要排隊,過馬路要遵守交通規則……

規矩是死板的,所以才會有“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這句俗語,亦總有人認為守規矩太死板,靈活變通才是聰明做法。

譬如說,交通燈亮著紅燈但馬路上一輛汽車也沒有,你會堅持等待綠燈亮起還是直接過馬路?那天看著一個家長一邊說著“明知沒車也不過馬路是戇居啊”,一邊強拉小孩衝過馬路,不禁問自己,在沒車的情況下堅持等紅燈轉成綠燈是愚不可及嗎?一路以來我堅持守規矩的想法是錯的嗎?但我值得為了快那一分鐘而顛覆自己的信念嗎?

守規矩到底有多難呢?

對一個小孩子來說,守規矩是簡單不過的事。只要有規矩就遵守啊,甚至不用問原因。你問十個孩子,有九個也會說紅燈時絕對不會過馬路,因為這是他們所認知的規矩。

以前我們也必定喜歡守規矩,只是長大以後,才發現這可能會為自己帶來不便,像過馬路時多等一分鐘,或因為守規矩輪候沒有走後門而買不到熱門商品等等,於是,心底裏認定守規矩等同吃虧,而吃虧的事實在可免則免,結果守規矩對成年人來說越來越難。

另一方面,職場上特別多喜歡守規矩的人,許多員工在被指派本份以外的工作時,往往以“這不符合規矩啊”為由拒絕,他們並非不知變通,只是可懶則懶,可以不做就絕對不會做。

一個人守不守規矩,才不是考慮規矩的合理性,而是單純以自身利益為依歸。

守規矩從來不難,教孩子守規矩也十分容易,難在家長們如何以身作則,明知吃虧也堅持原則,否則當你要孩子遵守你所訂定的規矩時,他一句“戇居”頂回去,還真是無從辯駁呢。

avatar-img
梁淑淇的沙龍
107會員
806內容數
每次看到好書、精彩電影和劇集都想向別人推介,實在不能只有我看到啊,如果我的文字能讓你對某本書、某齣電影或劇集感興趣,繼而找來看,真是功德無量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梁淑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的身體不斷經歷輸入與輸出的循環,慢慢長成現在的樣子。 生活同樣每天都在輸入和輸出。輸入很簡單,閱讀一篇文章,聽一首歌,瀏覽一下新聞,甚至跟人聊天都是一種輸入。 我們每分每秒都在吸收外來資訊,經過轉化在腦海中形成念頭,有些念頭一閃而過,有些念頭不斷演化,發展出改變一生的想法。當然,所有想法必須
《直到寫出完美小說》的書名有一定的吸引性,到底什麼是完美小說?由開始到寫出完美小說的過程中,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書中主角提到他心目中的完美小說,是能夠為一個人的人生帶來決定性轉變的小說。在看過那本小說之前和之後,他所看見的世界將截然不同,而且再也無法逆轉。 所以,這是一本關於寫出符合上述條件的小
《進烤箱的好日子》好看,但好像有點難解釋這本小說怎麼好看法,那不是以情節先行的小說,故事內容不是重點,那是一個女性的成長記,也是關於寫作回憶錄的過程。 主角一開始就表明因為無法寫出小說,於是決定寫回憶錄,而作者表明小說與回憶錄的差別在於「真實」,因此為求真實,主角在寫作回憶錄的過程中,盡可能尋找回
我們的身體不斷經歷輸入與輸出的循環,慢慢長成現在的樣子。 生活同樣每天都在輸入和輸出。輸入很簡單,閱讀一篇文章,聽一首歌,瀏覽一下新聞,甚至跟人聊天都是一種輸入。 我們每分每秒都在吸收外來資訊,經過轉化在腦海中形成念頭,有些念頭一閃而過,有些念頭不斷演化,發展出改變一生的想法。當然,所有想法必須
《直到寫出完美小說》的書名有一定的吸引性,到底什麼是完美小說?由開始到寫出完美小說的過程中,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書中主角提到他心目中的完美小說,是能夠為一個人的人生帶來決定性轉變的小說。在看過那本小說之前和之後,他所看見的世界將截然不同,而且再也無法逆轉。 所以,這是一本關於寫出符合上述條件的小
《進烤箱的好日子》好看,但好像有點難解釋這本小說怎麼好看法,那不是以情節先行的小說,故事內容不是重點,那是一個女性的成長記,也是關於寫作回憶錄的過程。 主角一開始就表明因為無法寫出小說,於是決定寫回憶錄,而作者表明小說與回憶錄的差別在於「真實」,因此為求真實,主角在寫作回憶錄的過程中,盡可能尋找回